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長大了會和父母疏遠怎麼辦

孩子長大了會和父母疏遠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3歲女孩在門上貼“告示”,媽媽哭訴:“孩子大了,不要娘”。可孩子長大了,我們卻發現自己捨不得了,放不了手了。

孩子長大了會和父母疏遠怎麼辦

小惠今年13歲,今年年初的時候,小惠突然在自己的房間門上貼了一個“告示”:早上7:00之前父母不得入內,晚上9:00~11:00家長不許打擾,並強調“有事請先敲門”。

小惠的行爲讓媽媽很傷心,媽媽感到很委屈,也很不理解,自己辛辛苦苦地把女兒養了這麼大,這麼一夜之間就變成了陌生人?之前母女倆還好的跟一個人似的,無話不談,又沒發生矛盾,這是怎麼回事呢?她帶着哭腔說道:“這真是孩子大了,不要娘了。”

不少家長有過類似小惠媽媽這樣的經歷,有的家長覺得孩子不懂事,大了,翅膀硬了,就把父母推開了,有啥事都不和父母說,跟陌生人一樣。真的是這樣嗎?

孩子爲什麼會突然將自己封閉起來

大家都知道破繭成蝶這個成語,毛蟲在變成美麗的蝴蝶之前,都需要一個作繭自縛的過程,即將自己關在一個具有很小空間的蛹裏面,獨處一段時間,然後再一點點地破繭而出,變成美麗的蝴蝶。

其實,孩子的成長也和破繭成蝶類似,13歲的孩子半步入青春期,孩子渴求獨立空間,這是他們心理髮展到一定階段獨特的外在表現,從表面上看,孩子渴望一個獨處的空間,實際上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心靈獨享的空間,即便有的孩子沒有像小惠這樣要求一個不被打擾的“小屋”,但孩子心裏也已經開始構築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這是很多少男少女的共同心願。

在青春期的早期,孩子的自我意識會迅速發展,他們會強烈要求獨立思考問題,評價自己,要求父母和身邊的人承認自己的獨立地位,更會要求觀念獨立,行爲自治。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主要呈現出的特點是:追求獨立,確立自我。

不少家長會發現到了這個年齡以後,孩子特別不願意接受父母的建議,很難聽取家長的意見,尤其是當家長以命令或者訓斥的口氣和他們說話時,他們會非常反感,甚至表現地不屑一顧。

心理學把進入青春期前後的這個時期稱之爲“心理斷乳期”,“心理斷乳期”是孩子脫離父母的監護,成長爲獨立的個體的一個必經過程。人經歷的第一個斷乳期稱爲生理斷乳期,孩子呱呱墜地,標誌着孩子與母體的分離,但是在心理上,父母與孩子還是渾然一體的。幾個月的嬰兒看到媽媽離開房間後,會不安地大哭起來,因爲他認爲媽媽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媽媽離開了,會讓他焦慮不安,此時孩子還需要得到父母精心的呵護,他們對父母有很強的依賴性。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嘗試精神上的獨立,即從依賴於父母的心理關係中獨立出來,成爲一個獨立的人,這意味着心理斷乳期的到來。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小惠的故事,小惠要求父母進門前敲門,不要在規定的時間段打擾她,這是孩子要求獨立人格受到尊重的一個表現,這是合理的。小惠的媽媽之所以會覺得傷心,是因爲她沒有意識到女兒已經長大,這是她成長過程中一個合理的需求,而不是故意和父母作對,如果媽媽能明白這一點,就應該爲女兒的成長感到高興纔對。

父母請給孩子的成長留出空間

當孩子即將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是他從兒童期向青年期過渡的一個重要階段,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這個變化,給孩子留出成長的空間,讓他完成破繭成蝶的這個過程,具體來說,父母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給孩子獨處的機會

不少父母希望與孩子親密無間,孩子有什麼心事、有什麼話都能向父母傾訴,但是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口無遮攔”,有些事情並不會和父母傾訴,他們往往喜歡自己去思考、去處理,他們覺得這是他自己的事情,與他人無關。

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強行要求孩子坦白,往往會讓孩子覺得他的“領地”受到的侵犯,他是不被父母尊重的,沒有自由。能讓獨享一塊屬於自己的心靈屬地,不許任何人涉足,這是一個心理健全的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就像我們也有些事情不願意向外人透露,哪怕是我們最親的愛人。孩子長大了,自我意識覺醒了,有了獨立的人格,就應該有一塊他獨享的空間,父母給孩子留出成長的空間,讓他自己做主,獨自享有,是對孩子最博大的愛。

所以,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擁有獨享“心靈空間”的機會,給孩子準備單獨的房間,不隨意涉足,允許孩子關閉房門獨處一段時間,允許孩子離開父母單獨活動,讓孩子真正體驗到“我長大了,我可以自己做主”了。

第二,放下焦慮與不安

有些父母道理都懂,可就是不敢放手,因爲不放心啊!的確,孩子處在心理斷乳期,其心理上存在着成熟與幼稚、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矛盾和衝突,這個時期是孩子心理髮展過程中的一個“多事之秋”,但這又是孩子成長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從本質上說,這與生理性斷乳一樣,會製造出很多麻煩,但我們不能因爲麻煩,就讓孩子永遠含着媽媽的乳頭,偎依在媽媽的懷裏吧?

孩子總有一天要長大,我們要像對待生理性斷乳一樣,勇敢地去接受孩子心理上的斷乳,這樣我們才能像對待成年人態度去對待我們的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默默地支持與關注,而不是去打擾他。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每每讀這句話,都會莫名的傷感,孩子的成長需要“破繭成蝶”的過程,父母將孩子放手,同樣需要“破繭成蝶”的勇氣,不是嗎?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