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在孩子面前需要掩飾爭吵和矛盾嗎?

家長在孩子面前需要掩飾爭吵和矛盾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長在孩子面前需要掩飾爭吵和矛盾嗎??很多做家長的都不想因爲自己的私事而影響孩子,擔心孩子受到傷害,這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樣長久下去真的好嗎,在孩子面前掩飾爭吵和矛盾對孩子好不好?

對孩子的長久傷害

在孩子面前刻意掩飾矛盾對孩子的成長有如下幾方面的影響:

1)讓孩子覺得家長虛僞。

當家長之間有不同意見時,是掩飾不住的。孩子的感覺是敏銳的,他能覺察出大人的表情、語氣、停頓等的不同含意,猜測發生了什麼 事情。瞞不住而硬要裝沒事,會令孩子很困惑,覺得家長虛僞。

2)讓孩子學會消極地迴避矛盾。

家長的這一行爲暗示,爭吵是不對的,應該和 諧。可是真實的社會是我們一定會跟別人有不同的意見,或者我們的意見與環境條件不符,差異、矛盾、爭執在所難免。

如果孩子接受了家長的暗示,覺得這些是錯的,是不應該有的,那麼遇到矛盾和不同時讓孩子如何與別人相處呢?不與人爭辯, 會很委屈;與人爭辯是錯的,理不直氣不壯,爭吵了,又會很自責。

3)剝奪了孩子學習化解衝突的機會。

遇到有矛盾,總要解決。解決的辦法多種多樣,孩子總要學習。家長關起門來,就是剝奪了孩子“觀摩學習”的機會,從長遠來看,是對孩子的世界的豐富和社會能力的增多、增強不利的。

我們爲什麼會這樣?

大多數選擇在孩子面前掩飾的家長,是真心希望孩子不要受到影響。這樣的家長顧及孩子的感受和榜樣學習,是用心的好家長。

只不過,他們沒有分清爭吵和爭論。如果當着孩子大打出手,或者出言激烈,情緒過激,就像前面分析過的情況, 當然不好。

但是,人總是會有不同的意見的,我們可以就不同的看法進行爭論。

家長在孩子面前需要掩飾爭吵和矛盾嗎?

我們應該怎麼做?

有的家長說,你之前講了吵不行(參考:當爸爸媽媽開始爭吵……),那現在又說不吵也不行,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有時候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怎麼辦?

其實,解決問題不是只有吵架、冷戰、忍耐這幾種。我們要承認人與人之間總會有分歧,無論他們多麼相愛,多麼親密,也會有不同的意見,會有誤解。

重要的是能夠不帶情緒地去分享我們的不同, 討論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怎麼做呢?教您一個簡單的辦法,分爲三步:

第一步,抓住重點,去除干擾。

咱們到底在吵什麼?是今晚吃什麼飯?還是我家人口味太鹹?還是你認爲我太懶,不愛做家務?別把事情混在一起說。確定當下的主題,是說今晚吃什麼嗎?

第二步,充分交流。

你的看法、你的想法、要求、偏好、決定……,以及我的這些,都擺出來,說自己的,別猜測對方的,不急着對對方的想法什麼的下評判、否決,咱們先都把各自想說的說出來。

第三步,磋商。

在共贏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自己、對方、孩子和全家的利益、感受、需要和對未來的影響,得出一致的結論,然後去執行這個結論。

舉個簡單的例子

舉個簡單的討論晚飯吃什麼的例子。不就吃個晚飯嘛,至於嗎?對於有些家庭或者有些時刻來說太至於了!比如事情原本是這樣的:

“今晚吃什麼呀?”

“這還用問嗎?到現在啥都沒弄,我忙了一天回家連口飯都吃不上。”

“就你們家人那口味,一會兒鹹了,一會兒淡了,這不吃那不吃的,不問清楚了 做什麼都不討好,你以爲我願意問你呀!”

“少廢話!不願意做一邊待着去。我帶孩子出去吃。”

“你就會亂花錢,家裏什麼都有,外面又貴又不衛生、不乾淨,要去你自己去, 孩子跟我在家吃。”

孩子……

改一改,這可以變成另一個版本:

“今晚吃什麼呀?”

“這還用問嗎?到現在啥都沒弄,你……” “這個我稍後告訴你,爲什麼到現在還沒做飯。現在,咱們說的是今晚吃啥。冰箱裏有昨天剩的 A 和 B,還有 C 和雞蛋,要不做個蛋炒飯,把剩菜熱了,炒個青菜。你有啥想法?”

家長在孩子面前需要掩飾爭吵和矛盾嗎? 第2張

“我不想吃剩菜。樓下新開了家驢肉火燒,去買幾個火燒,家裏做個蛋花湯,或者把剩飯熬粥。”

“那家做的乾淨嗎?要不你去買火燒,少買兩個先嚐嘗,我熱剩菜,再做一個湯。”

“行。”

在這個交流—磋商的過程中,我們要用到控制力——控制話題在正常軌道上,控制自己不被對方的情緒牽引;要用到忍耐,衝突性話題先忍下,有耐心等稍後再說,而不是即刻爆發;要用到冷處理,對對方的不合理情緒或節外生枝的話冷處理。

所以,解決問題也無非就是這些能力,只不過用到了正確的地方,不是控制別人都聽我的,也不是忍讓當受氣包、受害者,更不是冷戰、冷暴力。

只要本着“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的原則和“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態度,夫妻間有什麼深仇大恨、解決不了的呢?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