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錯亂塗鴉”和“命名塗鴉”

“錯亂塗鴉”和“命名塗鴉”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錯亂塗鴉”和“命名塗鴉”
“錯亂塗鴉”和“命名塗鴉”

  1、錯亂塗鴉 

  由於動作協調性不夠,畫在紙上的畫是一些凌亂的線條,有時還會將線條畫出紙外。

  2、命名塗鴉

  到了此階段,幼兒雖尚未能畫出具體形象,但已經能借由圖畫表達一些意念,一面畫一面喃喃自語,畫完了,還會幫這幅畫命名。

我有“畫”要說

  畫作是幼兒無聲的語言,當幼兒還無法以明確的語言表達他心中想說的或是某種委屈時,藉由不同的線條與色彩,以繪畫代替口語“說”出來。此外,有自閉症等精神偏差的孩子,也可從其中找尋病因,作爲診治線索,並以繪畫作爲治療的手段之一,疏導鬱結的情緒,協助病童恢復和外界的溝通,即所謂的“繪畫治療”。

  若孩子因畫出心中想說的,而受到成人指責,以後不會再畫“真畫”,只畫“大人想看的”,不但關閉了與成人溝通的管道,情緒紓緩的出口也少了一個。那麼可以從畫中讀出孩子想說什麼嗎?專家認爲,會教畫不一定懂得兒童心理,同時專家建議,若孩子只是畫一些恐怖血腥的畫,並無出現明顯的偏差行爲,父母毋須妄自揣測或過度緊張,他可能只是暴力卡通看多了。

  不要急着作道德教育,要先尋找問題的核心。必要時可尋求研究兒童心理的專家協助,從幼兒繪畫形色中的組合與象徵,分析幼兒的心理狀況與投射,藉以診斷幼兒的問題並尋求矯治方式。

藝術鑑賞前先作功課

  美術教育不一定要從畫畫開始,把握名畫鑑賞的機會,也是讓孩子參與接觸藝術的另一種好方法。但藝術鑑賞並非只是單純的“看”,可以結合故事、戲劇與舞蹈,拉近孩子與畫的距離。

  如利用故事解說讓孩子瞭解畫家背景,利用戲劇方式讓孩子扮演畫中角色,或是舞動出來,接着在實際欣賞畫作之後,讓孩子畫出他的感想或是改寫名畫,從事前暖身,到親眼鑑賞到實際動手畫,纔是完整的鑑賞活動,對孩子才能發揮功效。

  進入美術館之前,應有相當的暖身動作。只在畫室作畫,眼界與格局都會日逐狹窄,因此藝術鑑賞已成爲歐美美術教育的重點之一,目的在於培養幼兒完整的藝術觀。

  “如何欣賞藝術”也是一種藝術。若未先作好暖身功課,只是一窩蜂地跟着大批人潮湊熱鬧,孩子看不懂,產生不耐,也影響大人的心情,再加上展覽會場的嘈雜與空氣流通不良,及許多不守規矩人士的“錯誤示範”,只怕孩子學會的是一堆壞習慣,或是想到藝術就頭痛,反而成了一個不好的開始。

  家長施教錦囊

  1、藝術不能教,但美感與色彩認知需要調教與培養。

  2、尊重孩子的塗鴉自由,畫得“像”,並不表示畫得“好”。

  3、用“引導”代替“示範”教法,以免扼殺孩子的原創活力。

  4、由畫中讀孩子的心事,必要時可尋求專家協助。

  5、上美術館前先作“暖身動作”,一窩蜂地趕湊熱鬧對孩子並無好處。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