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油罐”原理是什麼?怎樣給孩子“愛的油罐”加油?

“油罐”原理是什麼?怎樣給孩子“愛的油罐”加油?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孩子3歲,動不動就發脾氣坐地上,還總說反話,訓他、不理他、講道理都不管用,爲什麼會這樣?該怎樣對待?”

兩歲小孩說反話是開始有自我意識了,3歲說反話,多數時候是一種情緒的表達,比如對對方的不信任和不接受,或者自己心裏還有不好的情緒有待處理。

比如我的女兒,3歲前不高興多數是因爲餓了,但還有其他的原因,有時剛剛換個環境,她需要緩衝調整一下;有時是她剛剛做了什麼特別高興的事情,興奮過度,事情結束後情緒就有落差,就顯得不高興。還有的時候僅僅是因爲她累了,這時只要給她片刻去休息就好了,不要繼續催促、要求她,她還沒有在壓力下運作的能力。

通常幼兒3歲以後表現得更懂事了。兩歲時,他餓了就沉浸在餓的狀態裏難以自拔,那可真是活在當下,就像是不會把“去吃”和“不餓”聯繫起來。3歲以後,他的聯繫事情因果關係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了,因此就更講道理、更樂於合作。如果孩子3、4歲以後脾氣更大,我猜很可能是跟家長的情感連接不夠順暢所致。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來說,情緒和行爲問題的根源,還有一些時候是因爲孩子感到無聊,另一些時候,各種行爲問題追溯到根源,是因爲孩子心裏的愛的儲備有些匱乏。

我們常說,孩子鬧、有情緒和行爲問題,要去找深層根源。這個根源當然有很多,但是如果追究到最深的一層,很多都跟愛的匱乏有關。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孩子鬧,就是他感覺到了愛的匱乏而發出的求救信號。

“油罐”原理是什麼?怎樣給孩子“愛的油罐”加油?

“油罐”原理

每個人的心裏有兩個“油罐”:一個儲備樂趣、熱情,一個儲備愛。每天,就像我們的身體活動要消耗體力一樣,我們的心理活動也要消耗這兩個油罐裏的庫存。庫存足了,我們的心理和情緒就動力強勁、遊刃有餘;庫存短缺,我們就出心理問題,繼而引發行爲問題。

或者,這兩個油罐其實是一個,因爲樂趣在某種程度上也來自愛。

“愛的油罐”這個說法,印象中,是美國心理學博士、暢銷書作者約翰.格雷(John Gray)提出的。我多年以前看他寫的《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看到這個比喻。他說,我們之所以很多時候有情緒問題,不能付出奉獻,不能愉快交往合作,只是因爲我們心裏的那個愛的油罐有些空了,需要補充。只有當自己滿足了,我們纔有能力跟外界愉快合作。所以很多時候夫妻矛盾不要看表面現象,如果我們想辦法把自己的或對方的油罐補充上,衝突自然就不存在了。當時覺得這個說法很有道理。

有了孩子以後,我發現這個理論對孩子同樣適用。有的時候,女兒顯得沒精打采,有些蔫,或者找茬鬧事,我抱抱親親,或者跟她遊戲嬉鬧,馬上她就恢復了活力。於是,我想起了愛的油罐這個說法,一下子明白了——我給她的油罐又充滿了,她心裏有了能量,就又有勁頭去獨自玩了。

這樣看,我覺得其實在孩子教養方面,父母最大的一個任務就是給孩子心裏的那個油罐不斷補充、填滿。

小孩正在生長,就像他們的新陳代謝更快一樣,他們對愛的需求也更大。有些父母或許害怕寵壞孩子,刻意控制愛的表達,覺得孩子知道父母的愛。但我們常常忽視的事實是:孩子每時每刻都正在消耗這個庫存。所以,用愛充滿孩子的心,這需要父母持續地做,長期地做。

從短期來看,充滿愛的油罐,可以讓孩子減少情緒和行爲問題。從長期看,這個愛的儲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給孩子的愛,可以支撐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

“依戀”理論

心理學家發現,嬰兒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對至少一個成人養育者有安全的依戀關係。英國精神病學家約翰.鮑比最早通過對二戰後的孤兒的心理健康狀況做研究,得出這一結論。這些孤兒院的孩子,即便他們對食物、安全等需求都能得到滿足,但是如果沒有機會跟成人形成穩定的情感關係,他們輕則會出現抑鬱症,重則因此無法存活。

對一歲孩子的一項著名的實驗發現,大約70%的孩子跟母親有安全的依戀關係,而其餘的孩子則有迴避型或矛盾型的依戀關係。有不安全依戀關係的孩子,以後會表現出人際交往困難,也更容易陷入抑鬱情緒和退縮狀態。

而這種嬰兒期形成的依戀關係類型,對人有持續一生的影響力。比如,有研究發現,依戀關係類型在這些人長大後的戀愛關係中可以得到體現。人們在發展親密關係時,同樣也表現出安全型、迴避型和矛盾型,而這些類型同他們早年的依戀類型是基本一致的。

“油罐”原理是什麼?怎樣給孩子“愛的油罐”加油? 第2張

這個“依戀理論”,與“愛的油罐”所講的異曲同工。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從第一天起,他就需要大人給他的心理補充愛的能量。他儲存得越多,他就有更多的心理能量去交往、去做事,他就可以表現更好。存的能量少,他就沒有足夠的心力去生活。

而出於某種原因,人在最初幾年所得到的愛的能量至關重要。如果最初幾年所得甚少,那就好比他這個油罐沒長好——漏,他很可能會感覺以後怎麼去補充也難以充滿。當然成年以後的補救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難度大,他需要花費額外的力氣先修好這個油罐。

說到這想起我的一個朋友的事。她這幾年的最大煩惱,就是生孩子以後她老公對她和孩子不夠關心。她公婆傳統觀念太強,護着兒子,老公伸一把手幫她都要攔着。老公也藉口工作忙,什麼都不做。她跟我說,除了傷心,她還有點納悶,因爲過去老公很愛她,不知爲什麼會這樣。後來聊天時,她無意中說到他3、4歲時曾被送到親戚家住過兩年。我覺得或許這有一定關係。後來我問她,是不是他對很多事情都沒勁頭,是不是害怕、躲避親密關係,是不是他極端不信任別人?我跟她老公不太熟,所以她感覺像號脈一樣準,狂點頭。我大致與她講了依戀理論和愛的油罐的說法。

後來她跟我說,她發現自己對老公居然沒有了一絲的怨恨。她說她現在能做到把過去的一筆勾銷了。爲什麼?因爲她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錯過了一些愛的孩子而已!自己如果有能力,就幫幫他。沒有能力,也不恨他,先做好自己。她說她很高興自己不再是個怨婦的感覺了,家庭關係也好辦多了。

我也很開心,無意中還做了件好事!

怎樣給孩子“愛的油罐”加油?

話說回來,我們怎樣才能給孩子的這個油罐加油呢?

根據依戀理論,嬰兒是從跟媽媽或其他主要養育者的互動中獲得安全型依戀關係。就是說,給孩子愛,不是非得親親抱抱,關鍵在於互動。(實際上,對於嬰兒,有時不抱,反而可以鍛鍊他的膽量和控制情緒能力,抱多了,倒是剝奪了他鍛鍊的機會了。)媽媽跟孩子之間,貴在有互動,媽媽要對孩子的情緒做出相應的反應,媽媽跟孩子的情緒要同步。

不安全的依戀關係是怎樣形成的呢?

如果媽媽對孩子的需求沒反應、冷漠,或者媽媽過於嚴厲、缺乏溫情,或者媽媽自己就抑鬱,這些都會讓孩子恐懼,進而形成迴避或矛盾的依戀類型。

這些對於嬰兒期母子關係的研究,其實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啓示,已經教給我們給孩子加油的竅門。這裏揭示的道理,其實適用於任何年齡段的孩子。

比如,就如同我們不需要過多地抱嬰兒一樣,我們給孩子更多的愛,並不意味着要給孩子過多的誇獎或事事包辦,關鍵是要跟孩子有互動、有連接。所以,除了抱他、親他、說媽媽愛你之類的表達之外,當孩子哭泣、害怕、興奮、失望等等時候,我們要有所反應,讓孩子知道我們明白他的感受。共情,就是最基本的一種跟孩子連接的方式,就是在給孩子的油罐加油了。這就可以解釋爲什麼當孩子有了負面情緒時,先共情,之後就更容易處理了——因爲加了油,孩子纔有能量去應對挑戰。

“油罐”原理是什麼?怎樣給孩子“愛的油罐”加油? 第3張

此外,跟孩子游戲、嬉鬧、分享、陪伴,這些也都是在給他加油。有時,一個會心的笑、一個兩人私下分享的玩笑話、一個屬於你倆專有的動作,都足以讓孩子滿足,找到安全感,恢復心理能量。

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家長跟他連接的方式一定是不同的。孩子在成長,我們給孩子加油的方式也要隨之升級。有時如果沒溝通成,說明方式不合適,需要調整,多嘗試。

什麼樣的做法不是給孩子加油呢?

首先,以惡劣的態度對待孩子,都不是在給孩子補充愛。比如,當孩子在外面遇到問題時,給孩子理解、同情、關愛,並且幫助他想辦法,給他技術支持,這是給孩子的油罐加油。很多家長批評訓斥,或不予理睬,完全讓孩子獨自面對,這都不是孩子需要的。

過於嚴厲的批評、指責、訓斥、抱怨等等,這些不但不是給孩子加油,相反,是在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很多家長有這樣的體會,當你批評訓斥孩子時,他可能會順從不反抗,因爲他知道自己理虧。訓完了,我們以爲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但是我們常常會發現,一轉身,孩子就會在別的事情上發作鬧事。爲什麼?很簡單,因爲當他被訓斥時,你在消耗他心裏的“愛的庫存”。消耗空了,他沒有心理能量去應對事情了,自然就又鬧了。

當然這不是說要放縱孩子,該要求的仍然應該堅持,只是家長的態度需要調整,要用建設性的積極的方式去批評孩子,以幫他改進爲主。

現在一些家長迫於生活壓力,讓很小的孩子不在身邊,經常見不到;或者讓小學的孩子寄宿。還有更多的家長雖然跟孩子生活在一起,但由於忙工作,實際上高質量的接觸時間太少,即使每天見面,也都是淺層溝通,沒有深層連接。或者,家長圖省事,索性讓電腦電視去帶孩子……這些情況下,家長都錯失了很多給孩子補充愛的能量的機會。

當然現在我們明白了這裏面的道理,那麼如果客觀條件所限,我們真的不能常常跟孩子在一起,家長也不要放棄,也要努力想辦法補救。比如,身處異地的家長,要多跟孩子通電話,多寫信,或在網上視頻聊天。總之,要不惜代價、找一切機會跟孩子多溝通,爭取達到深層連接。

我還常常聽到家長抱怨,說孩子總是沒精打采,對什麼都沒興趣,也不愛交往,跟自己也不溝通,對他好也沒反應,批評訓斥更不管用。家長不知孩子這是怎麼了,覺得刀槍不入無處下手。

我想,這樣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爲他心裏的這個油罐已經空了太久,孩子已經變得對大人缺乏基本信任,不相信他們會給自己什麼。他這個油罐的蓋子已經太久沒有被打開,鏽住了,想要打開,已經有點難度了。所以,當大人對他好,給他愛時,通常大人會覺得碰一鼻子灰,遭到孩子的牴觸,好像這個愛給不過去。

這時,家長不能放棄,不要翻臉教訓孩子,而是要繼續努力,堅持不懈。你需要費點力氣才能開啓他的心靈油罐。並且通常這需要家長有耐心和創造力,要從不同角度、嘗試各種方法。只要我們能真誠地、謙遜地去了解孩子,那我們早晚能找到這個切入點。而且,一旦孩子感覺到你的誠意,他遲早會接受的。

“油罐”原理是什麼?怎樣給孩子“愛的油罐”加油? 第4張

這個現象我們可以舉個更普遍的例子來說明。現在很多爸爸都忙於工作,跟孩子接觸少。爸爸下班回來,熱情滿滿地過來喜歡孩子,經常會遭到拒絕和冷遇。如果爸爸賭氣就此走開,那麼其實孩子心裏是更傷心的,他加深了你不給他愛的信念,而這跟他天性中渴望爸爸的愛是矛盾的。這樣做,其實爸爸就不是家長,而是跟孩子站在一個高度了。這時,如果爸爸能堅持,死皮賴臉地跟孩子慢慢溝通,你會發現孩子過一會就接納你了。

另一種不能給孩子愛的情況是,家長自己的油罐也空了,沒東西可給,或者說沒有心氣去給。

媽媽們都知道不應該跟孩子發脾氣,但是我們還是忍不住,爲什麼?因爲我們自己沒有處於充盈的狀態。我們發作,通常都是當我們有壓力、疲憊、面子被挑戰、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時。這些情況下,我們都在消耗自己的愛的庫存,我們的心裏開始變空,所以沒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去幫助孩子。就像前面講依戀理論時說過,媽媽如果有抑鬱症狀,孩子就會感到恐懼不安。

當然,媽媽也是人,不能保證自己的油罐隨時都是滿滿的。所以教育孩子,家長自身的提高和修煉很重要。媽媽們要學會怎樣減壓、怎樣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怎樣愛自己、怎樣在心理上自給自足。

充滿自己的愛,我們纔有能力去愛孩子。

連接就是愛

前面說,家長要給孩子當好加油站,自己就要學會經常給自己充滿愛、加足了油。那麼,家長們怎樣加油、怎樣愛自己呢?

簡單地說,連接就是愛。我知道這句話聽上去像是通訊公司的廣告語。不過,這就是事實。

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當我們感到自己跟他人或跟周圍的什麼事物有連接時,我們就感覺比較好,好像自己是在被愛着?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失戀時聽一首傷感的歌,我們好像減輕了一些疼痛。欣賞藝術或陶醉於大自然,我們像被充了電。好朋友愉快聚會,我們感到煥然一新,彷彿自己的價值有所增加。年節要回家團聚,不爲別的,就爲了跟家人的情感連接。即使長大成年了,回到父母身邊,什麼都不做,也感覺得到了休養生息。年邁的父母更是需要時常跟我們通個話。現在我上了微博,微博上的這種互動沒有多大功利性在裏面,卻讓我欲罷不能,因爲覺得跟很多人有了連接,這讓我感到開心,就像得到了更多的愛一樣……

熱戀中的人有時會有一種“巔峯體驗”,說白了,就是因爲兩人的精神上有了足夠充分的連接,兩個人的心靈都融合到了一起,以至於感到一種極度的幸福。一些人通過修煉或是藥物,達到心理上的“頓悟”狀態,據說,這種狀態就是一種覺得自己跟宇宙萬物融合爲一體的幻覺,有這種幻覺的人自稱體驗到極致的幸福感。

心理學家說,交往多朋友多的人,更快樂更健康。這很好理解,因爲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連接,去給自己的油罐加油。我們也還聽說過,智者多不懼怕孤獨,可以“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爲什麼呢?因爲他們有更豐富的連接方式、能從更多的渠道獲得愛的能量。對他們來說,隨處都是加油站,他們隨處可以補充愛的能量。我想象,他們只需看着日月星辰,就可以給自己的心靈加油了……

這樣看,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天人合一,其實就是教給我們愛自己的終極方法啊。

“油罐”原理是什麼?怎樣給孩子“愛的油罐”加油? 第5張

所以說,愛自己,就是要學會以更多種方式跟外界連接、跟自己連接。

而教育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教孩子學會從更多的渠道給自己的心靈加油,學會愛自己。藝術、大自然、朋友、書籍……我們不僅自己要當加油站,更要把整個世界變成孩子的大加油站,讓孩子學會自給自足,自己補充愛的能量。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個愛的油罐其實是大家共享的。因爲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麼是在給自己或別人加油,要麼是在消耗。愛,是在人們之間流通的。多一些會心的笑、默契、同感、共鳴、分享、理解、同頻共振,我們就多一分連接。

所以,當我們心裏尚有庫存時,我們就要給孩子、給父母、給同事朋友乃至陌生人,力所能及地加加油。我們甚至可以把這當作一種心理能量的投資——如果別人都充滿了,那麼當我們自己匱乏時,纔會有人有能力來幫我們呀。

再想想,每天有多少成年人都帶着半空或全空的油罐在硬撐着,製造出各種問題和衝突。就如同我們用惡劣態度對待孩子其實效果不好一樣,我們對待這些心理能量匱乏的成年人,也應該用更積極的手段。

老子的《道德經》裏有一句“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對這句話的理解歷來有爭議,有人甚至認爲這句跟上下文難以銜接,是放錯了地方。我這裏給個戲說歪解:老子想說的是,不同的人,心裏的這個愛的油罐大小不等、容量多少不均,考慮到這個事實,那麼,對於那些有不好行爲的人,以德報怨,給他的心裏加點油吧,讓他的心不再如夜一樣黑、冰一樣涼、深淵一樣空洞,這樣他纔有可能變得更好。

連接上所有的人,讓愛來解決一切。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