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何讓孩子主動提問

如何讓孩子主動提問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讓孩子主動提問?主動提問思考的孩子未來更加有出息,那麼該如何孩子主動學習提問呢?下面來看看這篇文吧。

“他從來不會提問,總是跟我一問一答,小朋友們都不喜歡跟他玩。”“他知道自己的需求,卻從來都很少會主動跟我們說,都是拉着我們的手去拿。”

“每次他要我注意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他就會一邊唱歌一邊偷看我,如果心情不好就是馬上尖叫、哭鬧。心情不好的時候居多……”

提起自己對孩子的擔心,家長們往往會第一時間倒出一堆煩惱,其中最多的,往往集中在孩子們的主動溝通技能方面的缺失上。這的確是自閉症孩子社交和溝通領域交叉存在的缺陷之一,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非常核心的發展障礙。

什麼是主動性溝通

對於普通的小朋友,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發展出下面各種主動性的溝通行爲,但是對於自閉症孩子,這些行爲都需要後天習得。下面列出的這五種能力,是主動溝通能力由初級到高級的五個方面。

1、協調的眼神接觸

在孩子們還沒有能力說話之前,他們往往通過追隨照顧者的眼神,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比如媽媽上班回到家,當她進入孩子的房間時,馬上對上了孩子投過來的眼神,對於媽媽來說,這是一種“要求抱抱、親親”的信息,所以媽媽馬上親親抱抱孩子,孩子笑開了花。之後每一次媽媽回到家,只要她對上孩子的眼神,她馬上親親抱抱孩子,所以孩子很多時候眼神都在努力地追隨着媽媽。

2、咿呀學語的嘗試

孩子們剛開始學說話時,發出的任何一個音節都可能會引來家長們的各種關注和讚揚,這一般會極大地鼓勵了孩子繼續嘗試發聲,通過各種聲音和音節來吸引家長的關注,或者試圖去表達自己的意思。

3、展示與“指指點點”

在孩子們的語言發展還不到熟練的程度時,他們很容易形成運用身體動作幫助自己溝通的行爲模式。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他們想要喝牛奶的時候,就會拉着媽媽的手靠近牛奶,並且拉着媽媽的手指向牛奶,或者自己用手指向牛奶,示意媽媽自己的需要。

如何讓孩子主動提問

4、提要求、提問和評論

當孩子語言發展到一定的水平,他們便開始會主動向家長提要求、提問。比如“我要吃冰淇淋”,“麥當勞!”等,都是很典型的需求性語言。而提問,想必家長都聽說過孩子都會有的“十萬個爲什麼”的階段。

當然,最高級的就是孩子們的“品頭論足”了,這也是很多家長享受到最多樂趣的階段。各種童言童語都讓人忍俊不禁。

“媽媽你的臭臭比寶寶還臭!”“我不喜歡蘋果,太硬了!”等等,都是孩子在沒有被提問的前提下自發地對於事物做出評論,是一種高級的主動溝通的行爲。

5、社交對話

最高級的主動溝通,這也是衆多自閉症兒童家庭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們能夠在與他人互動的時候主動發起互動和對話,並且自然地展開或結束互動和話題。

部分的自閉症孩子停留在了第三階段,卻遲遲無法邁進第四階段,更別提第五階段了。而這部分的技能的欠缺,嚴重阻礙了孩子更好地融入與小夥伴的玩耍,也影響了孩子與外界建立更多聯繫的機會。

因此,針對主動溝通這一非常核心的障礙表現,是所有星爸星媽很關注的。但有沒有很好地操作方法呢,有的,關鍵反應訓練(PRT)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已經有了一套非常高效而且操作簡單的方式,可以讓孩子的主動溝通技能的訓練既簡單又好玩。

下面,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首先,我們要搞清楚——

什麼是PRT

PRT技術以應用行爲分析ABA原理爲基礎,由凱格爾夫婦以及勞拉·施賴布曼於20世紀80年代推出。它以遊戲爲基礎、關鍵技能領域爲目標,瞄準自閉症兒童的核心障礙,產生最大最快的干預效果,使自閉症兒童迴歸到正常發展軌道。

PRT目前在臨牀實踐的時間將近40年,並且累積了超過200篇的科學研究文章發表在一級期刊上,被美國自閉症教育協會認爲是目前美國教育干預的四大科學實證的干預方式之一,其他並列三種爲行爲矯正技術(BI)、嚴格的行爲分析技術(ABA)和回合式教學法(DTT)。

主動性提問的教學

在PRT的系統裏,孩子學習提問,應該是從比較簡單基礎的問題開始,然後慢慢發展到比較複雜的、邏輯性的提問。因此, “那是什麼?”“在哪兒?”“是誰的?”“發生了什麼?”這些問題是最基礎的。在此基礎之上,家長才能持續進行訓練“誰?”“什麼時候?”“爲什麼?”“怎麼樣?”等涉及到抽象意義、邏輯思維以及複雜內容的問題。

一般來說,對孩子提問的教學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自己孩子的語言基礎是否合適這部分的教學:孩子起碼要具備50個單字的語言使用,才更合適進行提問的教學。

“那是什麼?”

首先家長需要挑選好孩子非常喜歡的物件,三件到五件,然後把它們放到一個不透明的袋子裏,確保孩子看不到裏面的東西是什麼。

然後,家長做出榜樣給孩子看:“那是什麼?”同時指向手裏的袋子。不停地重複這句話,引導孩子進行模仿,指導孩子發出類似的音節,或者嘗試說出其中的詞語。

之後,家長馬上拿出袋子裏的一樣東西,比如孩子喜歡的小火車玩具,孩子看到後家長立即說出“小火車”,馬上遞給孩子,讓他隨意玩耍。

然後,再重新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再次示範“那是什麼?”之後重複上述的過程。我們可以在日常中分多次多個時間跟孩子玩這個遊戲,讓孩子更自然地在期待和好奇中漸漸學會提問“那是什麼?”。

之後,孩子只要看到家長手裏有個袋子,就很容易進行這個提問了。此時,家長們就要考慮漸漸移除袋子了。

這時候家長要開始在袋子裏混合孩子知道的,他們喜歡的東西和不知道的東西。在孩子提問的時候,隨意拿出東西。遇到孩子不知道的東西的時候,比如膠帶,孩子很可能隨便說一個名字,比如“卷卷”,此時家長需要先對物品進行命名,“這不是卷卷哦,是膠帶。”然後帶着孩子一起用膠帶玩點好玩的小遊戲。比如用膠帶粘粘手背,提供一些孩子喜歡的觸覺刺激;比如在膠帶上塗不同的顏色,然後貼到白紙上;比如用膠帶讓孩子把家長的腳捆綁起來等等。

慢慢地,家長就可以去掉袋子,直接手裏拿着孩子不知道的東西,引導孩子提問“那是什麼?”因爲孩子從之前的經驗知道了,如果他這樣提問,可能會有有趣的事情發生,這是他很期待的。

“在哪兒?”

家長需要準備好孩子喜歡的事物,比如不同顏色的樂高積木,把它們藏在不同的地方。紅色的樂高塊放在桌子下,綠色的在枕頭上。家長和孩子搭積木的時候,故意問孩子紅色樂高在哪兒?做出榜樣讓孩子進行模仿。

當孩子提出“在哪兒?”的問題時,家長帶着孩子來到藏積木的地點,用手指提示,讓孩子自己親自拿到積木,並且一起回到搭積木的地方,把積木放到積木塔上。

重複多次以上的過程,直到孩子能夠主動提問在哪兒,家長告訴孩子藏的地點,並最後讓孩子親自找到積木並且親自搭好積木高塔。

這樣的活動可以發生在生活中的每個環節,比如吃飯前把孩子最喜歡的食物藏到某個地方,出去玩前把孩子的鞋子藏在某個地方等等。直到孩子能夠自然地問出“XX在哪兒?”,因爲他知道他能通過這個問題找東西,並且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發生了什麼?”

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他們喜歡的卡通或者繪本,到發生某個家長覺得孩子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先暫停下來,示範提問給孩子:“XX發生了什麼?”引導孩子問出,此時家長跟孩子一起體驗一下這個動作。

比如,家長跟孩子一起看小豬佩奇,暫停後問孩子:佩奇發生了什麼?孩子肯定先回答:他在跳。這時候家長需要堅持引導直到孩子向家長提出這個問題,然後回答孩子,之後兩個人一起拉着手在沙發上蹦蹦跳跳5-10下。這個活動最好是孩子很喜歡的活動。

這樣多次重複,讓孩子形成期待:我提出這個的問題時,可以得到一起體驗這個活動的機會。如此一來,孩子進行主動提問的動機就變強了。

總結一下

通過上面三個簡單問題引導提問的過程,家長們可以發現,其實這些方法都有共性,掌握住這些共性,就很容易能夠帶動孩子進行主動提問。

1、讓孩子期待提問之後可以得到什麼。

2、提問之後直接獲得的東西或者活動是孩子喜歡的。

3、所有的體驗都是孩子親自操作和體會的,並非家長代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