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讓孩子不再“反着幹”的祕訣,心理專家是這樣說的

讓孩子不再“反着幹”的祕訣,心理專家是這樣說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總要跟你反着來的時候,你會選擇怎麼辦呢?

是苦口婆心的勸說,還是威逼利誘的手段?

這樣做的效果,又是否一如你所期望的呢?

其實,掌控孩子的行爲,真的不需要這麼麻煩。

在育兒過程中,有一種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方法叫做“悖論干預”。

即一種“不用太把問題當問題的理念”,也許乍聽到這個理念的家長會有一種很“高明”的感覺,但看完下面的例子後悔發現,原來只是一種很簡單的技巧。

那麼,這樣的技巧在育兒路上能爲我們帶來怎樣的好處呢?

讓孩子不再“反着幹”的祕訣,心理專家是這樣說的

孩子的敏感和壓力該如何消除?

曾有一個朋友,苦惱於小學一年級女兒因爲考試沒考好而連續兩晚尿牀,也不吭聲,姥姥摸到溼牀單了才發現,問她也不吱聲。

許多人都說,是家裏人給她的壓力太大了,考試失利讓她緊張。

“也沒給她什麼壓力啊”朋友說。

“那她沒考好你們怎麼說的?”

“就說:沒關係,盡力就好,爸爸媽媽不怪你...”

“你看你看!還說沒給她壓力,[不怪你]三個字說着不責備,這明明就已經責備嘛,孩子的心思是很敏感的,能很清楚的感覺到大人的期望。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要怎麼樣跟孩子聊一聊,才能讓她放鬆不再尿牀。"

“你家牀單還夠換嗎?”我這麼問朋友。

朋友愁眉苦臉的說:“連着洗了兩牀了,再尿就沒得換了”

我說:“要是不夠就再去買兩牀吧”

朋友以爲我在開玩笑,說:“其實夠了,最近這大太陽,曬一天就幹了”

“還是備一牀吧,免得你心裏慌”我依然堅持。

朋友是個很聰明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我說的話。

過了幾天他便給了我一個“孩子不再尿牀”的好消息,我問他怎麼做到的,他說睡覺之前囑咐女兒:“咱們家三牀被單可以輪流換,即便你尿牀也沒關係的。”“是啊,洗個牀單的事兒”由於事先溝通過,姥姥也在一旁幫腔。

過了一會,他們便聽到廁所傳來響動,女兒恢復了睡前如廁的習慣,問題解決了。

擔心孩子因爲考試失利而“安慰”她,反而在過程中給了孩子無形的壓力,因爲你也默認【考試失利】是一個失敗的事情,並不是真正的覺得【這也沒什麼大不了】。而解決尿牀這個問題的根本,其實不在孩子,而在家長本身,因爲孩子的壓力來自於家長,如果家長對於結果或是某種情況始終抱有芥蒂,那麼不論怎麼與孩子說着“不要緊、沒關係”,孩子也還是會在各方面感受到家長的一些情緒從而產生壓力。因爲孩子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對於大人情緒上的感覺,卻是無比敏銳。

家長要先說服自己並真心接受:這不是一個問題,才能讓孩子徹底打消心中的顧慮而消除壓力。因爲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輕鬆後,他才能隨之而輕鬆。

通過淡化問題的影響而消除問題給孩子帶來的壓力,從而避免問題,其實是一種每個人都會的技巧。

[反着來]的孩子,要[順着]處理

除了敏感的孩子,反着來的孩子也是讓家長頭痛的存在。

孩子充滿好奇地端詳着一團剛拿到手的捲紙,還未做出行動,家長便健步如飛地衝了過去:“這個不能玩,別待會搞得亂七八糟,到處都是”。在寶寶有些懵懂的眼神中拿走他手裏的捲紙後,家長們輕舒一口氣,卻沒想到,在往後日子裏的一個不經意間,孩子竟是將捲紙扯得滿屋子都是,真可謂是防不勝防。

在大人們第一次強行拿走寶寶的捲紙時,的確成功阻止了孩子將衛生紙搞得一團糟的可能,但同時也奠定了孩子在往後,一定還會找機會嘗試把事情搞糟的基礎。

爲什麼說往後孩子一定會這麼做呢,因爲家長太過在乎的態度會讓孩子好像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爸爸媽媽好像會因爲我這樣做而關注我,所以即便是明知道會讓大人發火,但好奇與能吸引到他人注意的想法完全能戰勝那點恐懼,更何況,大部分寶寶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存在。

那麼如何處理[逆反]孩子的調皮舉動呢?

當出現類似這樣的事情時,家長們需要做的便是【順向處理】——置之不理,孩子拿着捲紙≠一定搞糟,也許他只是好奇,看夠了發現沒什麼特殊的,便扔一邊去了,即便是將捲紙扯得亂七八糟,其實在孩子的世界內,這也就是他的諸多玩具中的一件而已。因此家長也不要有太大的反應,收拾好就可以了,因爲當孩子發現他這樣的行爲無法引起父母的注意,他便會做第二次的興趣。

你不想讓孩子將捲紙扯得到處都是,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你便需要改變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所以,很多時候想要防止一些情況的出現,最好的辦法便是,家長自身不將那些情況當作是一個“問題”,家長自己不因爲覺得那是個“問題”而表現出很強烈的反應,孩子自然也就會在索然無味中放棄那些家長不希望他們乾的事。因爲孩子之所以與你反着來,其實只是爲了一個存在感,或許,在強力阻止孩子的時候,我們多給予他一些關注也是不錯的選擇。

所謂【反着來】,不過是因爲孩子沒有按照家長的理想狀態去生活。

而【順着處理】,也並不代表着縱容,而是不要因爲放大的情緒來引導孩子對於事物的判斷,並在合適的時機告訴孩子,如果這樣做,爸爸媽媽會更開心!

想要孩子淡定點,我們自己淡定了嗎?

“悖論干預”的技巧,其實不過是一種人之常情,需要的是家長一種心態上的穩定,並非是假裝出的不在乎,而是真的認爲孩子的行爲不會有太大影響,弄髒了房間打掃一下便是了,弄亂了擺設收拾一下便是了。

每個人都能逐漸學會,只是在如今漫天飛舞的各種育兒知識中,家長被各種諸如“千萬別讓他做!”“一定要嚴防死守”此類誇大、誇張的理念所影響,卻忽略了這種最簡單的方式。

【悖論干預】的使用上,當然有一定的情景要求,如果孩子在做的是相對比較嚴重或者危險的事情,比如當孩子拿起了刀具,當然我們也是要及時的阻止。但這種阻止不是吼叫或者打罵,需要耐心地跟孩子去溝通,因爲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其實孩子完全能聽懂你的話語,能明白你的情緒。

當然,如果你問我使用了這個辦法之後沒有效果怎麼辦,那你便多買兩牀牀單,多準備一些捲紙和多收拾一下,因爲,只有家長自己真的不去過度在乎了,問題才能被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