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遇到孩子被欺負的情況,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些!

遇到孩子被欺負的情況,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一個朋友跟我訴苦,說帶孩子去遊樂場滑滑梯,一個大孩子突然衝過來攔着滑梯不讓滑。看到孩子想要鑽過去,還出手打了他一巴掌。孩子被欺負,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這也在網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其中最熱門的是“應不應該教孩子打回去?”

有的說不打回去怕孩子以後慫,有的強調任何時候打人都是不對的。道理聽起來似乎都對,只是聽完之後更加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其實在想下一步處理方式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兩個問題:孩子爲什麼會打人?孩子受到欺負之後的真實感受什麼?

心理學家達維曾對一羣2-5歲的孩子進行3個多月的觀察。發現他們每小時都要發生3-4次爭執。不過大多數的爭執時間都很短,並且孩子能自行解決。他們之間的衝突大多數也都是爲了佔有玩具或者其他物品而引起的,極少是故意破壞或傷害別人的。

另外在被欺負後的感受上,大人和孩子的判斷可能完全不一樣。

這一點我的感受特別深:一次帶孩子去商店,店裏有個的玩具角。他玩了一會兒,突然來了一位小姐姐把整盒玩具霸佔了。孩子碰一下,她就把玩具搶回去,還瞪他好幾眼。

我在旁邊看着就覺得這小女孩霸道蠻橫不講理,但是孩子卻完全沒有感到敵視和惡意,整個過程還以爲小姐姐在跟他玩。

孩子有沒有受到傷害,受到的傷害程度有多深,大人的感受並不準確,只有他們感受到的纔算數。

瞭解了這些基本前提,以後在遇到孩子被欺負的情況,我們心裏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遇到孩子被欺負的情況,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些!

1、觀察孩子的真實反應。

事件發生之後,家長首先要剋制自己的情緒,觀察孩子有什麼樣的表現。如果孩子很快就恢復了,說明他自己可以處理問題,家長可以淡定一點。同他回顧一下事情,重申打人的孩子是不對的,孩子能自行處理表現得很棒,以後遇到相同的事情可以怎麼做。

如果孩子覺得害怕,就讓他知道你會幫助他。有些家長會走另外一個極端對孩子說:“有什麼好害怕的,就知道哭。”但是不同孩子的感覺就是不一樣,當家長不能理解他們的感受,只會讓他們受到的傷害更加深。

無論什麼時候都必須要讓孩子知道,感到害怕不代表懦弱,事情自己無法解決也沒關係,周圍還有很多人可以幫助他們,給與他們充分安全感和信心。

2、教會孩子改變動作和表情。

看起來怯懦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欺負。注重孩子平時的身體姿勢和表情。

如果孩子習慣低着頭、畏畏縮縮、說話不敢看別人臉,他的身體就會給人傳達他很緊張、很害怕。如果孩子習慣正視對方,自然放鬆,擡頭挺胸。他的身體就在告訴別人他很勇敢,讓那些愛欺負人的小孩子自動遠離他。

這裏還要讓孩子知道,即使事情發生的當時真實的心情是害怕的,這些動作和表情,也能讓他們看起來勇敢、堅強,給與欺負者震懾,爭取時間找到其它解決方法。

3、鼓勵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校園霸凌是孩子受欺負問題中比較嚴重的一種。校園霸凌事件經常會發生在那些被孤立或者落單的孩子身上。其中一種有效的避免方式是鼓勵孩子結交朋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自然不會被孤立,自信心也會大大增強。和朋友在一起,人多力量大,也不那麼容易成爲被攻擊的對象。即時受到了欺負。他還可以從小夥伴那裏找到幫助以及精神安慰。

4、教孩子遇到危險尋求周圍的人幫助。

如果被欺負的行爲不可避免發生,讓孩子拉開和攻擊者的距離,如果還不能終止被傷害,及時尋找老師、朋友的幫助。

有些孩子會擔心這是不是在向老師打小報告,是不是會讓人覺得討厭。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 打小報告和尋求幫助的區別,尋求幫助是爲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是完全正確的。

有些孩子可能會擔心自己無法解決,是不是很沒用。可以和他聊一聊,你向人尋求幫助的經歷。讓孩子知道,就算是大人也有需要向人求助的情況,這很正常,和自己是不是足夠好沒有任何關係。

5、做一個細心的家長。

有些孩子比較內向,不太願意主動說自己遇到問題。家長可以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學校用品是否有損壞、衣服是否有打鬥痕跡等,引導他們說出來。

對年齡小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和他們玩過家家遊戲,復原他們在幼兒園的一些經歷,找到問題的所在。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盡我們所能,爲他們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做他們強大的精神支撐。也別怕他們吃虧,避免過分參與,讓他們積累經驗學會保護自己,當他們離開我們獨自生活,也能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