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這些“善意的謊言”真的“有毒”……

這些“善意的謊言”真的“有毒”……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些“善意的謊言”真的“有毒”……

德國《明鏡週刊》曾刊登過《國際心理學雜誌》中的一項研究:84%的美國家長和98%的中國家長承認,爲了勸說孩子改掉壞毛病而向他們說過謊。而幾乎所有家長都認爲,撒謊是一種不好的品質。教育孩子時會強調“誠實”的重要性。可在應付不了孩子或想要矯正孩子行爲時,家長卻常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唬住孩子一時,達到效果,可這些謊言真的能說嗎?

知識型的謊言不能說

如“我從哪裏來?”,父母常會感到尷尬而隨便應付“撿來的”、“抱來的”……這類回答會讓孩子有較多猜測,產生不安全感。面對此類問題的最佳做法是根據孩子的年齡適當普及基本生理常識。其實,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非常短,家長所講的內容他也不需全部明白,可以告訴孩子,等他長大後就會知道更多。家長不是萬能的,承認自己不知道的同時也給了孩子探索的機會。

嚇唬型的謊言不能說

孩子哭個不停,無奈的家長常會說“再哭就讓警察叔叔把你帶走”,孩子剩飯、不睡覺,也常用警察叔叔、大灰狼、大鬼小鬼來嚇唬,這不僅會讓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知產生偏差,也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孩子剩飯,也許是飯盛多了,下次少些,同時告訴他節約的重要性,而非簡單粗暴的要求孩子按指令做事。孩子不睡覺,可能是之前的活動過於激烈,可調整下睡前活動,放些舒緩的音樂,多陪陪孩子。對孩子多一些引導,往往比簡單的命令更有效。

情感型的謊言不能說

“再哭媽媽不愛你了”,“再鬧就把你送人”……這不僅無益於解決孩子當前的情緒問題,更會加劇不良情緒積累。孩子哭鬧本是爲了尋求關注和愛,父母卻威脅不要他,只會讓孩子哭鬧得更厲害,甚至在成長過程中,因始終擔心自己不被愛而缺少歸屬感。所以家長要溫柔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發脾氣、安靜的陪伴,等孩子想明白了再進行下一步的活動。▲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