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孕 > 孕婦保健 > 孕期、備孕要遠離哪些輻射

孕期、備孕要遠離哪些輻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9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懷孕的女性或是備孕的女性,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擔心就是怎麼預防輻射的影響,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防輻射呢?要遠離哪些輻射源呢?一起來看看吧!

懷孕的女性或是備孕的女性,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擔心就是怎麼預防輻射的影響,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防輻射呢?要遠離哪些輻射源呢?一起來看看吧!

孕期、備孕要遠離哪些輻射

二丫向來是個馬大哈,一個月前單位體檢,沒多想就做了X線胸透…結果,這兩天發現“兩道槓”,悔的腸子都青了!怎麼辦?wifi、手機、微波爐這些“輻射源”最近也沒有迴避一下,寶寶是不是已經畸形了?還能不能要了?/(ㄒoㄒ)/~~醫生!救救我!

WIFI、手機:非電離輻射

wifi等家電屬於非電離輻射,最多是叫你感覺熱。來,我們一起看圖說話。輻射按照頻率高低可劃分爲——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就包括咱們身邊常見的:手機、電話、wifi、高壓電線、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它最顯著的效應只是熱效應。

就是說非電離輻射的量再大,也就是能把人熱死,當然這些家用電器的是做不到的。所以,自己媳婦懷孕叫鄰居關wifi的事就不要做了。

防輻射服到底要不要穿?

很多準媽媽會問“那防輻射服到底要不要穿呢?”,更多的其實就是個心理安慰。

首先防輻射服不是完全封閉的,只擋住了身體的一部分,領口、袖口都露着風呢,周圍真有電離輻射(如醫院用的X線等),這衣服根本擋不住,要知道,醫院裏的防護服都是鉛衣。

更何況,生活中我們接觸的家電都屬於非電離輻射,大家不用過度擔憂。

說白了這防輻射服就是個“心理安慰”。而且成天捂在防輻射服裏,還會“屏蔽”掉自然界中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如陽光中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畢竟適度曬太陽對身體是有益的。

電離輻射能搞亂胚胎的DNA?

是的,但需要非常大劑量和高頻率。我們知道,充足的陽光(其中含有紫外線)短時間就可以曬傷我們的皮膚。陽光就是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的分界線,電離輻射包括我們常見的檢查如X線、CT、伽馬射線等等。

大量的電離輻射在穿過人體時,可能會擾亂人體內的電子場,使正電荷的離子和自由基激增,帶着滿滿的負能量綁架DNA!如果恰好照到小胚胎的重要遺傳物質DNA,就有可能改變DNA的正常編碼…

但,這要在輻射劑量足夠大,照射時間足夠長,以及正好在胚胎髮育的敏感期等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纔可能發生。

孕33天內接觸輻射會怎樣?

如果33天內接觸了輻射,而沒有流產說明寶寶安好。做X光檢查前醫生會提醒大家“檢查完半年內不建議懷孕”。所以在這期間意外懷孕的女性朋友會擔心自己寶寶的健康。

其實在懷孕初期的33天內,外界危險因素影響寶寶的結局只有兩個——“流產”和“安全”,即醫生常說的“全”或“無”。

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內寶寶接受過量的X射線,有會可能發生流產,但這類極早期流產和月經很像,有的女性可能只是感覺月經推遲了幾天;如果沒有流產,胎兒發生其他問題(如畸形、致癌)的風險也不會明顯增加。

孕33天~3個月內接觸呢?

照71429次X光胸片纔可能致畸。在懷孕33天~3個月末,是胎兒大量器官集中發育的時期。上面說到電離輻射可能改變人的DNA,若在期間接觸大量輻射,致畸風險相對較高。

日本的研究發現,在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受到輻射的孕婦容易生下小頭畸形、智力發育障礙或者其他系統發育遲緩的嬰兒。當然這是要在大劑量射線的基礎上發生的。

理論上講,孕婦接受5~15rad的放射劑量就可能產生胎兒畸形。咱們來看看一次X光片的劑量有多高:

X光胸片單次爲0.00007rad,要照71429次才能超過5rad的最低標準。

X光胸透的放射劑量約爲胸片的5~10倍,以最多的10倍計算也要照7000多次才超標。

牙科X光檢查單次爲0.0001rad,要照5萬次才超標。

鋇灌腸X光檢查單次爲3.986rad,照2次就超標。

腹部CT單次爲2.6rad,照2次就超標。

大家可以看到X光胸片、X光胸透以及牙科X光檢查,輻射其實很低微。即使在孕期,如果因病需要檢查,大家也不要過分的抗拒,這是醫生是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給出的建議。

X光檢查後人流?

一般醫生不會因X光檢查建議人流,而最終選擇權還在於孕婦和家屬。而如果胎兒接受的輻射劑量嚴重超標,醫生也可能建議終止妊娠,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正常情況下,醫生不會因爲孕婦曾經做過X光檢查而建議做人流或引產。

B超有放射性嗎?

B超是產科必做的檢查,很多朋友也擔心它的輻射危害。其實B超不屬於電離輻射,而是一種高頻率的聲波,它沒有放射性,對人體安全、無害,廣泛應用於全身各器官系統以及產前對胎兒的檢查,對孕婦也是非常安全的。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