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寶寶還好嗎?指甲告訴你

寶寶還好嗎?指甲告訴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還好嗎?指甲告訴你

健康寶寶的指甲是可愛的粉紅色,外觀光滑有亮澤,呈優美的弧形,質地堅韌,指甲半月顏色稍淡,看不見倒刺。爸爸媽媽可以輕輕壓住寶寶指甲的末端,如果甲板呈白色,放開後立刻恢復粉紅色,這就說明寶寶身體非常健康。當寶寶出現一些不適症狀的時候,指甲的顏色會出現變化,爸爸媽媽可以從中瞭解寶寶的健康狀況。 NO.1 “性感”紅指甲

最近,媽媽發現寶寶的指甲半月顏色深紅,同時寶寶還嘴脣發暗,上網一查,這些症狀可能意味着心臟問題,這讓媽媽大驚失色!

寶寶指甲的顏色常可反映寶寶的循環和營養狀況。指甲半月出現深紅色,多是心臟病的徵兆。

試試這樣做:

預防寶寶的貧血,可在食譜中增加含鐵豐富食物,如牛肉、大豆、菠菜、葡萄乾,也可服一些補血口服液等;中醫認爲,觀察臉上的氣色及皮膚,也可以預知心臟的健康狀況。比如,當心髒機能亢奮時,臉部和舌頭等部位就會呈現發紅的症狀。如果是指甲半月是深紅色的,則要及時帶寶寶就診。

NO.2 出現白色斑點

“吃飯啦!”媽咪幫寶寶洗手,忽然發現寶寶的指甲上有幾個白色斑點。媽媽心裏泛起了嘀咕……

如果出現了白點或絮狀的白斑,可能是蛔蟲、胃腸道疾病、貧血或營養不良等原因造成,也有可能是由於受到擠壓,碰撞,使甲根部甲母質細胞受到損傷導致。辨別的方法是,損傷所致的白點隨着指甲生長會被剪掉,而疾病所致的白點會反覆出現。

試試這樣做:

如果寶寶指甲反覆出現白點者,需到醫院檢查;如確診是因爲營養不良或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則應按醫生建議,在食物中相應補充。如果是擠壓造成的指甲受損,爸媽應注意在寶寶玩耍的地方做好各項保護措施,比如加固房門、櫃門的開關,以防寶寶夾到手指。

NO.3 甲根上長滿倒刺

寶寶眼淚汪汪地伸過小指頭給媽媽看:“疼,流血了!”媽媽仔細一看,原來寶寶好幾個指甲的甲根周圍長滿倒刺,寶寶覺得不適,就拔掉了一根。

倒刺在醫學上稱爲逆剝。寶寶長倒刺多是由於咬指甲或粗糙物體的摩擦造成,也與營養不均衡有關,缺乏維生素引起皮膚乾燥也易長倒刺。

試試這樣做:

寶寶指甲出現倒刺,不要直接用手拉扯,應用指甲刀小心剪去;建議平時給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乾燥的季節要給寶寶的小手塗上無刺激、含油分的護膚霜,像羊毛脂、硅霜、維生素E霜等。

NO.4 泛黃的指甲

寶寶一直撅着小嘴,原來是小夥伴說他的指甲不乾淨,嘲笑他不講衛生。媽媽仔細一看,發現寶寶的好幾個手指甲都呈現黃色,還有些泛綠。

甲板變黃,可能是因爲過多食用了含胡蘿蔔素的食物,也可能是遺傳導致的,但是,黃甲、綠甲、灰甲、黑甲等多半是真菌感染引起。

試試這樣做:

手部溼熱多汗,易發真菌感染。所以要保持寶寶手部皮膚的清潔乾燥,不要讓寶寶長時間玩水,洗手以後要用毛巾把手擦乾;如果家人有真菌感染,要注意和寶寶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如寶寶手指甲真感染上真菌,建議及時就醫。

NO.5 指甲變得粗糙不平

寶寶興沖沖地從幼兒園趕到家:“媽媽,我要塗紅指甲,兒童節有節目!”媽媽找出指甲油,這才發現寶寶的甲板很粗糙,有幾個指甲出現了脊狀隆起。

寶寶指甲變得粗糙多是由於維生素B缺乏引起。引起維生素B缺乏常有以下原因:寶寶飲食長期以精製米爲主食,不吃粗糧,或切碎蔬菜浸泡過久,都可使維生素損失;小兒因病引起維生素B吸收障礙;長期感染、發燒、代謝旺盛,對維生素B需要量增加。

試試這樣做:

儘量豐富寶寶的食譜,適當吃一些粗糧;做飯講究方法,儘量減少維生素的流失;可在食譜中增加蛋黃、奶類、穀類、動物肝腎、綠豆和深綠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物。

NO.6 咬出的小洞洞

寶寶在花園玩耍,忽然哭起來:“媽媽,螞蟻把我手指頭咬了個洞!”媽媽一看,原來是指甲上有些小凹窩,又仔細觀察,發現寶寶的指甲甲板較薄,沒有光澤。

這種指甲徵象可以發生於正常寶寶,也見於銀屑病(即“牛皮癬”)、溼疹等患兒。銀屑病多與遺傳有關。

試試這樣做:

銀屑病和溼疹的主要表現是皮膚損害,而不僅僅是指甲,媽媽發現寶寶的指甲有凹陷時,無需處理,對健康沒有什麼影響。如不放心,可到正規醫院檢查一下。

NO.7 脆弱不堪的甲尖

吃飯時,媽媽發現寶寶的指甲尖有斷裂痕跡,再一仔細觀察,發現寶寶的多個指甲有斷裂情況,且甲板薄脆、甲尖有分層。

這種現象可見於扁平苔蘚等皮膚病,但更多是由於指甲營養不良引起的。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質,所以補充蛋白質對寶寶很重要,而且微量元素的補充也必不可少。

試試這樣做:

因寶寶的進食量有限,給寶寶補充蛋白質時應以優質蛋白爲主,適當吃些魚,蝦等高蛋白的食物;核桃、花生能使指甲堅固;微量元素鋅、鉀、鐵的補充對指甲的健康也必不可少。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