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定心丸來了!寶寶這些“嚇人”的異常,其實不是病

定心丸來了!寶寶這些“嚇人”的異常,其實不是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2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媽媽,特別是新手媽媽,對這種經歷一定不陌生:總是在有意無意間,發現孩子身上某處似乎有點異樣,心生疑慮,然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很多媽媽,特別是新手媽媽,對這種經歷一定不陌生:總是在有意無意間,發現孩子身上某處似乎有點異樣,心生疑慮,然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一開始,還強做淡定,把焦慮和擔心藏在心裏,然後明知網上信息不一定專業可靠,還是默默地打開網頁,一遍遍地搜索類似症狀、相關詞條。結果越看越擔心,因爲帶着焦慮這個放大鏡去看,往往看到的都是最差的情況

接下來,內心掙扎,一面安慰自己,不會的,不可能;一面卻開始恐懼,怎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啊。最後,當壞的假想佔了上風的那一刻,便不顧一切地抱着孩子跑醫院求醫。

然而,很多時候,你排隊掛號等待就診,心急火燎地鬧了大半天,醫生就兩句話:“這是孩子生長中的正常現象。沒事,你可以走了。”

但你還是不放心,纏着反覆詢問,直到醫生有些不耐煩,打發走人。你這才高興地領了罵,謝過醫生,抱孩子回家。

哈哈,這個時候,被醫生煩和罵都心甘啊。因爲孩子一切正常,就是最重要的。

其實,在寶寶發育過程中,看似異常卻屬正常的現象還不少呢。暖媽這就跟大家一起梳理下這些常見的“異常”情況。

全身脫皮是皮膚病?

我只是長得有點快

出生沒幾天的小寶寶,臉上、手臂、大腿,甚至前胸後背,都開始有白色皮屑往下掉落。有的孩子不太明顯,但有的孩子卻大片大片地脫皮,看得新手父母心驚肉跳。

對於成人來說,這樣大面積的脫皮一定得了嚴重的皮膚病。但新生兒脫皮卻是常見的生理現象,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因爲寶寶在媽媽肚子裏時,浸泡在羊水中,皮膚表面有胎脂覆蓋。出生後,胎脂慢慢退去,皮膚暴露在乾燥的空氣中,逐漸出現表皮脫落現象。同時,新生兒新陳代謝很快,新生皮膚的更替也會造成脫皮。

新生兒脫皮一般半個月到一個月就會好,只要寶寶吃睡正常,家長們無需擔心,只要保持皮膚清潔即可,無需特別護理,當然也彆強行把脫皮撕下,順其自然就好。

孩子尿血啦?!

我只是沒吃夠

“天啦,寶寶的尿怎麼是紅色的!難道是尿血啦!”新手爸媽第一眼看到有點淡淡泛紅的尿不溼,一定是崩潰的。因爲孩子剛出生沒兩天,如果真是尿血,那該是多嚴重的問題啊。

定心丸來了!寶寶這些“嚇人”的異常,其實不是病

着急上火之前,你得弄清楚一個新生兒生理現象——紅色尿。這個現象多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2~5天,由於小便較少,加上白細胞分解較多,尿液中尿酸鹽排泄增加,從而呈現出紅色,還可能稍有混濁。這不是血尿,也不是泌尿系統出了問題,而是寶寶在提醒你,餵養的奶量不足。只要加強餵養就能解決問題。

此時,可加大哺乳量或再喂少量溫開水,一般3~5天紅色尿自然就會消失。但如果超過10天仍存在此情況,則屬異常,需及時就醫。

黃金寶寶”是肝炎嗎?

你給的胡蘿蔔太多啦

一段時間內,你突然發現寶寶的皮膚變黃了,特別是手心、腳掌金黃金黃的,而且身體其他部位也開始變黃。常識告訴你,除了新生兒黃疸孩子會變黃外,就是肝炎會有這樣的體徵了。

寶寶變黃真的是肝炎嗎?這時,你需要觀察下寶寶的眼睛。如果白眼球也發黃,就需要及時就醫;但如果白眼球並不黃,那你就該查查孩子的食譜,是不是胡蘿蔔、南瓜、橙子,這些黃色食物添加過多。如果經常甚至每天給孩子喂這類食物,其中的色素在皮膚下沉積,就會造成寶寶皮膚髮黃。

這類“小黃人”一般在暫停黃色食物攝入一段時間後就可自然“變白”,家長不需特別擔心,或額外給孩子吃藥。

肚子圓鼓鼓是肥胖?

我還沒練腹肌呢

“你個小胖墩,怎麼跟爸爸一樣有啤酒肚了,是不是該減肥啦。”看着寶寶圓鼓鼓的小肚子,調侃歸調侃,不過這可不是吃太多,或是肥胖造成的。

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頭大肚子圓幾乎是所有寶寶共同的特點,而且無論飢飽,寶寶的肚子都是腆着的。特別是比較瘦的寶寶,圓鼓鼓的肚子會更明顯,配上纖細的四肢,看起來像只小青蛙。這其實和寶寶腹部肌肉發育不足有關。一般到三四歲,寶寶腹肌得到鍛鍊慢慢強壯起來,腆着的小肚子也就逐漸消失了。所以別因爲小肚腩,就忙着給寶寶控制飲食,這跟成人的大肚子還真不一樣。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寶寶肚子與同齡人相比,顯得過分得大,或許就是某些腹部疾病的信號,建議家長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O型腿是缺鈣嗎?

等我6歲,咱走着瞧

寶寶學走路,新一輪擔心又開始了。只要一見孩子走路有點內八字、O型腿,很多爸媽就忍不住懷疑寶寶缺鈣,或擔心骨骼有問題。

暖媽在《八個月會走是天才?寶寶學步六大誤區,一旦中招後悔莫及》中提到了“鐘擺現象”,這是從嬰兒時期、學步時期(0~2歲)的O型腿,到發展走路承重初期(2~4歲)的X型腿,再回到正常膝直狀態(6~7歲)的一個發育過程。其中出現的看似異常的O型腿和X型腿都是孩子成長的正常生理狀態,無需擔心,也不必給孩子濫用藥物補鈣。

家長們關注以上幾個時間節點即可。如果超出時間範圍的異常腿型,則需前往醫院做專業檢查。

鬥雞眼?

別心急,我的視力會越來越好

“這孩子怎麼有點鬥雞眼啊?兩眼不對稱,右眼比較靠中間,左眼還好。”不少家長在逗孩子玩時,突然發現孩子兩隻眼睛不在一個軸位上。結果,仔細觀察發現一堆問題,比如孩子眼距近,看東西有斜視等。

定心丸來了!寶寶這些“嚇人”的異常,其實不是病 第2張

其實,1歲以內的寶寶,眼球還未發育成熟,眼球比成人小,6個月嬰兒眼球只有成人2/3大,眼軸距離也短,且眼部肌肉調節不良,看近物時常有短暫性斜視,都屬正常生理現象。但這些就容易給人造成寶寶是“鬥雞眼”的假象。

孩子出生頭7年,眼球發育最爲迅速,一切都會慢慢歸於正常。同時,視力問題發展也有一個“異常”表現。初生嬰兒多爲遠視眼,9個月視力約0.1,1歲達到0.2,3歲達到0.6,4歲前後視力達到1.0,到12歲左右才完全穩定。

耳後長了小腫瘤?

那是我的淋巴結

給孩子洗臉洗頭,無意間突然摸到寶寶耳後、脖子和後腦勺有一些豆子大小的疙瘩,硬硬的,是否感覺有點驚恐?對於身體上的異常包塊,人們往往都會想到不好的結果。

定心丸來了!寶寶這些“嚇人”的異常,其實不是病 第3張

然而,在這些部位摸到小腫塊其實蠻正常,特別是學齡前的寶寶。頸部、後腦和耳後的小疙瘩多是淋巴結,小如黃豆,大似花生,活動度良好,沒有明顯壓痛,如果你在觸摸時寶寶沒有特別牴觸,這就屬正常生理現象,不必過於擔心。另外,寶寶腋下、腹股溝等處也有類似疙瘩。家長只需注意觀察淋巴結有無明顯變大,如出現紅腫,觸痛,活動性變差,則需及時就醫。

1歲以內嬰兒由於脂肪較多,不易被發現。1歲以後寶寶淋巴結多可被摸到,這時也進入淋巴快速發育期。7歲左右,淋巴結可分成小葉;青春期後,頸部淋巴結直徑常可超過1釐米;而到成年後,淋巴結基本不再生長,甚至有些退化,纔會觸摸不明顯。

我的一個兒醫閨蜜曾說過,在門診中懷抱健康嬰兒卻非要醫生給看出點病來的“烏龍事”是屢見不鮮。究其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新手父母缺乏足夠的育兒常識,二則是關心則亂的愛之負擔。

看到這裏,“玻璃心”媽媽們是不是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如果懷孕時多做些功課,多瞭解一下孩子的生長髮育規律,就能少一點驚慌失措、手忙腳亂,也能更加從容地,欣賞這個小生命成長的點滴,對嗎?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