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整天抱着iPad不撒手,寶媽該怎麼辦?

孩子整天抱着iPad不撒手,寶媽該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1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整天抱着iPad不撒手,寶媽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和爸爸媽媽們聊聊,對待孩子玩兒遊戲這個問題,咱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權衡和把控?

一羣家長圍在一起,甚至設立一個朋友圈的羣,主題是專治兒童沉迷電子產品和遊戲。你一句我一句,討論該如何對付孩子玩平板電腦,該如何讓孩子主動放下,自覺學習。

這樣的場景你一定不陌生,但如果我們嘗試換一個主題,大家來體會一下:一羣孩子圍在一起,甚至設立一個朋友圈的羣,主題是專治家長沉迷手機,沉迷微信、微博。你一句我一句,討論該如何對付家長玩手機,該如何讓家長主動放下手機,多陪孩子。

孩子整天抱着iPad不撒手,寶媽該怎麼辦?

拒絕“實用主義”育兒

家長很容易將“有用”或“沒用”作爲標準,來決定是否讓孩子接觸一樣東西。對孩子學習是有用就留,沒用就禁。比如玩遊戲,很可能導致分心,耽誤學習,所以它就是無用甚至是害人的,就該被禁止。但往往家長的禁令,反而反向強化了孩子好奇心,趨使孩子更想要玩!而當考慮到裏面的學習軟件可以幫助孩子提高成績,那平板也“有用”啊?

身爲家長,如果你也會打着學習的旗號,以“對成績有用或無用”爲標杆不停地設限,那麼請你回想一下,古今中外,有多少曾經“無用”的東西,如今因爲多了一份“會玩兒”,而被保留了下來,“變廢爲寶”?笨重的留聲機讓無聲電影變成了有聲;傻傻的翼人變成了獨立飛行機;曾被稱作一堆廢鐵的埃菲爾鐵塔如今早已成爲法蘭西的驕傲;再看看眼前,不喜歡用微信支付的人因爲不敢玩、不會玩,導致忘帶錢包就寸步難行……太多以前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事情後來都被習以爲常——刷臉購物、在線就醫、冰箱自帶購物系統……就連一直被視爲“不務正業”的打遊戲,如今也造就了電競產業,倒逼學校開設課程、設立專業。

所以你當年認爲“沒用的”東西,說不定就會偷偷成爲主流,改變這個時代,而時代拋棄你,卻連聲招呼都不會打。回到咱們今天的話題,是否益智、能否提高成績不應該再成爲區別一項活動“有用”或“沒用”的標杆。不能說電子產品一定沒用或一定有用,不貼標籤,不遮掩,用其所長。

“沉迷”=不會管理時間

所謂“沉迷”,只是用時太久。這說明除了軟件有吸引力之外,孩子一定是缺乏時間管理的經驗。孩子的時間不應該由大人制定,而是家長放權讓孩子自己學着設定,養成良好的契約精神,在自己規定好的時間內玩,其他時間做其他事。如果不能自控時間,家長可以事先約定好獎罰的條件,讓孩子有所限制——因爲遵守約定而得到家長信任,因爲失信而得不到下一次的自主權。獎罰分明,懲處得當。

做個“會玩兒”的家長

孩子沉迷手機、平板、網遊,說明那上面有讓他有吸引力的東西,任何一種習得,都需要一個“學習—動機—再現學習”的過程,動機就是學習的動力。所以是什麼讓孩子不斷“學習”這些遊戲?就是動機!動機可能是勝利的榮耀,可能是社交互動的快樂等等,都足以成爲孩子繼續打遊戲的動機。所以家長不要怪遊戲太吸引人,而是你不會玩。會玩兒的家長,將打羽毛球都能設計成有趣的得分制5D版線下游戲。而會玩的孩子,也能把寫作業變成有趣的得分制遊戲。關鍵是爸媽要做個有趣、會玩兒的家長,讓家庭氛圍快樂充實,孩子纔可能一張一弛,不會沉迷於某一種娛樂活動不能自拔。

所以請不要一面自己做低頭族,一面埋冤電子產品、遊戲讓孩子上癮。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需要你自己先放下手機,開動腦筋,跟孩子玩兒到一起。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