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沒有純粹的意外 只有可預防的傷害

沒有純粹的意外 只有可預防的傷害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兒童意外傷害對王主任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他說自己在醫院工作這麼多年,看得太多太多,很多致命的意外傷害看似偶然,其實在某種概念上,也是一種必然啊。雖然理論上說很多意外是可控、可防、可治的,只要配合一定的法規,教育到位,監護人增強預見性,但實際上,中國兒童安全問題任重道遠。王主任非常健談,無需我做過多引導,以下只是對整個採訪過程的簡單記錄。

沒有純粹的意外 只有可預防的傷害

接受採訪的同時,王主任還得應付很多其他的工作

  專家介紹:王洪濤,廣州市兒童醫院副院長,醫學碩士,口腔科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現任中華醫學會廣州口腔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廣州分會理事,廣東省口腔分會理事,《廣東醫學》《廣州醫藥》等雜誌特邀編委或編委。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兒童招受意外傷害的比率不可能降低。”

  在中國,意外傷害是0-14歲兒童的首要死因,200-2005年,我國0-14歲兒童因意外傷害所導致的平均死亡率爲20.1/10萬人,佔0-14歲兒童總死亡率的20%。平均每年近5萬名兒童、平均每天近150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

當聽我問到,在目前狀態下,意外傷害率在我們國家有沒有可能降低的時候,王主任笑了,笑得很無奈。他說,就我們國家現行狀態來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兒童意外傷害事故比率非但不可能降,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增加。難道我們的安全意識不是正在逐步加強嗎?我很疑惑。

王主任解釋道,長期以來,社會在認識上總存在着一個誤區,一提到兒童安全,就認爲是學校和家長的事,其實,學校與家長負有監護孩子的第一責任,但社會能爲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安全的環境纔是最重要的。

隨着社會生活不斷髮生新的變化,各種危險因素不斷出現,每個孩子的生活環境千差萬別,社會應對兒童安全多一些人文關懷。除了利用教育的手段培養人們注重兒童安全的公德外,還要運用法律的手段,對危害兒童安全、造成兒童安全隱患、忽視兒童安全的行爲,給予制度上和法律上的規範。

以兒童安全法令和規範爲例。美國10年前只有一個州有兒童騎自行車必須戴頭盔的法令,如今已有15個州和更多的社區要求兒童必須戴頭盔騎自行車,這使美國兒童因騎自行車碰撞致死率降低了40%。1994年,美國消費者用品安全委員會頒佈了強制性法令,要求一次性和新穎的打火機必須是兒童不易打火的。自條令頒佈後,兒童玩打火機的比率降低了42%,由玩打火機引發的兒童死亡和傷害分別降低了31%和26%。

其實目前的中國,還沒力量顧及到這些硬件方面的東西,比如學校桌椅的設計、樓梯過道的設計、活動場所的防護設施等等。也不單單是意識跟不上,確實經濟實力也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預防兒童意外事故,任重道遠啊。

一個不小心很多事情就發生了,短短一瞬,很有可能就陰陽兩隔。”

應我的要求,王主任給我出示了一份數據《2003-2007廣州兒童醫院意外傷害分類和數字》,他申明,這只是住院部提供的統計數據,門診病例的根本無法統計,而這樣的數據其實也是非常片面的,因爲,每天都有更多不爲外人所知的事故悄悄發生。

我還是想把這份數據在此公佈一下,希望以小見大,能喚起更多家長的警惕。

沒有純粹的意外 只有可預防的傷害 第2張

《2003-2007廣州兒童醫院意外傷害分類和數字》

從這份數據,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其中吸入或嚥下食物引起的事故發生率幾乎是所有其他事故總和的三分之一,如此之高,令人擔憂,那麼這些入院患者的治癒率又如何呢?

對這個問題,王主任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很難說,通常要看問題的嚴重程度。我們醫院曾經還爲此打過一場官司,一個孩子吸入異物後,輾轉了兩家醫院都沒有能力取出,雖然來到我們醫院在10分鐘之內就將異物取出,可孩子還是沒能留下來,他們後來把我們推上了被告席。孩子家長的悲痛我們可以理解,醫患關係因此變得很緊張,我們也無可奈何。”

王主任特別提醒家長在此方面一定要切記:

1、 果凍的設計非常可惡,這種梯形狀的膠質物正好能夠將孩子的氣管完全堵住,絕對不能讓6歲以下的孩子吃這東西,甚至12歲以下的孩子都不應該吃!除了果凍,很多細小的東西都不應該讓6歲以下的孩子吃,比如花生、瓜子、荔枝、龍眼等帶核的東西,都應該將核去掉給孩子吃。

2、 可樂瓶裝的就應該是可樂,絕不應該用來裝別的任何東西,尤其是在農村家庭裏,孩子誤服了裝在飲料瓶裏的帶腐蝕性的液體造成的慘劇太常見了,一定要警惕啊,平時要多教育孩子,讓他們知道什麼東西是可以碰,什麼東西是危險的,

3、孩子飲食習慣也非常重要, 吃飯的時候不要讓孩子蹦蹦跳跳,邊吃邊玩,更不能逗弄孩子,哭和笑都是非常危險的,一個不小心很多事情就發生了,短短一瞬,很有可能就陰陽兩隔。

4、無論是才學還是已經會了,孩子在騎車、溜冰或玩滑板時,一定要帶上頭盔、護膝、護腕等護具,千萬不要忽視了這些保護措施,更不要說不會有事的,以前一直這樣都沒看到有什麼事。大意不得啊,沒事就算了,一旦有事,後悔可就來不及啦。

很多西方國家都有明確的規定,不能夠讓12歲以下的兒童在脫離監護人的情況下獨自活動。”

王主任說,你應該也看到過很多這樣的消息,老人將睡着了的3歲孩子獨自留在牀上,鎖上們後出去買菜,出門不到半個鐘頭,慘劇就發生了。我說,是啊,這樣的悲劇會讓當事人痛不欲生,也許留下的心理痛苦一輩子也不能夠消除。王主任感慨說,很多西方國家都有明確的規定,12歲以下的兒童不能夠在脫離監護人的情況下獨自活動,可是我們的家長呢,我們的愛和關懷似乎遠遠沒有踏到點子上啊。

王主任再次重申了他的觀點,很多很多的意外都發生在我們熟悉的環境中,比如自己家裏和學校裏。由於我們通常認爲這樣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在這樣的環境裏總是比較放鬆,不會像初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那樣,對孩子千交待萬叮囑,所以意外往往容易發生。爲什麼呢?歸根結底,我們的安全意識還是非常淡薄的,從房屋的裝修細節到各種日常用品的擺放,我們常常還沒有能夠到達以孩子安全爲第一訴求的程度,那些孩子能夠攀爬的椅子、櫃子的尖角、浴室裏蓄着水的盆或桶,對孩子的安全來說都是隱患,事情如果沒發生,一切都沒有錯,意外一旦發生,一切就太遲了。

王主任表示,我們國家目前在這方面的法律還不健全,對人的尊重也還沒有提到更高的層面,兒童安全問題基本上全靠家長個人的經驗來看護,國家對這塊的重視也遠遠不夠,這也體現在國家把醫院推向市場化和對醫院的有限投入上。要知道在美國,像兒童醫院和婦幼保健院這樣的機構都是屬於國家的。

意外一旦發生,只能交由專業人士處理,監護人的職責就是要努力避免事故的發生。”

我提出讓王主任給出一些急救措施,幫助家長在意外發生後進行簡單的應急處理,沒想到王主任又笑了。他說,要將不同的急救方法一一說清楚,簡直可以出一本厚厚的書,比如摔傷,一般人就很不容易判斷是否骨折,程度如何,應該採取怎樣的應對措施,所以,在他看來,監護人的職責就是要努力避免事故的發生,從意識上和日常行爲上將意外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如果不幸的意外一旦發生,就只能交由專業人士來處理了。因爲無論識哪種損傷,不具備醫學專業知識的人是很難做出正確判斷的,第一時間送醫院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當然,被燙傷後用清水沖洗,把患處的衣物用剪刀剪掉,這樣的一些基本知識,是每個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知曉的。

還有一種傷害叫心理意外,知道這個名詞的家長就更少了,可是這種意外帶來的後果也許更嚴重。”

這個問題是王主任特別提出的,說實話,之前我對此沒有任何瞭解,但是從王主任的語氣中,我能夠判斷出這個問題的嚴重型。

王主任說,一個4、5歲的小孩子,其實是經不起驚嚇的,有的家長,尤其是男同志,平時比較喜歡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或者說只是用嚇唬的方式來恐,比如做出要狠狠揍孩子的姿勢,或者抓起其他硬物做出朝孩子身上扔過去的架勢,你以爲自己是在開玩笑,可是幾歲大的孩子哪裏知道,一下玩笑開過了,好好的孩子給嚇傻了,真的,我們經常見的,這種情況可不在少數。這種心理意外發生後,輕則大小便失禁,稍一緊張就會控制不住拉屎或拉尿,重則導致精神錯亂啊。精神性疾病非常難治,也許孩子的一輩子就完了,而且常常,大人還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麼嚴重的後果。

目前我們最大的困難在於,根本沒有任何數據能給我們的家長帶來警示!”

最後我問王主任,作爲媒體,他對我們有什麼期待?王主任的答覆十分明確,他說,目前我們最大的困難在於,根本沒有任何數據能給我們的家長帶來警示。如果能夠加大宣傳,能夠有明確的數據公佈出來,讓大家知道哪些意外傷害是發生率最高的、當前這一時期我們應該格外防患哪些問題、讓他們知道意外傷害造成不可挽回事故的機率有多高,這樣,當大家的意識逐步提高了,也許意外事故的發生率纔有可能降低啊。而目前的狀況如何呢,詳細的統計數據幾乎沒有,對事故發生消息的報道又是孤立的、局部的,程度也不深,所以能看到事故報道的人本就不多,能真正從事故中吸取教訓的人就更有限。

王主任滿懷深情地說,暑假馬上就要來啦,假期是孩子們意外事故的高發期,各種包括溺水、跌傷、交通事故等意外頻頻發生,給我們的家庭和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希望39健康網能夠多多宣傳,多多呼籲,希望我們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安全愉快的度過自己的假期!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