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越懂事,活得越不開心

孩子越懂事,活得越不開心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懂事的孩子往往這樣:明明想吃的東西,卻說不要;明明想買的東西,卻說太貴;明明想做的事情,卻說不去。其實,這是一種很深的絕望。知乎上看到一位女兒的抱怨:小時候家裏窮,過年買新衣服的時候,女兒總會說:“給弟弟買吧,我不要!”其實,她的內心是多麼渴望一件新衣服,甚至暗暗希望,媽媽也會給她買一件。當然,最後衣服只買給了弟弟!

上大學的時候,每個月的生活費不超過五百,身上的衣服又土又醜。可每學期結束的時候,女兒總能省出一筆錢,給家裏人捎帶一些外面的特產。村裏的人都說她懂事!後來,生活慢慢變好。

一次,父親開車被撞,軟組織挫傷,並不嚴重,媽媽把這事告訴了她,讓她打個電話給她爸。女兒問媽媽:“告訴弟弟了嗎?”媽媽回答:“沒有,怕影響他找工作。”女兒有點難以理解:“你怎麼不怕影響我的工作呢?”媽媽說:“你比較懂事啊!”

孩子越懂事,活得越不開心

小時候,奶奶帶着我和堂哥去親戚家喝喜酒。親戚家的鄰居種了不少柚子樹,送了幾個過來給大家吃,對那時的小孩來說,算是美味了。吃完後,堂哥還嚷嚷着要,奶奶說沒有了,堂哥不信,先是鬧,然後哭,最後乾脆在地上打滾,奶奶無奈,只好花錢去鄰居家買了一個。

切開後,他要一個人獨吃,不知是誰拿了一瓣,他又不樂意了,又在地上直打滾,奶奶又給他買了一個。那時的我乾巴巴地望着這一切,其實,我也想要!但父母從小教育我:要懂事,不能向別人要東西。

我只好用渴望的眼神望着奶奶,希望她能讀懂我背後的訴求。當然,最後的結果是:我沒有!

孩子越懂事,活得越不開心 第2張

“懂事”,最大的特點是:不能提要求,不能麻煩別人!所以,懂事的孩子往往這樣:明明想吃的東西,卻說不要;明明想買的東西,卻說太貴;明明想做的事情,卻說不去。……

當然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想吃的東西吃不到,想買的東西買不成,想做的事情做不成。難怪有人說:懂事的孩子沒糖吃!知乎上有這樣一條追問:“懂事的孩子快樂嗎?”差不多4000條回答,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快樂!

每個懂事的孩子背後:都有那麼一段令人辛酸的心靈路程!就像《龍貓》裏說的:懂事的孩子更讓人心疼!或許有的父母會說:懂事的孩子多好啊!不用操心、不用管教、不用勞神,

不僅父母輕鬆,孩子也能更早地當家作主。然而,事實果真如此美好嗎?懂事的孩子往往過早地注重他人的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權衡利弊,卻唯獨忽略了自身的意願與需求,往往失去了正視和表達自己慾望的能力。

對於他人的請求,他們總是來者不拒,卻很少向他人提任何要求。和同齡的小孩相比,他們的心思細膩柔軟,處事謹慎小心。本應天真無邪、恣意妄爲,卻變得少年老成、謹小慎微。武志紅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孩子越懂事,活得越不開心 第3張

更嚴重的是,在這種懂事狀態下長大的孩子,會在未來的社會中面臨更多的迷茫與糾結:不懂得拒絕,對他人的請求總是來者不拒。

·羞於表達自己的訴求,

總覺得自己的需求是有罪的期望對方能揣度出自己的心思。

·自卑、敏感,

表面上是善解人意,可背後卻害怕對方不高興,哪怕委屈自己。

職場上,不知道如何向老闆提出合理的加薪要求;

朋友間,總是秉承着“談錢傷感情”的原則;

戀愛中,對自己想要的總是不說,總期望着另外一半能懂得自己。

歸結爲一點:

無法正視自己的訴求以及維護這份訴求的權利!

對於“懂事”,往往分兩種情況

一是父母素質高、思想開明,在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充足的愛與溫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成長。這樣的孩子不但健康活潑,而且知書達理。

另一種情況則是,父母往往忽視孩子的需求與表達,卻過早地要求孩子體會父母的艱辛,聽大人的話,順從父母的意志。孩子看似懂事,內心卻很孤單、讓人心疼。然而,大部分的父母總是偏向於第二種情況,並樂此不疲!

懂事,其實是一種慢慢領悟的過程。不必刻意地教導,更不必過早地要求。隨着時間齒輪地推動,他們總有一天會長大。父母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愛與言傳身教,好好地守護孩子的童真。

孩子越懂事,活得越不開心 第4張

有位朋友的女兒,聰明可愛,又很懂事。有客人來吃飯,不但坐姿端莊,還會主動爲客人夾菜,用很稚嫩的口吻說:“叔叔,這個好吃,多吃點!”吃完飯,總是很自覺地給客人泡茶。

一次,小女孩過生日,父母爲孩子買了一份很大的蛋糕,並邀請了不少好友前來參加。小女孩非常開心,到了許願環節,她默默地許下了屬於自己的願望!臨走前,有朋友偷偷問了小女孩:

“剛纔你許了什麼願望呀?”

小女孩說:

“希望爸媽有時候可以把我當小孩,我不想那麼快長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