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能在孩子面前說家人的壞話嗎?

能在孩子面前說家人的壞話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吵架讓孩子走開?

“當父母吵架,應該關起門來,不要讓孩子看見!”曾經有部電影叫《戰爭讓女人走開》,父母吵架,也應該讓孩子走開,這是許多父母的觀點。

這種善意,實際上讓孩子難以迴避:

1、家裏這麼小,高分貝的聲波,會穿透門縫,在家裏激盪開來,孩子的耳膜免不了被震動。

2、孩子看不到父母憤怒的眼睛與扭曲的臉,他大腦的猜測,可能投射出更誇張的場景,讓他深感恐懼。

3、孩子原本都在父母身旁,現在被隔在門外,這種久久的等待,是一種煎熬,他害怕自己被父母拋棄,或失去爸爸或媽媽。

4、以往父母吵架給他留下的傷痛記憶,都被觸發,甚至產生疊加效應,讓他幼小的心靈不堪重負,在他的人格中留下永久的傷痕。

有的父母說,不當孩子面吵架,也不讓孩子聽見,那麼這樣行吧?在家吵不得,在外面吵架更丟人,那熱戰不行,冷戰可以吧?

能在孩子面前說家人的壞話嗎?

孩子是“嗅覺靈敏的動物”,空氣中瀰漫的氣息,都會被他聞到;冷戰中的父母,你那被陰雲遮蔽的目光,拘謹的肢體語言,孩子早已嗅到,只不過他還在玩他的玩具,似乎漠不關心,而內心早已陰雲密佈。

情緒就像感冒病毒一樣會傳染,孩子是家裏最敏感的一員,首先被傳染的,往往都是孩子。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家裏發生的一切人際關係,往往都躲不過孩子的眼睛;而孩子的表現,也各有不同:

1、有些孩子會裝着漠不關心,埋頭做自己的事,或者躲開,找些事情做,把自己置身於局外;而實際上,他的內心很痛苦、很無助,期盼着戰爭早些結束。

2、有些孩子會大哭,這不只是害怕的表現,而是希望以哭來引發父母的關注,從而阻止戰爭的漫延。

3、有些孩子在戰爭停息後,會跑到媽媽面前說:我要爸爸!這是他看到媽媽佔了上峯,生怕爸爸會離開,向媽媽做的宣示。

4、有些孩子會在戰爭停息後,粘到媽媽身邊,因爲媽媽佔了上峯,他在媽媽身邊,得到撫觸,會找回安全感;而他的內心,卻牽掛着爸爸。

孩子往往比大人有更睿智的表現,因爲這階段,“家”是他的全部,他全身心地投入家庭關係之中;由此,父母觀察到的是,在家裏,孩子的情商很高,對家人關係維繫的細膩程度,是大人們望塵莫及的。

能在孩子面前說家人的壞話嗎? 第2張

能在孩子面前說家人壞話嗎?

家庭的戰爭,往往都止步於孩子。孩子是家庭關係的底限,即使父母矛盾激化到水火不容,讓家庭關係維持下去的最後一根稻草,往往都是孩子。

而孩子,也是家庭關係的粘合劑,在不斷髮生的衝突之中,往往都是孩子把家庭關係進行了彌補,讓父母的傷口得到癒合。

然而,孩子也在家庭裏充當了一種不恰當的身份:

1、父母在爭吵之後,心情難以平復,沒有地方可以傾訴,與孩子獨處的時候,不經意間把孩子做爲傾訴對象,每次把孩子當做傾卸負面情緒的垃圾場;

2、在爭吵中輸掉的觀點、壓抑的情緒、丟掉的面子,在孩子面前訴說與辯解,找回自己的失落與尊嚴;

3、如果意識到爭吵影響了孩子的心靈,父母會找孩子對話,進行修補;而修補時,往往強調自己的正確,而數落另一方的“偏頗”;

4、如果意識到在孩子眼裏有損了自己的形象,父母會向孩子表態:自己更愛他、自己更爲孩子着想,以彌補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讓孩子對自己的愛迴歸到“滿血”狀態。

5、有的父母則表現出“阿Q精神”,無論在爭吵中敗得一踏糊塗,與孩子說:對方怎麼不對,我怎麼很對,我爲了家庭,只是忍辱負重;得到了孩子的認同,於是如釋重負。

以上現象,不僅表現在父母的關係之中,也表現在婆媳關係之中、外婆與媽媽的祖母關係之中。

孩子在家庭關係衝突中,是弱勢一方的主要“統戰對象”,由此可見,家庭關係不好的家庭,首當其衝受到傷害的是孩子。

大人往往在事情過後,就釋懷了,而孩子的內心,卻像一面被灰塵蒙敝的鏡子,每次都蒙上一層灰,越積越厚,可能最後都照不見光影了,這就形成了他一生灰暗的人格。

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婆媳矛盾嚴重的家庭、以及離異的單親家庭,孩子長大後,在人格的表現上,總留有許多缺憾,就是這個原因。

當父母在孩子面前說另一方壞話時,你是否顧及孩子的內心:

1、他首先感受到負責情緒的壓抑,在你傾訴的那麼長時間裏,他一直心存恐懼,甚至你事後輕鬆了,他仍然久久揮之不去;就像有幅漫畫,傭人給主人扇扇子,主人問:我的汗都哪裏去了?傭人答:都到我這裏來了!這說明,你的汗是沒了,卻到了孩子身上。

2、他很難“選邊站”,當你說另一方不對,這意味着強迫孩子接受你的觀念,孩子說“對”也不是,說“不對”也不是,很難做人,很尷尬。爭吵原本都是由“事”而發,最後卻是以“人”而終;原本應該對“事”不對“人”,最後都演變成對“人”不對“事”;“事”好辦,“人”難做。

3、孩子的內心往往會放大矛盾,當和諧安全的家庭環境,出現一道小小的裂痕,對於秩序感強烈的孩子們,是很感敏的,正因爲這個年齡段他對家庭的依賴性,內心尤其敏感與脆弱;他的恐懼,會放大矛盾的認知,就像一顆小石子,在他內心的投影,卻是一塊巨石。

父母往往認爲吵吵嘴沒事,吵一吵,很快就過去了,習以爲常了,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而對於“家庭安全感”需求強烈的孩子,卻每次都是一道劃痕,劃痕多了,就面目全非了;孩子有很強的修復能力,但是癒合的傷口,總會留下難看的疤痕;而疤痕,在某種場景底下,又會觸發痛苦的經歷,觸景傷情,揮之不去,糾纏一生。

有些孩子會在做夢起哭醒,有些孩子在長大後難處夫妻關係,表面上看不到問題,真相卻是早期的這些經歷,已內化成孩子的潛意識,在某些場景裏,時不時的跑出來,成爲傷己傷人的“心魔”。

能在孩子面前說家人的壞話嗎? 第3張

不要讓孩子介入第三方

我的孩子告訴我,媽媽說了:我們每個人,要關心自己與對方的關係;而不要操心對方與別人的關係。例如,做爲孩子,他可以關心他與媽媽的關係、他與外婆的關係,而不必操心媽媽與爸爸的關係、外婆與外公的關係。

我很敬佩孩子媽媽的睿智,她給了孩子超然的位置,這不僅是對孩子的保護,而是智慧的生活態度。

孩子會很用心的經營與每個家人的關係,會享受來自每個家人的愛,他的內心充滿的陽光;而他不沾染家庭關係的灰塵,不去無辜地承受原本不該有的壓力,心靈不會被誤傷。

如果兩個人打架,另一個人去勸架,往往受傷者是這個勸架的人;如果兩個吵架,另一個人去勸架,最後吵架的人可能沒事了,而勸架的人內心卻受傷了。

吵架的人,找第三方傾訴或辯理,所說的,往往都是一己之辭,說對方的不對,說自己的正確;第三方接收到的,都是片面之辭,讓他在很短的時間裏做出判斷,表明立場,這是非常難的事,所以古代就有“清官難斷家務事”之說;這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圓滑爲人,而真的是“臣妾做不到”!於是,作爲第三方,說與不說,都得罪人了,攤上大事了。

因此,何必把這樣最難做的“人”,讓孩子去做呢?“清官”都做不了,何況孩子?

有些父母思維前衛,認爲把孩子當“第三方”,可以培養孩子的情商,實際如此嗎?

1、孩子可能變精了,學會左右逢緣,每個人都不得罪,但潛臺詞可能是“油滑”,口是心否,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這種心表不一、人格分裂的圓滑,人生不見得幸福美好。

2、多數孩子會選擇逃避,因爲孩子最會“趨利避害”,有害的,他會逃避;他反而不會主動去左右逢緣,而是找個暗處躲起來,人躲了,心躲不了,表面上安全了,而內心卻在撕扯。這不僅沒有培養起情商,而心理陰暗的面積越來越大,性格變得孤僻、膽小、暴躁,在家庭關係與社會關係中逐漸顯露出來。

能在孩子面前說家人的壞話嗎? 第4張

回到原點,給孩子和諧的家庭

如果給家庭確定以下準則:

1、不在孩子面前說家人壞話;

2、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那麼,最好還加一條:

3、不吵架!

一家人,怎麼可能不吵架呢?一個人,昨晚想好了吃什麼,今天要吃的時候,也會改變主意,這說明一個人也經常與自己有矛盾,何況兩個人?

確實,要兩個人事事都想到一塊,每次都靈犀相通,這簡直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啊!

不吵架,前提是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控制前緒,前提是自己擁有怎樣的觀念:

1、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經驗與見解,所以,想不到一起,纔是正常的;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官,對某種場景,看到的、感受到的,往往都是不同的一面,所以,看法不一致,纔是正常的;

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個性,所以,表達方式不一樣、爲人處事不一樣,纔是正常的;

正因爲存在那麼多的不同,而這種不同往往都是配置好的,你很難重裝與刪除,那麼,“接受”還是“改變”?“包容”還是“拒絕”?“珍視”還是“摧毀”?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正因爲這種“不同”,纔給孩子揭示了世界的不同,讓孩子看到世界的多面性,讓孩子對世界瞭解更多,並由此建立了“求同存異”的包容人格、“另闢蹊徑”的創新思維,那麼,你或許就有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超然觀念。

我們在生活中,總渴望家裏每個人,都與自己保持一致,讓自己感到安穩與尊貴,而這不切實際,並略顯自私;這給孩子一面倒的世界,是單向思維,是對你的唯命是從,你是多大的杯子,孩子最多就裝多少的水。

而如果你捨棄這種安穩,讓自己經常處於被否定、失權威的動態之中,而又坦然相對,那麼,你給孩子的,不僅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大度,而且是多維的思維,是獨立的思考,他未來在社會將“海納百川”,擁有獨特的人生。

人越長大,往往越自以爲是、固步自封,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對異見水火不容;但是,有了孩子,人卻願意重回原點,願爲孩子改變自我,從孩子身上獲得人生的感悟,可謂“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

那麼,我們以孩子爲契機,以愛的名義,給自己改變觀念的理由,從自我,給孩子一個和諧的家庭。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