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想改善和孩子的關係,就這樣整理他的東西

想改善和孩子的關係,就這樣整理他的東西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讀了一篇奧修的演講,他說出了教育的驚天真相——無論你想孩子變成什麼樣,你要先這樣。今天要說的這個真相有點殘酷,但是一旦你開始做,找到教育的根。我們讀過看過無數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與孩子溝通的文章,心理學上的治療技術也是種類繁多,但都不及父母自己變化一丟丟。

我們試着去改變溝通方式,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當然這些累計的點滴不可置否,可如果你問有什麼根本的辦法,那只有,父母先成爲一個獨立的人,爲自己負責的人。

希望孩子獨立,先做個獨立的父母

爲什麼童年的經驗對人長大之後的影響這麼大?到底什麼是獨立?

所謂的獨立,也就是從過去的自我概念中解放出來。在自我意識還沒有完全破土之前,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的翻版,國外學者還專門以腦成像技術研究了這種“印記”。

昨天讀的一篇文章,講的是東西方對母親認知和依戀的差異。

人的大腦很有意思,中國人對自我的認識和對母親的認識在同一個腦區,對母親品質的記憶在腦成像中顯示,激活的是與自我認識相關的部位——腹側內側前額葉;而西方人只有自我認識會激活該腦區。也就是說,在中國人形成的自我概念,母親的影響非常大。

想改善和孩子的關係,就這樣整理他的東西

父母給孩子的印象是會留在孩子身體裏的。華德福教育指出,0~7歲是身體發展的時期,隨着身體成長,逐漸發展出情感和思想,而所有這些,無不打着父母自我的影子。從而,希望孩子獨立,先做個獨立的父母吧。

黑澤爾·馬庫斯曾根據文化的差異提出過兩種自我概念類型——“獨立型自我”和“依賴型自我”。

顯然,中國人屬於後者。

兩者沒有優劣之分,只是類型不同。依賴型自我的優點在於,和家人、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特別當在困難面前,不是一個人;同樣的,其缺點就是因這種強而有力的支持紐帶造成的獨立性差。

那麼,如何經濟環保地走向獨立呢?plus,這裏指的是人格獨立。

有情緒,找個無公害替代品發泄

有個經典的故事:

丈夫在公司被領導罵了,回到家被催促就火了,朝妻子大吼大叫;

妻子莫名其妙被罵了一頓,心裏很不爽,正巧兒子正在摔玩具,於是朝兒子大發脾氣;

兒子哇哇大哭,他連發生了什麼事都不知道,獨自傷心難過回房間,不小心被家裏的貓絆倒了,提腿對着貓就是一腳……

壞情緒就是這樣一代代“繁衍”的,顯然,一家三口誰也沒逃脫。

想改善和孩子的關係,就這樣整理他的東西 第2張

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最常見的攔路虎就是情緒。然而,情緒只是一個信號,就是自我過去的經驗被挑戰了,而這恰好也是學習獨立的最好時機。各自有情緒的時候,不如找個無公害的替代品發泄。

俄國第四道大師葛吉夫深深牢記父親對他的教誨:假如別人惹惱了你,過24小時再回答他。24小時確實誇張了點,它主要想表達的是,當情緒過去之後,再來處理事情。

情緒是需要釋放的,但凡有情緒,建議大家用無公害的方式倒出去,身體、聲音、運動,都可以。

身體:建議選擇一個專屬“受氣包”,情緒來了暴打一頓,當然了,丟沙袋,打拳擊,這些都可以~

聲音:愛K歌的朋友,把你的情緒奉獻給麥克風吧!

運動:情緒會導致五臟紊亂,運動出汗是絕好的方法(瑜伽也可以),排毒又減肥,一舉兩得。

內在秩序,從整理開始

獨立是一種內在秩序,如果非要比喻,獨立和音樂非常類似,有一種節奏感,就是雜亂無章的音符和一首動聽的曲子的區別。回憶一下你全神貫注做一件事的時候,內心平靜祥和的感覺,這就是內在井然有序的一種體現。

話又說回來,怎麼從亂麻中整理出個頭緒呢?

當你問這個問題,答案已經隱含其中——整理。

如果你想改善或梳理和某個人,或者某樣東西的關係,就去整理它。如果你想好好梳理親子關係,那就用心整理孩子的衣服、玩具、書籍等。拿整理衣服來說,平常速度麻溜的那不叫整理,叫收拾。當然,這僅限於不侵犯孩子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在可整理的範圍內進行。

整理是什麼呢?

整理是全身心地感受這些衣服,用心一件件疊好,有必要時甚至可以熨一熨,用你能想到最好的方式去照料這些衣服。

當你一件一件地這樣整理時,很多情感、念頭、回憶會帶出來,也許你會感到疲憊、很累,也許你會感到感動和喜悅,當外在開始整理時,內在也開始整理。堅持完這個過程,你的親子關係會有一個新的秩序產生。

整理是一個特別奇妙的方法,對於孩子而言,當你get了整理的要訣,然後教她帶着這樣的心境去做家務,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非常有幫助。

想改善和孩子的關係,就這樣整理他的東西 第3張

小編推薦整理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爲小編從小是不做家務的(臉紅),對幹活毫無感覺,只是任性不羈愛自由。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大學有回放假,幫着家裏幹了幾次家務,幹完以後發現自個兒有些疲憊卻神清氣爽,條理和韌性都提高了很多。

再者,幹家務的孩子往往也更容易發展出自我價值感,他會更容易感受到“我是有力量的”,這也是獨立性的標誌。說明了家務活與人類原型運動的關係,幹家務不僅能幫助孩子發展身體技能,還有助於建立空間意識,促進心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