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說100遍孩子也不聽話,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說100遍孩子也不聽話,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少孩子都會讓爸媽無力吐槽:“這孩子怎麼就喊不動呢?”“我都說了100遍了,你怎麼就不聽呢!”

怎麼樣說孩子才願意聽,願意改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說100遍孩子也不聽話,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什麼是超限效應

美國的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的感人肺腑,準備多捐點錢。

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只捐點零錢。又過了10分鐘,還是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

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演講,開始向聽衆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不捐錢,還從盤子裏拿走了2元錢。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如果外來的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就會使人感覺不耐煩,甚至產生心理逆反。

案例:小寶在家裏玩玩具,都會把玩具丟的滿屋都是,從來不主動收拾。媽媽每天都會嘮叨小寶,自己每天卻依然幫孩子收拾。

每天起牀也讓媽媽犯愁,她每天催十遍八遍:“快點!快點!你怎麼這麼磨蹭啊!”當然跟收拾玩具一樣,媽媽每天唸叨,小寶每天賴牀。

分析:不管是教育孩子還是跟成人溝通,都要恰到好處。嘮叨就是一種反覆、單調的刺激,無異於“疲勞轟炸”,往往會引起孩子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

就像馬克?吐溫一樣。孩子對嘮叨的反感超出大人們的想象,我們大人可以設身處地爲孩子想想,互換下位置,去體驗去感受。

所以父母一定要改變嘮叨的習慣,注重教育的質而不是量,避免踩了“超限效應”的警戒線。

說100遍孩子也不聽話,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第2張

孩子聽話麻麻要這樣做

1.一天內批評不超過兩次

第一次挨批評時,孩子一般不會感到厭煩,而是多少會愧疚、反省,其實這就達到了批評的效果。

第二次開始就感到厭煩,不過程度較小,但如果再來第三次、第四次,厭煩心理就會以幾何級數增加,甚至演變成反抗心理。

所以一天之內批評孩子不要超過兩次,不管是針對同一件事還是不同的事。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

這樣,孩子纔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2.批評孩子就事論事

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切忌東拉西扯,把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都翻出來。愛嘮叨的父母通常都會把對孩子各方面的不滿一併發泄出來。

“叫這麼多遍都不起牀,這孩子就是懶。吃飯也懶,幹什麼都得催”這也是犯了“超限”的禁忌。

要求過多、過高,孩子會覺得反正也不可能全改,改一個你也會嘮叨別的,索性讓你說個夠吧。

因此,父母最好直接面對當下問題,就事論事,用盡可能簡明的話語來表達。

說100遍孩子也不聽話,真正原因你知道嗎? 第3張

3.用表揚代替批評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指望孩子一天之內改掉一個甚至幾個壞習慣是絕無可能的,如果在他們努力改正的過程中;

家長不改“他錯了我就說”的批評風格,只會讓他們產生挫敗感而乾脆放棄嘗試。其實,對於習慣了父母“嘮叨”的孩子,表揚更管用。

用表揚代替批評,有時效果會更好。家長要適當的寬容對待孩子,只要發現孩子比以前有一點兒進步了,都要給予鼓勵,可以是一個擁抱、一個掌聲、一句鼓勵、一個大拇指。

4.讓孩子體驗犯錯的後果

最後,父母還得學會適時放手,讓孩子體驗錯誤的後果。例如孩子經常弄壞玩具,媽媽可以說清楚下次再弄壞堅決不買了。

如果他再不小心,以後只能玩別的。弄壞了自己心愛的玩具而沒有替補,這是對孩子有用的一課。

讓他意識到因爲自己不珍惜玩具,最終要承擔沒的玩的後果。該孩子承擔的,家長儘量不要過多參與,孩子做錯事會受到相應懲罰,就會因此糾正自己的行爲。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長大,都要懂得對自己的行爲負責。孩子很難真正懂得自己不曾經歷的事情,家長提醒沒有效時,不妨放手,孩子自己會“吃一塹長一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