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作業逼瘋父母怎麼辦

孩子作業逼瘋父母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專家:原來你的日常言行在暗示學習很痛苦。讓家庭關係和親子關係劍撥弩張,讓孩子苦不堪言,也失去學習的心情。

孩子作業逼瘋父母怎麼辦

像這樣,由於一件小事,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

在現實中,時常會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學習習慣也不好,作業拖拉、粗心等等。

但他們並不知道,也許正是自己平時對待孩子學習的言行,造成了孩子不愛學習,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不快樂的事情,甚至成爲了一種苦差。

那麼,家長的哪些行爲,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不愉快感呢?

其實,這些行爲現象很常見,稍加註意,就能分辨出。比如:家長在輔導作業時,動不動就發泄情緒;家長急功近利,讓孩子學太多東西,寫太多作業;家長過分看重學習成績;家長有意無意強調學習要刻苦,將學習和玩對立等等。

1、家長的“漸崩式輔導”,讓孩子的關注點偏離學習

前段時間,一則“爸爸漸崩式輔導作業”的視頻走紅網絡,想不到平時看起來比媽媽沉靜理性的爸爸,輔導起作業來,情緒的起伏,居然也猶如過山車。

就如開頭例子中,看起來斯文的帥帥爸爸也是這樣。

爸爸輔導作業崩潰

那麼,可見,情緒比較容易起伏的媽媽,再加上經常輔導孩子作業,在輔導孩子時發火是常有的事情了。

其實,家長在輔導作業時,這種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爆發的現象,其實是相當有害的,長期以往,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提高成績,並且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不愉快的感覺,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長在輔導孩子時,如果情緒不穩定,老是不停地批評或糾正孩子,孩子的關注點,就會偏離學習本身,被家長的情緒變化和話語不斷地牽着走,不知道家長想要什麼,從而變得無所適從。如果實在控制不住情緒,可以暫時離開,情緒平復後再回來。

女孩說形容家長輔導作業兇狠

而對於陪孩子寫作業,尹建莉老師認爲: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兒童喜歡的事情,當它變成被監督完成的事情,讓人感覺不自由時,興趣就會蕩然無存。

所以,其實,無論是坐在旁邊盯着,還是時不時過來看看,只要是全程參與,從頭到尾,都是不恰當的陪寫行爲。

曾在抖音上看到一位爸爸“教科書式”的輔導視頻,與其他父母講多幾遍就發火的情況不同,這位爸爸全程很有耐心,而女兒又不會的地方就主動與爸爸探討,爸爸也不急於直接告訴她答案,不僅與她回憶上課時的知識點,還與女兒一起查資料,直到順利解決問題。

尤其是父親舉一反三的耐心陪孩子逐步探索解決問題,讓人佩服,整個過程沒有任何爭議和不愉快,十分和諧。正確的陪孩子寫作業的姿勢,其實瓦解好習慣。

一個人首先是自由的人,纔是自覺的人。其實陪是爲了不陪,在對待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上,我們要做的是幫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行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陪寫的家長,特別在乎孩子書面上一時的對錯,情緒不穩定,喜歡不停地嘮叨糾正,不妨試試不陪孩子寫作業,慢慢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可以了。

2、過分看重作業,甚至隨意罰寫、加抄,倒了孩子學習的胃口

在現實中,爲了提高學習成績,學校會經常性佈置“暴力作業”,比如期末衝刺作業等等,孩子經常都無力反擊,只有默默接招。

而更甚的是,由於很多家長過於看重成績,很多家長非常看重重複無意義的練習,除了學校的作業外,很多家長還喜歡給孩子增加額外的作業,有些還時常是無意義的抄寫作業,甚至孩子做錯事情了,還要罰孩子寫作業。

讓本來就有很多學校作業的孩子,更加沒有自由的時間,特別低年級的小孩子,作業寫多了,經常寫到手痠疼。

而面對學校突擊性的“暴力作業”,過多的作業,無意義的重複閱讀和抄寫,不僅會減少孩子的自由時間,也縮減了孩子自由課外閱讀的時間,還會逐漸消磨孩子的學習興趣。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如何做出改變呢?

對此,此前有一名上海財經大學尹同學的爸爸的做法就很不錯。他的女兒在高三時曾因完不成作業而倍感壓力,於是父親給老師寫信申請讓女兒自主完成部分作業。在老爸的支持下,女兒放鬆心態,考出了較好的成績。

爸爸幫女兒申請少寫作業

她經常幫完成一些重複無用的作業,比如無意義的抄寫,並非爲了掌握知識。比如有一次,需要抄寫生字,每一個需要抄寫4行,但是考慮到學習生詞的目的爲了學會,經過跟孩子溝通,她瞭解到女兒其實只有一個字沒掌握。

於是她改變了讓孩子每個字都抄寫4行的做法,變成了給孩子聽寫,結果孩子會寫的字只需要寫一遍,而沒掌握的那個字抄寫了3遍,但是孩子也學習會了。

剩下的,她模仿孩子的筆跡,幫孩子抄完了。就這樣,她代寫作業之前先讓孩子自己判斷自己寫什麼,讓媽媽幫忙寫什麼。

結果,她的女兒不僅學習成績不錯,並且後來在初中、高中學習緊張的情況下,還能擠出來很多時間看英文原版小說、漫畫,寫小說,玩遊戲,把自我學習和完成老師佈置作業這兩件事情都協調得很好。

其實,幫孩子減輕作業負擔的意義在於:不讓作業爲難孩子,讓學習變成一件痛苦的事情;讓孩子知道,學習需實事求是,無需爲難自己,或逢迎她人;讓孩子從作業中解放,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可以進行安排自我學習。

但是,幫孩子寫作業,這個度必須拿捏好,運用得當,不然就很容易適得其反,讓孩子形成依賴和愛撒謊的習慣。

畢竟,每個孩子的成長情況不一樣,若孩子從小就在作業的壓迫和家長的監督下,完成作業,則已形成了與作業對抗的心理,剛開始用這樣的方法,孩子並不會那麼自覺。

想從幫孩子減少作業中真正取得成效,家長首先必須有信心,首要目的是淡化孩子對作業的厭倦情緒,然後慢慢調整,長期堅持。

3、過分看重學習成績,讓孩子忘記了學習的目的

前段時間,“小學生拿獎狀回家,走出六親不認步伐”的視頻火遍網絡,這就是當下大部分家長、學校過分看重成績的寫照。

由於,過分強調成績,讓孩子上過多的補習班,不斷地讓孩子重複練習、複習課本知識,讓孩子被困在課本知識裏,然而教材上的東西很多都是由侷限性的,這樣的話,學生根本就學不到知識,也偏離了學習的初衷。

小學生拿獎狀回家

比如學習語文,很多家長和學校把它變成了學習語文課本。但是,尹建莉老師就曾說,現在小學語文先讓孩子學拼音、生字,再學詞彙、句子,其實並不符合兒童的認知順序。因爲兒童學習需要形象、有趣和感知,剛開始就讓他們學習字母和生字,會讓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

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批判,也認爲,中國的教科書,沒有把最好的文字選進課本,並用零碎的文字做中心,每課教幾個字,傳授一點零碎知識的做法不可取。

所以,在掌握了課本的知識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儘可能減輕孩子的作業負擔,讓他們抽出更多的時間閱讀更多的課外經典讀物,甚至看起來於學習不怎麼相關的“無用書”,讓孩子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

4、有意無意強調學習要刻苦,把作業和玩樂對立

在現實中,我們作爲家長,時常容易犯一個錯誤,很喜歡強調讓孩子刻苦學習,把學習與“苦”聯繫起來,甚至會因爲過於看重學習,把孩子的學習和玩樂對立起來,殊不知,這樣的效果並不好,甚至可能讓孩子討厭學習。

但是爸爸卻說:你喜歡籃球,但一定要控制自己,畢竟還是以成績爲主,不能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籃球上。星期天回去一個下午都在打籃球,這就是不對的。

但是他說,打球對於自己來說是最快樂的事情,和同學在一起有說有笑,回到家就感到特別壓抑。

從他與父親的互動中,才知道,他的父母連孩子打籃球,都覺得是浪費時間,難怪他那麼叛逆

看着他抑制自己痛苦的表情,依舊告訴爸媽,以後會管制好自己,好好學習,少打籃球,做一個讓爸媽引以爲豪的兒子。莫名的心疼。

父親不允許打球是玩,浪費學習時間

孩子委屈想打球

運動可以讓孩子身體更健康,更開心,並有助於和朋友互動,但父親卻讓孩子犧牲自己熱愛的籃球運動,多擠時間學習,徹底將把學習和玩對立起來,就算看似放在學習上的時間更多,但未必更高效,更多時候,只是心裏安慰罷了。

布盧姆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其實,單純的控制孩子,即使禁錮了他的身體,但仍然無法鎖住他的思想,不能使孩子真正愛上學習,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寓教於樂,纔是家長該做的。

前段時間,有個視頻挺熱,一位醫生奶爸,從網上購買手術用具,給常見水果做手術,給兒子普及醫學常識。

於是,葡萄、榴蓮、芒果等水果,在這位奶爸的手下,化身成了一位位“病人”,消毒、麻醉、切除病體、縫線等一切手術環節,都形象自然,一氣呵成,看着居然也那麼恐懼了。

網友因此評論,別人家的父親是可望不可及的。

懂得寓教於樂,讓孩子在玩中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自主學習,無需說教和管束,纔是更明智的激勵方法。

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自己在現實中對待孩子學習的一言一行,保護好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纔有可能更加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獲得更好的成績,讓家長省心。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