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越痛苦”,這觀點容易誤導家長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越痛苦”,這觀點容易誤導家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點,這毋庸置疑。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更乖,也是家長們費盡心思的事。不過近來,對“乖”提出質疑和擔心的聲音越來越多。

有人擔心乖可能暗藏壓抑,有人覺得乖可能失去個性,有人認爲乖可能表裏不一……

的確,透過“乖”的表象,去探尋如何定義乖,評判乖,辨別“真乖”“假乖”,是對家庭教育的反思,是好事,好現象。

﹥﹥不乖的孩子更可愛?

這些質疑聲,有些觀點來得太陡,矯枉過正、語出驚人,值得推敲商榷。

比如,有觀點說“孩子太乖,原因必怪”,對孩子的乖胡亂猜疑、不當歸因;有觀點說“不乖的孩子更可愛”,列舉一些極端個案,堂而皇之得出貌似正確的結論;還有的更聳人聽聞:“培養孩子的目標千千萬,最壞的可能就是那個“乖”小孩!”……

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時,他們還會藉助心理分析師、療愈師爲其個案“幫腔”,容易讓人不假思索地認同文章觀點:看來,孩子“乖”真的害人不淺。

前不久網上一篇文章,更是以《爲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爲題,剖析乖的各種危害,並借心裏諮詢師療愈師斷言——“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以後反而心理問題越多,小時候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小時候越乖,長大後越痛苦”,這觀點容易誤導家長

曾經被大家追慕的“乖”,成了被“討伐”的對象,而不乖,似乎倒成了追求的目標。

﹥﹥妄言“小時候越乖,長大越痛苦”,讓家長無所適從。

上述這些觀點,對一直以“乖”爲評判標準的家長來說,無疑“打擊”不小,甚至會暗自擔憂或困擾——難道自己錯了?難道已經貽害了孩子而不知?

而那些正爲孩子不乖不聽話苦惱的家長,或許會稀裏糊塗地長舒一口氣。

更多的家長是無所適從。

曾有家長給我留言,叫人哭笑不得。這個媽媽說,自己的孩子太乖太懂事,讓她擔憂,甚至想“故意把孩子教壞一點、教不乖一點”。

看來,“乖”已成爲家長關心和擔憂的問題。

其焦點在於擔心“乖”會剝蝕孩子的生命力、獨立性,會讓孩子成爲看人臉色,沒有主見,壓抑個性,循規蹈矩的人。

﹥﹥“乖”本身無過,辨別孩子屬於哪種乖纔是關鍵。

這些擔心無可厚非,卻忽略了三個關鍵問題:一是,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究竟是什麼;二是,什麼纔算真正的“乖”。三是,什麼樣的教育會導致孩子出現讓家長擔憂的“乖”。

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是什麼

不同的人觀點肯定不同。

比如有人認爲是:有錢、有權、有閒;有人認爲是:錢多,事少、沒人管;也有人認爲是:能自食其力,能適應環境,有尊嚴,具有獨立的思想和判斷……

不過,不同的目標會對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會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什麼纔算真正的“乖”

如果需要把我們對孩子的認同用一些詞彙來表示的話,通常我們會用“乖”或“懂事”。

其評判標準通常掌握在評判者手中,所以極具主觀色彩。但在我們找不到其它詞彙卻又希望能客觀反映這一特徵時,就需要給“乖”賦予固有的內涵。

乖是一種順從,順從包含服從。一個人從以自我爲中心,到能接受他人意見,到能適應環境,遵守契約,敬畏規則,到成爲一個真正獨立的人,這其實是完成社會化的過程。

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爲,順從是意志力發展的最後階段,它反過來又使順從成爲可能。她還認爲,有獨立自主精神的人,無論何時何地當他意識到“需要遵從某些生活準則的時候,他能夠節制自己的行爲。”

如果孩子的“乖”“懂事”是在完成社會化過程,或者說得更直白一點——這是孩子情商的體現,那麼,大家還會談“乖”色變嗎。

什麼樣的教育會導致孩子出現令人擔憂的“乖”

過分的順從,過度的乖巧,包括依賴、膽怯、懦弱等個性品質是我們容易觀察到且擔心的一些特徵,也是大家的擔憂所在。

這些令人擔憂的個性品質,其成因除自身性格氣質所致而外,與生活環境、成長經歷和教養方式有很大關係。比如讓孩子“聞風喪膽”的“虎媽”,再比如打悲情牌“綁架”孩子的“弱媽”,以及一切通過不當的獎賞、乞求、命令或暴行讓孩子服從的家長,都有可能讓孩子表現出“病態”的“乖”。這纔是真正讓人擔憂的所在。

“真乖”,是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學會自律和自主的表現;是孩子學會適應環境並尋求內心和諧的表現;是孩子逐漸具備獨立精神,善於與環境和諧相處的表現。

“假乖”,是孩子被動屈從的表現。輕則壓抑孩子個性,埋下心理疾病的隱患,重則只能培養出反應遲鈍,智力低下,奴性十足的人。

那種成天“乖乖”不離口,濫用讚揚和獎賞的行爲,與濫用懲罰和暴力一樣危險。

“乖”本身無過,辨別孩子屬於哪種乖,併科學合理地培養和引導纔是關鍵。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