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孩子睡覺時哭着要奶奶該怎麼辦

孩子睡覺時哭着要奶奶該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孩子的睡眠,我們不但要哄睡,還需要陪睡。但是如果孩子睡覺時哭着要奶奶該怎麼辦?帶着疑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睡覺時哭着要奶奶該怎麼辦

經常有媽媽和我訴說陪睡的煩惱,並不是陪睡太累,而是孩子不要媽媽陪睡!

嗯~真是各有各煩,太黏着你會累,不要你陪又失落。

我一個好朋友跟我說,當我各種說服娃跟我睡,他都不同意時,我有一次真的被“逼瘋了”,做出很荒唐的舉動,就是娃哭着喊着“我要奶奶、我要奶奶”,但我就給我們的房間門關上了,跟他說,你出不去了,你要麼跟媽媽睡,要麼就自己哭着。事後想想也真的何必呢,但當時真的要崩潰了,我那麼喜歡兒子,他居然完全感受不到!

雖然看似孩子認誰睡只是睡個覺的事,但媽媽們對這件事非常在意,因爲大家會把這看成是和娃親密關係的一種重要衡量標準,會擔心:

當孩子拒絕和我睡的時候,是不是說明他在心理上不再需要我、不愛我?

由別人陪睡,會影響到自已和娃兒的親密關係嗎?

孩子拒絕更換陪睡對象,

他可能只是在拒絕變化

讓很多媽媽想不通的是,每天生活吃住都在一起,自己的好媽媽角色扮演得也毫無問題,自己除了工作,剩下的時間都陪孩子,也帶孩子去很多好玩的地方,孩子很愛自己,怎麼一到了晚上,就像變了人似的,就非要認那個之前一直陪睡的人。自己做的一切,在孩子心裏是比不上陪睡的人親嗎?

並不是。孩子在選擇陪睡對象這件事上,信任程度比互動水平更重要。

即使我們在白天和孩子相互非常愉快,但是在孩子的心裏有另一個訴求——安全。當他晚上閉上眼睜、夜裏數次醒來、早上睜開眼睛看到的都是同一個人,這個人對他是何其的安全可靠。

都說孩子晚上會認人,但其實上,孩子晚上認的是一切都符合他的設定,沒有變化、沒有危險。

心理學家曾解釋過爲什麼小嬰兒會夜醒頻繁,正是因爲他們需要不停地確認環境是安全的,他們通過睡眠淺、一有動靜就易醒等方式來獲得確認,大人還在他們身邊,大人會迴應他的要求,他沒有被拋棄。

隨着他們的成長和認知發展,安全感慢慢得到了建立,睡眠也會越來越踏實,不再變得易醒,但是對睡前這段時光,他們仍然需要確認一直在照顧他們的人還在,他們害怕並且抗拒變化。

所以,孩子對於陪睡對象的要求是穩定,或者最能給他穩定感的那個人,而不是他最愛、或是能給他提供更多資源的人。

要或不要陪睡,都不能

定義和孩子的親密關係

當然,即使媽媽們能理解娃兒抗拒自已陪睡的背後原因並不是真的討厭自已,但還是會很受不了孩子在抗拒換人陪睡時的抓狂和哭鬧。

可是我們要知道,抓狂和哭鬧不是孩子的本意,通常,是因爲大人在過於堅持要換陪睡時,孩子纔會表現更加激烈的情緒,看起來好像要和我們“撕破臉”。

娃是最從心的,這個階段娃的情商水平還不至於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他們一切以自己爲中心,他們的拒絕只是說明了:“我不想要你陪”!

我一個好朋友小尼媽媽,兒子在兩歲前都由自已照顧,後來妹妹出生了怕相互影響睡眠,就把哥哥安排到了奶奶家住,但白天他們都還是會在一起,因爲在同個小區來回很方便。即使這樣,一年下來,哥哥晚上睡覺就徹底只認奶奶了。朋友說有幾次想把哥哥留在自已家裏睡覺,哭得那個肝腸寸斷的,都讓她到了懷疑兒子是不是把自已當惡魔的地步了。可是一到白天又沒事了,兒子照樣很黏媽媽,要媽媽陪着玩。

朋友後來也沒再堅持一定要兒子回家睡。今年突然發現兒子可以接受在自已家睡覺了,但其實也只是在表面上順從而已,內心依舊還是願意和奶奶睡。

經過這個漫長的陪睡爭奪戰,朋友也想明白了:陪睡這件事並不意味着更多的對彼此關係的定義,孩子是否願意你陪他睡,不能用來說明孩子是否愛你和需要你。

對孩子保持一顆陪伴守護的心,當孩子拒絕陪睡時,理解他們不成熟的內心,我們也就能平心靜氣地接受當下孩子的選擇了。

更何況,孩子已經有了一個可以讓他感到安全的陪睡對象,我們又何必和自己較勁孩子是否非要躺在我們身邊呢?

孩子的陪伴訴求有不同週期,

孩子也會理解陪伴方式有不同層次

養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孩子的陪伴訴求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3歲之前娃需要我們用全部身心和愛去投入。這期間的確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我們才能跟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但3歲之後,孩子對於單純靠時間陪伴換來親密的訴求會減少,她需要更高級的陪伴,不僅僅是餵飯陪睡和穿衣護理。

朋友阿夕的女兒現在已經6歲,在3歲之前基本是由婆婆帶着,穿衣、吃飯、洗澡全離不開奶奶,女兒對奶奶的親密程度遠超對媽的依賴,直到現在和奶奶還是無話不說。

我去她家看到這情況就她問說:“你女兒跟奶奶親,你會吃醋嗎?”

阿夕非常淡定的說:“奶奶每天照顧她吃喝拉撒,如果這都不跟她親,我反而要擔心孩子沒良心了!”

然後她又告訴我,她其實已經進入到和孩子在精神領域上有共享和有相互依賴的關係了。

女兒大了以後早已不會只滿足於奶奶的餵飯、穿衣這些料理陪伴,她需要更多的知識性、趣味性或者互動性的陪伴,這些,只能由她來完成。

她會帶女兒去逛科技館,給女兒講天文地理知識,也會帶女兒去美術館看畫展,用自已藝術學碩士的優勢給女兒陶冶情操。

用她的話說,孩子的陪伴也需要分工,分工有助於打造高質量陪伴。“當我只負責精神和心理層面的陪伴工作時,我不會帶入因爲瑣碎家務產生的負面情緒,我會把自已最好的狀態投入於高質量的陪伴女兒時間當中。”

我還是比較贊同朋友的這種對陪伴分層次的想法的,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要的是安全和有質量的陪伴,在可以滿足甚至可以做到更好的情況下,又何必在意是不是一定由自已來完成所有的部分呢?

當然,所有所有的前置條件依舊是,媽媽能夠持續地、穩定地投入精力,因爲親密關係的建立從來都是以不缺席爲前提的。

關於陪睡,很多爸媽會說,不是不提倡陪睡嗎?沒錯,今天說的“陪睡”,指的是陪孩子度過睡前的時光,以及孩子夜醒的時候迴應他們,總之,就是對孩子睡覺時間的照顧,而不是指一定睡在孩子身邊。

對於陪睡,我的態度一直是儘量別把孩子放在自己牀上和孩子同牀同眠。當然每個家庭的陪睡方式不一樣的,但一般建議是,三歲前分牀不分房,四五歲之後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考慮是否分房睡,但並不是非得一定要。而即使分房睡,我們也不要一定刻板地拒絕孩子在睡覺前讓我們陪在身邊的請求。

如果家裏面積或房間數有限,不得不和大人同房或同牀,大家也不需要過於焦慮,只是需要在孩子三四歲時讓他們慢慢了解保護自己隱私,不要過度地、沒有分寸感地和大人有肌膚之親。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