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爲什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爲什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今天你是否和我一樣,被一篇名爲《男孩考第一嫌父母沒錢:不配有我這麼好的兒子》給震驚到了。

只看題目,真的讓人膽戰心驚。

古話說: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看完內容,蓮子媽心裏有很大很大的疑雲。在育兒路上摸爬滾打這些年,越來越認知到,孩子只是父母的鏡子。要改變孩子就得從改變父母的認知開始。

網友吐槽自己十歲的親侄子,從他們的聊天記錄來看,個人感覺網友還沒有結婚。

他口裏的侄子,成績非常優秀,奧數、圍棋各種愛好出類拔萃,說父母也一針見血:

爸媽沒錢,不配擁有他這麼好的兒子。

不過孩子還說了:討厭爸爸和人炫耀他圍棋下得多好,不喜歡父母養他的方式,給他灌輸的都是父母不容易,你要爭氣,你必須聽話。

孩子不喜歡父母不經過他同意在朋友圈曬自己的成績單,曬自己吃飯,那感覺像是被扒光了衣服。

新聞一出來,就有朋友給我說:蓮子媽,你看看這孩子,父母那麼辛苦的養他,還被嫌棄沒有錢,現在的孩子,真是越來越自私了。

其實,說內心話,我看到的不是孩子的自私,而是父母的那種望子成龍的急切感。太希望孩子成功了,所以孩子口裏的“好”和父母眼裏的“好”是一致的。

父母只要功名與虛榮,不要教養和品質。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爲什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2、心理學上說:十歲的孩子處在兒童後期青春期前期,開始從被動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

標誌着孩子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雖然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是極其有限,社會交往經驗也不足,經常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但孩子的“自我”開始甦醒。

也是從這個年紀開始“家庭”對孩子有了真正的意義,孩子的世界裏也有了很多自己在意的事情。

網友的侄子,處於這個階段,所以他表達的價值觀也是長期在那個家庭積累起來的價值觀。

一個不懂感恩的孩子,被說成是白眼狼真的一點都不誇張,但比“白眼狼”更可怕的是父母的認知。因爲每一個小白眼狼,都是父母一手養大的。

之前我在《太勤快的媽媽,養不出孝順的兒子》,裏寫了一個聽來的故事:

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學生,因爲找的工作不滿意,在家蹭吃蹭喝。

孩子有一個讓母親覺得特別驕傲的事——會讀書。這位母親很堅定的認爲她做的一切付出會讓孩子出人頭地,將來大有作爲。

但是,結果是,她望子成龍變成了望子自立。

生活中有很多“望子成龍”感特別重的父母,很捨得在孩子成就上花錢,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灌輸“你要爭氣,學習上要爭第一;參加比賽,必須拿冠軍。你要努力學習,將來纔可以掙很多錢,受別人的尊重。”

其實孩子優不優秀,真的和錢的關係不大?每個國家的科學家、教育家、或者科研頂尖人才,論錢他們永遠不及商人,但他們真的非常優秀。

我們都知道在社會動盪期,很多優秀的人也曾靠救濟過日子。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應該給孩子施壓成年人眼中的名和利,而是尊重他的生命,把孩子當着獨立的個體。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爲什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第2張

3、“望子成龍”感特強的父母,教育孩子有一個共同認知:學習好,你就擁有一切;學習不好,你就什麼也沒有。

曾有人問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

他回答:僅僅是強迫心靈去適應某種體系、某種模式、這顯然不是教育。要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教育,就得弄清楚我們所說的“教育”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爲“望子成龍”心切,而把孩子養成“白眼狼”,這肯定不是正確的教育。要改變這種錯誤的教育,首先是父母要意識到這種教育帶來的“惡果”,其次是擺脫思想既定教育模式。

爲什麼千辛萬苦,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呢?

其實“白眼狼”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

怎麼養出白眼狼,蓮子媽總結出三條鐵的定律:

一:溺愛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爲什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第3張

孩子小的時候,怕孩子受傷,父母處處代勞。衣食住行,樣樣參與。甚至怎麼交朋友,怎麼和別人講話,都幫孩子完成。

平時孩子只要提要求,父母就想盡辦法的滿足孩子要求。還放縱孩子的所有不合理行爲,比如,在外面玩,同齡人起爭執或是創了什麼禍,父母都找理由偏袒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錯不糾正,不指出。沒有懲罰,也沒有責備,還見不得孩子受委屈。

好不容易孩子上學了,就一個要求“家裏什麼事,你都不要管,只管學習就行。”順便給孩子說學習好,將來纔會有錢。

在溺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早就失去“愛別人”的能力,只會滿足自己。

每一個白眼狼的童年都有一段這樣的經歷:不通過努力就能得到任何東西,他就是家庭的中心以及重心。

孩子越被溺愛,越是學不會珍惜和感恩。覺得所有的人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

二:貼標籤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爲什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第4張

先說一個寓言故事:

孩子持續思考能力能堅持到哪一步?

爲什麼卡殼?

是思考持續能力不足還是經驗知識不足?

一個小孩子到森林中去玩,碰到一個巫婆對他說:“你是一個笨蛋。”

小孩聽了非常不高興,朝巫婆“呸”了一聲,跑回家。一進門,由於慌張被門檻絆了一跤,媽媽見了就隨口說了一句:“跟你爸爸一樣,真是一個笨蛋。”

小孩子一聽媽媽說的跟巫婆說的一樣,就相信了媽媽的話。從此,就真的按照笨蛋的做法,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笨蛋了。

父母的標籤會在孩子心裏埋下一顆種子,給孩子很強的心理暗示。

如果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貼一個“自私”的標籤,那麼孩子很可能就會像這方面發展,併成爲父母口中那種“自私”的孩子。

用心理學解釋:家長給孩子貼一個“自私”標籤,孩子本身會做出一個自我的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爲與所貼的標籤一致。

當孩子覺得自己改變不了這個“標籤”帶來的事實的時候,“白眼狼”也就練成了。

什麼是正確的教育?爲什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第5張

三:得不到尊重

你可能會懷疑,不尊重也會養出“白眼狼”?這會不會是蓮子媽過度的解讀了。

新聞裏,身邊,常常有因爲錢父母和子女反目成仇的。只要你願意,一定會在子女的敘述裏找到他童年被壓制的影子。比如不問青紅皁白對孩子進行一頓暴打,無緣無故對孩子一頓責罵。

不尊重孩子的家長,一般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用自己的意識,支配孩子的行動。

不尊重不是把孩子養成白眼狼,是“逼”成白眼狼。

比如微博裏面那個孩子的父母,把成人的思維強加給孩子,不經過孩子同意,在朋友圈炫耀孩子。關鍵還不問孩子喜不喜歡,願不願意。

孩子感覺不到尊重,自然也不太會尊重父母。

比如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言語上、行爲上、物質上不尊重孩子,說一些過火的話,孩子長大把這種不尊重還給父母。

如果孩子不尊重父母,那麼“白眼狼”用在孩子身上也恰當不過了。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