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想讓寶寶越長越美,這5條千萬別做

想讓寶寶越長越美,這5條千萬別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越來越漂亮(帥氣),所以一些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變美偏方”在民間盛行多年。如果只是奶奶輩被矇蔽雙眼就算了,眼看着很多年輕的爸媽也深信不疑時,豆苗媽(ID:yimiaobaoapp)表示真心不能忍!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越來越漂亮(帥氣),所以一些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變美偏方”在民間盛行多年。如果只是奶奶輩被矇蔽雙眼就算了,眼看着很多年輕的爸媽也深信不疑時,表示真心不能忍!請不要再用這些“變美偏方”傷害孩子了,我求求您嘞!

1、給寶寶睡平頭

睡平頭是奶奶輩比較推崇的方式,好像不把寶寶的後腦勺睡平,寶寶就沒有一個好頭型。看看下面張圖,你感受一下平頭好看,還是圓潤的後腦勺好看?!

想讓寶寶越長越美,這5條千萬別做

“平頭好看”的說法從何而起,豆苗媽不得而知。但我想問,以前還覺得“裹小腳”好看,爲啥現在不裹了呢?!因爲大家知道這是違背自然的呀!同理,每個新生寶寶都有圓潤飽滿的後腦勺,這是自然賦予每個新生命的基本特徵,人爲干涉“睡平頭”這種做法本身就是反自然的。

所以,請儘量避免讓寶寶長期處於同一個睡姿,而是要讓仰臥、側臥、俯臥交替進行,這樣才能爲寶寶“睡”出一個自然漂亮的頭型!

2、給寶寶捏鼻子

民間流傳“捏一捏鼻子會變高”,豆苗媽想問,如果真那麼簡單的話,還要整容醫生來幹嘛?大家自個兒在家隨便捏捏,不就可以擁有細長挺拔的鼻樑了嗎?!

事實上,鼻樑的高低是由遺傳因素、發育速度、早期的營養、鼻外傷等因素決定的,想要通過捏、夾的方法使鼻樑變高,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而且經常捏寶寶的鼻子,還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寶寶的鼻腔粘膜嬌嫩,如果捏鼻樑的時候用力不當,容易傷害孩子的鼻腔黏膜、血管,引起炎性反應;其次,嬰兒的耳咽管較粗、短、直,位置比成人低,亂捏鼻子很可能會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細菌通過耳咽徑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想讓寶寶越長越美,這5條千萬別做 第2張

3、給寶寶剪睫毛

睫毛,是眼睛的一道防線,任何東西接近眼睛,首先要碰到睫毛,從而立即引起閉眼反射,保護眼球不受外來的侵犯,有遮光,防止灰塵、異物、汗水進入眼內,和眼瞼一起對角膜、眼球進行保護的作用。睫毛還能防止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害。如果把寶寶的睫毛剪掉,就相當於讓孩子的眼睛完全暴露在沒有“屏障”保護的細菌和灰塵中,加上小寶寶喜歡揉眼睛,就更容易造成眼睛的感染和不適。

而且,睫毛和頭髮一樣,都有自己的生長週期(平均週期爲3-5個月),長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逐漸老化脫落,由新長出的睫毛取代。每個人睫毛的長短粗細基本是保持不變的,所以人爲的修剪,不僅不會使睫毛變長,反而會破壞其原有的生長代謝規律。

想讓寶寶越長越美,這5條千萬別做 第3張

4、給寶寶剃滿月胎髮

很多人認爲頭髮會“越剃越多,越剪越粗”,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覺:被修剪後的頭髮斷面因爲不整齊而顯得粗糙不平,當粗糙的毛髮集中在一起時,就會感覺比較濃密。

事實上,寶寶頭髮的粗細和髮質好壞與剃不剃胎髮沒有關係,而是與遺傳和營養狀況有關。胎髮不僅對嬰兒皮膚有保護作用,還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所以,豆苗媽不建議過早給孩子剃胎髮。而且,剃胎髮時可能因爲寶寶的不配合導致弄傷皮膚,引起感染,還會損傷毛囊,使頭髮出現暫時不生長的現象。

一般新生兒的頭髮都比較稀少,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隨着生長髮育和年齡的增長,新生兒的頭髮會有很大變化,由稀到密,由細到粗,由黃到黑,媽媽們不用太擔心。

PS:夏天給寶寶理髮,可以預防長痱子,不過千萬不要剃光頭哈~

想讓寶寶越長越美,這5條千萬別做 第4張

5、用母乳給寶寶抹臉

母乳營養豐富,民間傳說“母乳抹臉可以使寶寶皮膚嫩白”,但卻不知母乳雖是孩子的最佳食品,也是細菌生長繁殖的良好培養基地。新生兒臉上的皮膚特別嬌嫩,且血管豐富,若塗上乳汁,細菌容易隨之“落戶”繁殖,從毛孔侵入,導致孩子臉上的皮膚產生紅暈,甚至變成小包繼而化膿。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潰爛以致形成疤痕,破壞寶寶的容貌。

對小寶寶來說,護理臉部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清潔,並適當用一些嬰兒專用的護膚品。給寶寶清洗面部時,最好用清水,水溫儘量保持在37℃~40℃左右,用乾毛巾吸取溫水,輕柔的擦拭寶寶臉蛋,每天2~3次(睡覺、用餐前後)。如果是乾燥的秋冬季,還要給孩子塗點嬰兒專用的保溼霜,以防皮膚皸裂。

想讓寶寶越長越美,這5條千萬別做 第5張

豆苗媽的話:長相是天生的,可是“美”卻可以靠後天修煉:舞蹈可以改善形體、音樂可以陶冶情操、閱讀可以提升氣質、旅行可以開拓眼界,與其花時間在這些不靠譜的“偏方”上,不如多帶孩子欣賞一首歌、讀一本書、走一段路……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