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爲什麼會那麼任性?一定站着一堆寵溺的家長

孩子爲什麼會那麼任性?一定站着一堆寵溺的家長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爲什麼會那麼任性?造成孩子任性的因素是什麼?對於家長來說,自己的行爲也許是在給孩子自由的成長空間,尊重孩子的要求,然而實際上就是爲孩子任性、霸道、不講理的性格提供了一個培養的溫牀。

面對孩子的教養之路,家長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做到寵而不溺,讓孩子即感覺到來自家長的愛,又不會變的蠻橫不講理呢?

理性處理孩子哭鬧

相信爲達到目的而哭鬧這件事,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曾經發生過,而很多家長也在這個時候會因爲心軟而最終妥協,就如前文中提到的孩子一樣,最終“戰爭”以孩子勝利告終。時間久了,孩子會認爲哭鬧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

比如:和小朋友發生衝突後,無論對錯也會用哭鬧來解決;不想做事情,用哭鬧來解決等,長此以往,孩子會逐漸形成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只要我想做的、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一旦長大之後發現自己的要求無法得到滿足且哭鬧已經不再起作用時,反而會受到更大的傷害和挫敗。

所以父母在養育的過程中一定要清楚的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孩子出現哭鬧的情況時,應理性解決,如採用冷處理的辦法,給孩子一個冷靜的空間,同時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哭鬧對解決問題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當然家長也要在事後輕輕的抱抱孩子,引導孩子去尋找真正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

父母成爲育兒主體

在上文中,孩子的媽媽很明顯的是一個育兒的旁觀者,而她本應是一個主角。很多家長會因爲工作、家庭等原因,將教養的主要工作交到了其他人的手裏,或者是家庭看護者,或者是家中的老人。

長期的放手狀態會讓孩子自然的形成父母不是那個管教自己的人,當父母想再次參與孩子的教養過程時,會發現自己的管教在孩子面前完全不起作用,同時長期的放手狀態,這樣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的再次管教產生逆反心理。

所以家長應積極參與到育兒過程當中,帶孩子來一場親子旅行;及時發現並解決養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孩子進行一場親密的對話;每天堅持給孩子講個故事;認真的參與到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最重要的是,當家長髮現問題後,雙方一定要就教育問題達成共識,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

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很多家長都面臨過相同的困惑,就是孩子一旦出去玩之後就不愛回家,每次都要自己叫好多次孩子才肯走。孩子出現這樣情況有一部分原因是還沒有被培養出良好的時間觀念,他們還沒有明確時間的定義。

孩子爲什麼會那麼任性?一定站着一堆寵溺的家長

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要做的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去逐漸讓孩子明確時間的概念,甚至可以改掉孩子拖沓的缺點。當孩子還不認識時鐘時,家長可以用沙漏來計時,比如你要在這個沙漏兩端都漏完時吃完飯,而當孩子可以認識時鐘時,家長可以讓孩子面對時鐘,數一分鐘的數,感受一下時長的概念,當然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購買一個鬧鐘,設置起牀、入睡的時間,讓孩子逐漸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習慣。

當孩子逐漸培養出時間觀念時,自身的一些拖沓行爲將得到改變,也會逐漸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規律,養成自律的性格,那麼困擾家長的一些問題將自然不復存在。

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

說到時間觀念,必須提到的就是規則,我們看到,在上文的案例中,孩子與家長的相處過程中,唯一存在的規則是:孩子的主觀意願爲一切決定標準,而這樣的存在將導致孩子在未來成長的過程中,很難容忍其他規則的存在。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早期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逐漸制定出一定的規則,而這些規則也是孩子不能不能越過的生活底線,如比如晚飯的時間要回家,出去只能選一個玩具、別人的東西不可以隨便動等。

家長可以在家中佈置一個規則板,將規則寫在上面和孩子共同蓋章遵守,也可以在日常不斷的通過故事、遊戲和閱讀等方式,讓孩子知道規則代表了什麼,該如何去尊重規則。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越界”行爲,家長也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清楚的明確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明確約定的意義

在樹立規則的過程中,一定離不開的就是約定,孩子出去玩的時候不回家一方面是因爲在最初的時候家長就沒有和他達成一個共識,即便是家長在最初的時候表達過玩多久就回家的意思,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如果沒有感覺到約定的重要性,沒有體會過因爲不遵守約定而帶來的後果,也很容易出現出爾反爾、不聽話的情況。

家長可以在育兒過程中,和孩子進行一個平等的溝通,就一些常見的問題達成共識,重點是約定一定是要基於雙方自願的基礎上,而非強迫。當孩子出現不遵守約定的情況時,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情況下,讓孩子體會到自動行爲所帶來的自然後果。

孩子在明確約定的意義之後,就會更好、更快的適應規則的存在,有助於孩子更好的培養良好的時間觀念,逐漸學會理性的解決問題、處理自己的不良情緒。

當家長在家庭育兒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各種原因已經出現了一些溺愛的教育方法時,一定要及時意識這類行爲對於孩子的未來成長過程中帶來的危害,將教育方法從溺愛轉向愛而不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