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對寶寶發火後,這位媽媽的做法價值百萬!

對寶寶發火後,這位媽媽的做法價值百萬!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寶寶發火後,這位媽媽的做法價值百萬!

最近我家熊孩子快開學了,我心裏別提多開心了。涵涵她爸每天早出晚歸,沒週末,三餐不在家吃。除了週日我去上課,基本都是六天24小時帶着她,哪怕有時外出跟別人去談事情。

而涵同學目前正值第一叛逆期,常見口頭禪是“我已經長大了,我要……,我可以……”。另外,她還處於繪畫敏感期,到處塗鴉,時不時來個人體彩繪。更鬱悶的是,她還處於“俄狄浦斯情結”期,對她爸爸深深迷戀,讓我很吃醋。

總之,你看到了,孩子很熊,而我很忙。所以很多時候也會控制不住自己體內的洪荒之力,特別是在大姨媽要來走親戚的那段時間。不過,最近我突然發現,我給涵涵發火的時間比之前少了好多好多。

很多媽媽都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總是忍不住給孩子發火怎麼辦?好像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控制情緒。但我們可以爲了孩子去死,卻很難爲了孩子去改脾氣。看來控制情緒比死都難。

請允許我先來段雞湯:

事實上,情緒有兩種:消極的和積極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情緒,它是我們對外面世界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所必須的只是不能讓我們成爲情緒的奴隸,不能讓那些消極的心境左右我們的生活。

對寶寶發火後,這位媽媽的做法價值百萬! 第2張

然後我再讓你看個很嚴重的現實:

消極情緒對我們的健康十分有害,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經常發怒和充滿敵意的人很可能患有心臟病,哈佛大學曾調查了1600名心臟病患者,發現他們中經常焦慮、抑鬱、和脾氣暴躁者比普通人高三倍。

最後我們來說怎麼控制情緒?

先找情緒失控的原因

比如我之前特別想要做個“完美的媽媽”,我想要給寶寶一日三餐都做的很好吃,很有營養;還想給寶寶提供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還想給寶寶講故事、啓蒙英語等等;最後我還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寫作。

後來我發現,在這樣的要求下,我不但有壓力,還很累。人累了肯定就容易發火,所以,我就改變目標了,我做個及格的媽媽就好了。

對寶寶發火後,這位媽媽的做法價值百萬! 第3張

再比如有的媽媽生了二胎,照顧大的,還有照看小的,老公忙的搭不上手,婆婆呢又不是很給力。再加上自從有了老二後,老大就通過“不良行爲”來引起媽媽關注,於是媽媽就會動怒,甚至動手。

其實,婆媳相處中,很少又本性很壞的婆婆,大多還是會爲兒孫着想的。只要媳婦能夠不太計較老人家的那些你看不慣的行爲,互相坐下來好好說說,該怎麼分工去照看孩子,那你肯定沒那麼累了,自然也就沒那麼多火氣和憋屈了。

請始終記得,計較是家庭和諧的最大殺手。

出去走走,親近大自然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悶在家裏,越悶越鬱悶。出去走走,反而自然地海闊天空了。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斯蒂芬·開普勒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分別讓兩組人員在不同的環境中工作,一組的辦公室窗戶靠近自然景物,另一組的辦公室則位於一個喧鬧的停車場,結果他發現,前者比後者對工作的熱情更高,更少出現不良心境,其效率也高得多。

所以,當你心情不佳的時候,不妨帶着孩子,推着車子,去離家近的公園裏走走,看看綠色,聞聞花草的味道。實在沒辦法出去,那就看看窗外的草坪吧,暫時忽略熊孩子,緩和下情緒再去管他。

對寶寶發火後,這位媽媽的做法價值百萬! 第4張

沒有立馬非發不可的火,想想《小別離》中的海清,遇到難以控制的火氣時,深呼吸深呼吸,等情緒平穩了再去跟孩子溝通效果會更好。

保持樂觀的心態

有很多人是悲觀型的,比如之前上高中時,我跟同學去校外吃早餐,可能因爲快放假了。那天我們出去的時候,很多餐館都關門了,跑了好幾家結果都沒吃到早餐。當我心裏正想:好浪費時間時。我同學可能察覺到了我的失落,就笑着說:“咦,真好,就當鍛鍊身體了,我們現在學習這麼緊張,難得有這樣的時間鍛鍊。”

我頓時就覺得自己好LOW,然後每次遇見這種事時,一出現悲觀的念頭,就趕緊打住,往好的方面想。在這種不斷地將潛意識意識化的訓練下,我就沒那麼悲觀了。

所以,你看,很多時候不是真的那麼糟糕,而是我們的心態不夠好。同樣的牌在手,關鍵看打牌的人如何出牌。也許你所耿耿於懷的那些糟糕的牌,正是別人羨慕不來的呢!

對寶寶發火後,這位媽媽的做法價值百萬! 第5張

最後一點關於控制情緒的法寶是作息規律,熬夜的人容易發脾氣,不吃早餐的,飢餓的人都容易發脾氣。

還有就是喜歡發無名火的媽媽,在發脾氣後,一定要給孩子道歉,讓他知道你爲啥發火。不然孩子容易沒有安全感,因爲他不知道媽媽什麼時候就會變得面目猙獰!

所以,在你忍不住發脾氣後,首先要原諒自己,而不是自責,後悔,然後循環往復。而是先接納不良情緒,然後再學會管理情緒。你也可以跟孩子一起來管理不良情緒,通過畫畫、打沙袋等方式。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