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總打人怎麼辦

孩子總打人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總打人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孩子爲什麼會打人?面對孩子打人你的行爲,家長該如何處理?下面來看看教會他這個能力纔是關鍵。

前兩天在一個羣裏看見有媽媽吐槽:“你們說孩子上個幼兒園怎麼那麼不容易!前兩天剛送園的時候,天天像個考拉一樣,一邊哭一邊抱着我的脖子不撒手。這些日子好不容易不哭了,又被老師投訴,說孩子在幼兒園總打人,弄得我也是頭大啊!”

一時間,羣裏的姐妹紛紛送上寬慰,給她支招:

“是不是老人太寵了呀!打一頓,受點皮肉之苦就記住了!”

“現在的孩子都太獨了,你得讓他懂得分享!”

“男孩子可能皮一點,也許過了這個階段就好點了。”

甚至有人還說:

“孩子厲害點,總比太窩囊了受氣吃虧強。我們這個,捱打了,讓他還手都不會!”

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讓我想起了前幾日看到的一則關於包貝爾打女兒包餃子的視頻。

在一段採訪中,包貝爾回憶起自己唯一一次打女兒的經歷:

“遊樂園已經關門了,她還要繼續玩。阿姨想要抱她,她打了阿姨的臉,我一秒之內也打了女兒一巴掌。”

包貝爾說,想通過這一巴掌告訴女兒:“第一,打人是不對的;第二,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

視頻底下的評論瞬間吵翻。

支持的人爲包貝爾的教育方法和三觀超正點贊,認爲餃子不尊重阿姨就該打。

不支持的人則認爲以暴制暴的教育方法有些欠妥,“因爲打人是不對的,所以我打了你”這樣的邏輯有點說不通。

比起着急站隊,我其實更加關心,對於孩子打人這件事,除了“打孩子一頓讓他知道自己做錯了”這樣的辦法,我們能不能找到其他方式?

下面從“如何幫助孩子發展解決衝突問題的能力”這個角度,來分析分析這個困擾着許多父母的問題。

孩子爲什麼會打人?

幼兒園像個小小社交場,孩子會在那裏收穫友誼,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衝突。而這些衝突中,最爲常見的,就是孩子之間搶東西。

在那些小小的“不如意”裏,孩子們着急去追尋自己丟失掉的“權利”,但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巧妙”的化解,只能用“打”、“推”這種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去“捍衛”或者“開拓”自己的領土。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讓孩子明白如何去化解矛盾,也就是引導孩子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就拿包貝爾的女兒包餃子來說,才兩歲半的餃子,打阿姨真的能包含“看輕”阿姨這個層面的意思嗎?我覺得,也許未必。

只是餃子還要去遊樂園玩,想拒絕阿姨抱她,但她又想不到其他的表達方式,就用了“打”。

當然,不管孩子的年齡有多大,打人都是不對的,這點毋庸置疑。包貝爾通過打女兒,也許可以讓餃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爲。但是最關鍵的一點,包貝爾卻沒有告訴餃子,那就是:

到底怎麼做纔對。

所以,歸根結底,當孩子打人時,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的解決問題”。

孩子打人了,我們應該怎麼問

才能爲他們建立“我能解決問題”的意識?

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親眼目睹孩子打人的經過,當我們被其他家長或者老師投訴的時候,羞愧、歉疚、憤怒情緒立刻將我們的理智攻陷。

在我們和孩子談論這件事時,我們忙着批評“打”的錯誤行爲,急於將自己的建議傳遞給孩子,比如告訴他們應該懂得分享、謙讓、等待、告訴老師等等,甚至於想要通過懲罰讓孩子吃點苦頭。

到頭來,我們既沒有搞清楚,孩子爲什麼會打人,也沒有提供鼓勵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機會。

其實,當孩子打人之後,一場有意義的對話應該可以幫助孩子思考打人是“好”還是“不好”,打人之前發生了什麼事,以及“你打他之後他有什麼反應”,引導孩子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衝突。

1、與孩子對話,搞清楚孩子對整件事的看法

詢問孩子,打人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比如“你爲什麼打他?”可以鼓勵孩子思考事情的起因。

當他們回答“我不知道”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進一步詢問孩子的感受“打他的時候你有什麼感覺,生氣、憤怒、委屈、難過?”、“是什麼事情讓你產生這種感覺?”幫助他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只有搞清楚了孩子爲什麼會打人,才能將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

比如,如果孩子認爲問題是他已經分享了自己的玩具足夠長時間了,他只是想把玩具要回來,而你卻誤認爲孩子在搶其他人的玩具,那解決整件事的方向就會弄錯。

2、幫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

在向孩子瞭解打人的情況時,一定別忘了問孩子這樣的一些問題:“你打(踢、推)了他,他有什麼感覺或者有什麼反應?”

當孩子們使用“生氣、不開心、尖叫、憤怒”這樣的字眼,去描述捱打的小朋友的情緒時,就是他們在試圖理解他人感受的過程。

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可以引導孩子學會預判他人的感受來做決定。

特別是,如果他也曾體會過類似的情緒,並且你曾試圖幫助他“命名”過這種情緒,這樣的描述會激發他們的同理心,在他們“衝動”時,按下那枚隱形的暫停鍵。

也許當分析情緒的思維習慣建立起來之後,他們會在打人之前學會停下來想一想“如果我不拿回這個玩具,我會很生氣;但如果我打了他,直接搶走他的玩具,他也會很生氣。”

這樣的思維方式,也是幫助他們養成尋找多種公平的、兼顧他人感受的解決問題思路的第一步。

孩子總打人怎麼辦

3、引導孩子尋找多種解決辦法

“你能想想自己做什麼或者說什麼,才能既不讓他傷心,也不會讓自己生氣,又能讓自己玩上玩具/打上滑梯/看上書嗎?”

在考慮完彼此的情緒之後,我們接下來要開始引導孩子思考如何解決衝突的問題。

也許孩子的回答會不那麼正確,比如“衝他尖叫,直到他把玩具還給我”;“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拿走那本書”。

也許他們的回答有些可笑,比如“我可以一邊哭一邊求他給我玩一會”。

也許他們的主意還不錯,比如“我可以跟他交換玩具”。

不論孩子想出了什麼樣的辦法,我們都先別急着作出評價,而是以肯定的口吻“這是一個辦法,還有沒有其他的?”,來鼓勵孩子多想幾種解決方法。

因爲很多時候,在現實的衝突中,孩子想出的某種辦法並不一定能真正化解這個衝突,有的孩子一受挫,就會變得不知所措,甚至會委屈地哭起來。

讓他們變得不那麼玻璃心的一個辦法,便是讓他們明白解決問題不止一種方法,幫助他們形成這樣的思考過程:

“不一定非要用我想到的第一種方法,或者這麼快就放棄。”

4、幫助孩子建立考慮後果的習慣

當孩子們說出多種解決衝突的方法之後,我們就要開始引導他們思考:

“如果我那麼做,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事?”

“你打了他之後,他做了什麼?”

——他哭了/他也打了我/他去向老師告狀

“他哭了/他去向老師告狀之後,發生了什麼事?”

——我拿到了想要的玩具,但老師過來批評了我們

“他打了你之後,你有什麼感受?”

——生氣/疼

通過這樣的提問引導,我們能讓孩子明白,打人會引發什麼樣不好的、自己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而當孩子想出其他解決衝突的方式之後,也別忘了引導他們繼續思考,如果真的使用這種辦法,可能會發生什麼結果。

“趁他不注意,悄悄拿走他的書”

——他發現後會哭或者生氣

“跟他交換玩具”

——他同意了/他拒絕交換

“我把他的玩具搶走”

——他會搶回來

要讓孩子逐漸理解,每個解決辦法都會造成一定的結果,有些結果會讓這個辦法成爲一個好辦法,而有一些卻不能。

當他們再次陷入與小夥伴的衝突中時,他們便可以自行判斷解決辦法的優劣。

就像《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所說:

“通過這種對話,能鼓勵孩子在遇到人際問題時自己思考。它的重點,並非總是要立刻“正確地”解決問題,而是強調幫助孩子練習思考怎樣解決問題,以便讓孩子可以處理以後發生的新問題。”

如果我們不斷地告訴孩子做什麼,他們就沒有機會自己思考、探究其他選擇了。

況且,衝突問題會因爲當時的情況、當事人的性格等不同而千差萬別,我們沒有身臨其境,就很難給出所謂的“標準答案”去解決每一個衝突。

抓住日常的每一個機會

幫助孩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方法只適用於大一點的孩子。一兩歲的小娃,語言表達能力尚未成熟,很難用上述的溝通方式,進行引導。

但同時我也認爲,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如果僅僅是在打人事件發生之後,想單憑一次簡單的對話,就幫助孩子掌握這份能力,真的不太現實。

所以,從孩子一兩歲開始學語言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將類似的對話引入日常的生活與玩耍中,通過不斷在遊戲中訓練,讓孩子逐漸形成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

1?通過看錶情圖、讀繪本、玩猜心情遊戲,幫助他們理解別人和自己的情緒

從潼潼一歲多起,我就從網上下載了一些人像表情的照片,和她玩“看圖”遊戲。

“這個孩子在微笑,你認爲他開心嗎?”

“這個人沒有笑,你覺得他開心嗎?”

“你認爲他有什麼感覺?”

“這兩個人的感覺相同還是不同?”

通過這樣的提問,能讓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讓他們明白對於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在講繪本的時候,我也經常用這樣的問題去引導潼潼:

“這個人看上去開心嗎?”

“你是怎麼知道的?”

“這個人微笑的感覺跟前面那個人是不是一樣的?

“你覺得是什麼事情讓他生氣?”

“什麼事會讓你生氣?”

這樣的日常訓練,可以讓孩子很輕鬆、安全地去討論他們不愉快的情緒,幫助他們思考自己的做法會如何影響他人。

2?在過家家遊戲中,模擬衝突場景,引導他們想辦法和考慮後果

從一歲多開始,孩子們便開始癡迷於各種各樣的假裝遊戲,遊戲的內容也會隨着年齡的增長,從關心自我到關心玩偶,再到關心他人。

我們這時可以在遊戲中,設計一些矛盾衝突,比如兩個樂高小人搶一輛卡車開,比如兩個布娃娃都想吃最後一塊餅乾,通過模擬一方的情緒、反應,引導孩子進行“實戰演習”。

3?多和孩子玩字詞遊戲,幫助孩子熟悉“解決問題”對話中常用的詞語。

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作者將:是/不(沒),和/或者(還是),一些/所有,之前/之後,現在/以後(稍後),相同/不同,作爲“我能解決問題”對話法的核心詞。

是/不幫助孩子認清事情的本質;

和/或者幫助孩子考慮不止一種方法來解決問題;

一些/所有幫孩子理解解決辦法可能在某些時候管用,但並非在所有的時候都管用;

之前/之後幫助孩子思考後果;

現在/以後幫助孩子處理無法立刻得到想要的東西時的失望情緒,讓他們學會等待,學着思考“我現在不能玩那個玩具,可以以後再玩”;

相同/不同幫助孩子思考,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以及相同的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通過與孩子玩字詞遊戲,讓孩子瞭解這些詞語在“解決問題”時的意義和具體用法,引導他們建立“我能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在玩買東西遊戲中靈活使用“和”、“或者”:

“我們該買橘子還是蘋果?還是橘子和蘋果一起買?”

“媽媽,蘋果和橘子一起買。”

“好的,但我只能選一種果汁。我是該買桃汁還是葡萄汁?”

“兩個都買!”

“不行,今天我只能選這個或者那個。”

再比如,我們可以通過看繪本,來使用“一些”和“所有”:

“所有孩子都戴着帽子,還是隻有一些孩子戴着帽子?”;

“把所有沒站着的孩子指給我看看”。

通過這樣的日常遊戲,不斷練習使用上述詞語,其實就是一個引導孩子去思考的過程。

當衝突問題真的發生時,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才能暢通無阻。

當然,不論是我們,還是孩子,當情緒吞沒了理智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是平靜情緒。

如果家長一聽到孩子打人時就生氣,以至於想不起來跟孩子對話時,就會回到老習慣中去。此時,應該等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再和孩子對話。

有時候,孩子陷在與他人的衝突中時,也會因爲太生氣或者不開心,而無法思考“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能做的事,便是首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待他們平復情緒之後,再去幫助他們思考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感覺。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作父母時,不如試試轉換角色,將教孩子思考什麼或者做什麼,轉變爲教孩子如何思考。

當孩子打人了,我們不能僅僅止步於讓他們明白打人的錯誤之處,而如何幫助他們想明白怎麼做纔是對的,也同樣重要。

這樣的思維習慣,將會幫助他們在每一段人際關係中,獲得愛,遠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