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標籤,家長不要隨便貼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標籤,家長不要隨便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孩子來說,所謂的安全感是什麼?安全感對孩子有多重要,父母們需要在孩子的幼年小心地呵護孩子的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會有什麼影響?

關鍵詞:安全感

“安全感”絕對是媽媽口中的高頻詞,各方教導諄諄告誡媽媽們要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各路專家也會針對孩子一些言行表現給出診斷:“這個孩子缺乏安全感!”;很多媽媽在自述孩子時也會提到孩子的表現好像缺乏安全感。

提問一:

“孩子一歲半,我出差兩週沒有看到孩子,回到家,孩子好像對我並不熱情,非常冷淡地打了招呼就繼續玩自己的玩具,這孩子是缺乏安全感嗎?”

提問二:

“孩子現在2歲,我們準備2歲半送他去上親子班。2歲的時候,第一次帶他去幼兒園參觀,好多跟他年齡差不多的小朋友在那裏玩的很開心,可是我的孩子卻緊緊拽着我不敢上前,他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提問三:

孩子2歲多,在外面跟小朋友們一起玩,別人搶他的玩具,他也不敢說什麼,他自己想玩別人的玩具就讓我幫他去要,他自己不敢跟別人說他想玩那個玩具,這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收到的家長提問裏,類似的這樣問題有很多,有的人可能把安全依戀等同於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標籤,家長不要隨便貼

關鍵詞:知、情、意、行

事實上,孩子1歲以後,心理髮展非常快速。

什麼是心理?

心理的過程就是知、情、意。

“知”指孩子的認知,他了解什麼,知道什麼;

“情”指孩子的情緒、情感,除了恐懼之外,是不是又發展出其他明顯的情緒表達;

“意”指孩子的意志力,根據情況他可以做出的策略,得出的結論,表現出來就是孩子的行爲。家長需要通過孩子的外在行爲表現來反推他們知、情、意的內容。

一個不到3歲的孩子,當他處在完全陌生的環境,見到的是陌生的人,玩的、做的是他從來沒有經歷過、沒有見過的事情,能得出什麼的策略,做出什麼樣的行爲?對這麼大的孩子來說,面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是非常不容易做出恰當的反應。

孩子的認知、知識、經驗是一點一點在增加, 3歲以前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害怕,是由於知識經驗不足而比較困惑,因而行爲上顯示出來的退縮,未必完全是害怕,更不是缺乏安全感。

家長可以根據我總結出來的五個“不”去對孩子的行爲表現進行分析。

關鍵詞:不會、不敢、不願、不想、不能

孩子大多數情況下,有可能是“不會”、“不敢”、“不願”、“不想”和“不能”。

分析提問一:

媽媽出差兩週回來,媽媽自己非常想孩子,熱切地跑去跟孩子打招呼。孩子只有一歲半,家裏一定還有別的依戀人,別的主要養育人,否則的話,媽媽也不會一下子離開兩週。

因爲媽媽已經上班,孩子此時對媽媽這個衆多養育人之一,已經不是特別黏,1歲半的孩子大多也不是那麼黏主要養育者。

孩子此時可能正玩得高興,只是打了簡單的招呼,只是沒有媽媽想象地那般熱情。這種情形下,明顯是媽媽想多了,跟孩子有沒有安全感沒關係。

分析提問二:

孩子去親子班參觀,真有可能是有點害怕,但這裏的害怕並不是安全感的問題,更多是由於有點發蒙。對於孩子來說,這是新的地方,這些人所做的事,都是以前沒有見過。

孩子的內心活動更可能是這樣的“他們都在這樣玩,我一方面受吸引也想過去玩,但是另一方面又不知道該怎麼玩,該怎麼進入。這麼複雜的鬧鬧嚷嚷的情況下,我第一步應該做什麼呢?”

這個處境已經超出孩子自己的認知和經驗範圍,處於“不會”和“不能”的狀態。

這種情況下,孩子也許不願意,甚至也不想去參與到親子班的活動中。如果家長再催促孩子:“你快去,你玩這個呀!”那孩子就會更加表現出“不,我不去,我不願意!”家長看到聽到以後,就會以爲我們孩子不敢去玩,是缺乏安感。有這樣的一個安全感的標籤,家長很順手就給孩子貼上。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標籤,家長不要隨便貼 第2張

如果家長不是給孩子“安全感”標籤,而是看到孩子的不會和不知所措,家長就可以從如何教孩子玩起來入手。可以親身示範如何玩;或者自己先和孩子玩,吸引別的孩子參加;或者自己出面結交別的小孩,再把孩子介紹過去等等。

家長也可以評估一下孩子的年齡和表現,如果孩子確實不願意參加,挑戰太大,那就不要逼孩子非得玩不可。

這個回答的分析,可以看到氾濫的安全感說法,會誤導家長的判斷,反而掩蓋事情的真相,耽誤家長對孩子的引導。

分析提問三:

2歲多的孩子不敢去搶玩具,不敢去跟另外的小朋友商量玩玩他的玩具。家長只要能把自己放在2歲孩子的立場去想一想,體會和想象一下他的力量,他的經驗(在家裏可能更多的是別人讓着他),一下遇到小朋友搶他玩具的情形,他暫時不會搶回來,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跟對方說我想玩你的玩具,這是太正常的現象了,不能因此就貼安全感的標籤。

這裏需要媽媽悉心觀察和思考,孩子爲什麼沒有照着你想像的那樣去反應,是需要教孩子具體的辦法,還是需要給孩子解釋這是什麼樣的情況、可以如何應對等等。

學會分析孩子,不貼莫須有的標籤

我做諮詢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就是缺乏安全感”,像這種情況我會問她:“您認爲孩子缺乏安全感,您能說一下具體的表現嗎?”媽媽描述孩子具體表現後,我就用上面提到的知情意行,五個“不”的標準去分析。

希望媽媽們也能夠學會這樣去分析,看一下孩子當時不做某件事情或者做某件事情,是不是因爲不會、不敢、不願、不想還是不能?

家長如果稍微再細心些,再敏感些,基本都能看透孩子這些行爲背後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幫助孩子,還是瞭解孩子,都有了更準確、更落地的依據,而不是用一些空頭的、似是而非的理論,給孩子貼一些莫須有的標籤。

有不少家長反映,某著名專家,提出安全感的理論是,孩子小時候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否則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進而得自閉症。自閉症,現在叫自閉譜系疾病,上世紀40年代,在西方,也認爲是孩子是缺乏父母關愛而患這種疾病。可是,在80年代以後,就沒有人再提這個論調。自閉譜系疾病是由基因缺陷引起,這已是醫學界和心理界的共識。擔心孩子安全感,尤其是擔心孩子會得自閉症的家長可以放心了。

注意:本文適用於0-3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