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如何兒童血常規報告單

如何兒童血常規報告單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感冒發燒了,去醫院就診,一般都要先測個血常規。等拿到結果,看着一大堆密密麻麻的數字和箭頭,爸媽就犯愁了!這些都是什麼意思?白細胞升高就是細菌感染了吧?

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爸媽該怎麼看孩子的血常規報告。雖說讀懂血常規報告,並不代表就能診斷病情了,但至少爸媽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可以做到心裏有數。

血常規報告作用

孩子感冒發燒,一般都是感染。感染主要有2個來源,細菌感染,病毒感染。不同的感染源要採用不用的治療方法。

血常規一般是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佈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通過血常規檢查,醫生就可以判斷孩子的感染類別,從而給出有針對性的診斷方案。

血常規的檢查項有很多,報告單上一大推數字,不過爸媽需要重點看的就只有這3項:白細胞、C反應蛋白(判斷感染類別的依據)和紅細胞(判斷貧血的常用指標)。能讀懂這3項,就可以粗略判斷孩子的身體狀況是怎樣的了。

如何兒童血常規報告單

血常規報告,重點看這3項

白細胞

當身體受到細菌或病毒的侵襲,作爲身體的衛士,白細胞就會去衝鋒陷陣、保衛身體。

白細胞是5種細胞的總稱,分別爲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細胞和嗜鹼細胞,每種細胞都有自己的作用方式。其中,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變化通常可以判斷感染源是細菌還是病毒。

中性粒細胞增多,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細菌侵襲人體時,身體就會快速產生大量的中性粒細胞。由於中性粒細胞短時間內急劇增多,白細胞總數也會升高。如果血常規報告中,中性粒細胞增多,一般就可認定是細菌感染,醫生可能會建議孩子使用抗生素。

淋巴細胞增多,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淋巴細胞能夠識別出病毒,並且可以把病毒包裹起來消滅掉,然後產生相應的抗體。下次如有同樣的病毒侵襲,抗體便會直接消滅病毒。在淋巴細胞消滅病毒的過程中,淋巴細胞的數量會快速增多,但中性粒細胞的比例卻會下降。等把病毒消滅後,淋巴細胞的數量就會恢復到正常值。

C反應蛋白

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經典的急性時相蛋白。一般在手術或受到創傷後,人體感染了細菌或病毒,CRP的濃度就會相應升高。

不管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CRP都會升高,因此,CRP數值不能作爲判斷感染來源的準確依據。一般來說,如果CRP高於20mg/L,醫生會認爲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但還是要結合白細胞的數值來綜合判斷。如果CRP水平低,細菌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各位爸媽看到這裏,沒有糊塗吧,芝麻醬給大家小結一下:如果中性粒細胞增多,或,C反應蛋白高於20mg/L,那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如只是淋巴細胞增多,那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大。

紅細胞

紅細胞可以說是身體的運輸官了,負責把氧氣運送到身體各處,給人體提供所需營養,因此,紅細胞也是判斷貧血的常用指標。血常規報告中,跟紅細胞相關的有這幾項:血紅蛋白、紅細胞數量、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先不要頭大,爸媽只需看血紅蛋白和紅細胞這2項就可以了。如果血紅蛋白和紅細胞這兩項的數量減少,那孩子可能患有缺鐵性貧血。判斷孩子是否貧血的標準隨着年齡也不一樣,具體還是要聽醫生的。

疾病的診斷,不僅僅只是看血常規,還要結合臨牀症狀。如嬰幼兒比較常見的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在一些患兒的血常規報告中,中性粒細胞、白細胞、CRP都增多,如果僅憑報告單,很容易判斷孩子受到了細菌感染,從而給孩子服用抗生素。實際上,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都是病毒感染。

教各位爸媽學看血常規報告,不是爲了讓大家自行診斷孩子的病情,而是讓大家結合血常規各項數據,瞭解孩子的身體狀況,對醫生的診斷也能更清楚明白!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