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親情是“越長大,越疏遠”,你認同嗎?

親情是“越長大,越疏遠”,你認同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孩子越長大就跟父母越陌生?有人說親情是“越長大,越疏遠”,你認同嗎?接下來看看下文來了解一下吧。

龍應臺在《目送》裏這樣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人世間所有的感情都是聚合之愛,唯有父女母子的親情是爲了分離。這種分離之愛不代表父母不關心不疼愛孩子,相反,是一種更爲廣博深厚的愛。

一、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孩子終究要走出自己的“小家”,步入社會、融入羣體,憑藉自己的力量在“大家”中生存。父母可以給你生命,給你長大成人的養料,支持你的決定、助你順利完成每一次跨越。可是,從人生長河的距離來看,父母不能一直陪着你,替你打理後勤、管理你的生活、幫助你的事業,因爲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的愛會讓你有足夠獨立的勇氣和信心,也會讓你具備獨立應有的條件,但這份愛伴隨的卻是父母對孩子的逐漸放手。

我身邊就有個實例,她是一位在學校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家裏親人們眼中的乖孩子,她的一切都有家人幫她撐腰、替她善後,這看似很幸運,但後來卻發現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不幸。她進入大學開始談戀愛,每次跟男友鬧矛盾冷戰,都需要媽媽從中進行調解。最後,男生拋出的一句話,讓她徹底醒悟:我到底是在跟你談戀愛,還是跟你媽談戀愛?!後來,她走出不是那麼合適的戀愛,一心撲在學習上,媽媽爸爸每天給她打一個電話、發三四條短信詢問冷暖,每週都快遞零食和生活用品讓她衣食無憂,甚至還托熟人幫她介紹實習機會,可能你會說這多好啊!可是,一天她周圍的人對她說:我們都在讀研究生了,感覺什麼都可以自己來解決,可是你真的很不一樣哎,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竟還能走到現在!一番冷言冷語潑在她的臉上,她懵了,但是也醒了。如果不能獨立,自己就不算一名合格的社會人,也不能在以後的道路上走得穩、走得紮實。

親情是“越長大,越疏遠”,你認同嗎?

二、獨立的個體更需要獨立的意識與能力

孩子長大了,成爲了獨立的個體,早些進入社會去感受自己與其他個體之間的碰撞與合作,對其成長是非常有利的。然而,獨立的狀態可以擁有,但是獨立的意識如若沒有很好地建立,也就無從而談足夠獨立的能力。

獨立意識是要從小就開始培養的,而父母的言傳身教與無聲影響則是最爲重要的渠道。前幾天,一位前新東方教授出國留學的同事跟我分享了一個他學生的例子,讓我感觸很深。今年,他的暑期雅思班上來了一位從外地獨自過來的四年級小學生,他一個人坐着火車來到上海,獨自住宿、洗衣、吃飯、照顧自己。當初諮詢的老師說要幫他訂飯,孩子的媽媽卻說不用,都讓他自己來,他可以的。然後一一告訴孩子怎麼住宿,怎麼在酒店洗衣服,等等。

父母沒有不牽掛自己孩子的,可是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後面的路還很長,擁有獨立的意識和能力纔是最重要的。

三、無言的情感凝聚着深沉的愛

如果孩子習慣了父母對你無微不至的照顧,突然間的放手一定會讓孩子措手不及,情感上受到衝擊,覺得父母親跟自己愈發疏遠冷淡,他們一定是不愛自己了。所以,我們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時,一定要循序漸進,儘早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然後在能力達到時勇敢放手。要讓孩子在社會獨自闖蕩時,雖然沒有我們的陪伴,卻能明白這是父母對自己最深的愛。而不是讓父母的愛被誤解成不愛,讓心中的熱切被誤解成冷漠。

所以,在排除極端特殊的前提下,請不要將父母對逐漸長大、慢慢走入社會的孩子慢慢放手理解爲他們對兒女的疏遠冷淡,因爲那是他們心底裏對孩子的大愛。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