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解決孩子的"戀母情結"

解決孩子的"戀母情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纏你纏的不行了?一步也離不開你?陪孩子吃,陪孩子睡覺,陪孩子玩耍......什麼時候纔有自己的時間?沒關係,看完文章,媽媽們也許就能解脫了!

   "我的兒子都快四歲了,一會兒見不到我就哭得不行了!我一點兒空閒的時間都沒有!"明明的媽媽抱怨道。

這也許是許多的孩子都存在的現象。孩子在玩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要媽媽陪着,平時,只要媽媽在,他就恨不得24小時地纏着媽媽。像上文中明明對媽媽的依賴遠遠超過和他同齡的孩子。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孩子在1歲半至3歲時是敏感性和依賴性最強的時期,如果媽媽過分保護和溺愛孩子,就會造成孩子的戀母心理。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曾提出男孩的“戀母情結”,即男孩對媽媽的愛超過了一般的母子感情,帶着某種佔有慾。

解決孩子的

解決孩子的"戀母情結"

        一般來說,過於戀母的孩子往往是由媽媽的“感情私有”造成的。這些媽媽希望孩子只愛她一個人,只對媽媽一個人親熱,孩子越依戀她,她越高興,她不願意孩子對別人有感情,認爲這樣就會沖淡對她的感情。媽媽的這種私心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甚至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過:“人的性格大多是在一生最初幾年內形成的。”而媽媽的言行和感情,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孩子呱呱墜地後,媽媽是他的第一任老師。嬰兒時期,媽媽對孩子的懷抱、纏綿的歌聲、輕柔的愛撫,這種種良性的刺激對嬰兒的身心發育都是極爲有利的。隨着孩子的長大,媽媽對孩子的愛撫如果依舊如故,這樣會人爲造成孩子的嬰兒化心理時期延長,干預了孩子獨立性的形成,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孩子的“戀母”心理。

孩子過分地依戀媽媽,整日只想圍着媽媽轉,他的社交圈子和生活面都太窄,對他的智能、合羣行爲的發展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久而久之,還會造成孩子性格孤僻、感情脆弱,不能適應社會。

媽媽應該認識到,孩子是社會的一個成員,他將來必須同各種人接觸,必須具有社會化的感情,才能同別人協調地工作和生活。不然,媽媽就等於害了孩子。那麼,媽媽究竟該怎麼辦呢?

(1)讓孩子同其他親人多接觸,培養他對其他親人的感情。你不妨讓孩子比較親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阿姨姑姑來家生活幾天,也可以讓孩子到他們家中去住住,適當離開媽媽,清除他的依賴性。

(2)爲孩子在親戚和鄰居中找幾個小夥伴,培養他對小夥伴的友好感情。讓他們互相串串門,在一起玩玩。鼓勵孩子和同齡人交朋友,使他逐漸地體會到生活中不僅有母子之情,父子之親,親人之愛,還有友情。

(3)不要經常對孩子做各種像對嬰兒那樣的親暱動作,如親吻、擁抱,過多地撫摸其身體等。要讓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慢慢長大了,不需要媽媽像對“小毛頭”那樣對待自己了,這樣也可以逐漸淡化其對媽媽的依戀。

(4)從小養成孩子獨自睡覺的習慣。有些男孩晚上非要媽媽摟着睡,否則就不肯入睡。這種孩子往往較瘦弱、膽小、怯懦、愛哭,缺乏獨立性。從小養成獨睡習慣,可以有效地克服這種種現象。

(5)不必過多地限制孩子自由玩耍,束縛孩子的手腳。即使你單獨同孩子在家,也要儘量讓他獨立聽故事錄音、看電視、讀書等。孩子的活動多了,注意就不會只集中在媽媽一人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