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你還在這樣哄孩子嗎?10句對孩子有長久傷害的話,不要再說!

你還在這樣哄孩子嗎?10句對孩子有長久傷害的話,不要再說!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你在吃什麼?給我也吃一口好嗎?

看到小孩子在吃東西,很多大人都忍不住湊過去,問上一句:“你在吃什麼呀?給我也吃一口好不好?”當孩子猶豫或者拒絕了,你可能又會說:“咦,這麼小氣啊……”,如果孩子最終還是把手裏的食物伸過來,結果不少大人都會擺擺手,說:“謝謝哦,我不吃,還是你吃吧。”

看似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你也許會覺得純粹是和孩子開開玩笑而已,難道還真的吃他的東西啊。其實,在孩子眼裏是沒有玩笑話的,大人的話他都會當真,你的善意拒絕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傷害,他會瞬間失去判斷力,到底你是要吃呢還是不吃,同時也會覺得你在拒絕他的分享和誠意。

建議做法:孩子分享給你的時候,一定不要拒絕,然後誇獎孩子:“謝謝你,你真大方。”

2、寶貝,別害怕,打針一點兒都不疼!

每次帶孩子去打疫苗的時候,經常看到不少孩子在還沒輪到自己的時候就已經哭得稀里嘩啦了,家長這時候總是會在旁邊耐心地哄着:“寶貝,別害怕,打針一點兒都不疼呢!“

連大人都知道,打針肯定是有一點疼的,那這樣哄孩子豈不是當着孩子的面撒謊嗎?甚至還有一些家長,故意趁着孩子不注意的時候,趕緊示意醫生一針紮下去。結果呢?孩子在沒有任何心理防備且大人明確說打針不疼的情況下,卻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疼!哭是自然的,最要命的是,下次打針他只會更害怕了,大人哄騙的這招根本沒法再起作用。

建議做法:提前告訴孩子打針是有一點疼的,就好比媽媽現在用手指戳你的感覺(用指甲輕按寶寶手臂,有略疼的感覺就可以),但是堅持一小會就馬上不疼了。還可以鼓勵孩子:“你試着看能不能忍住不哭,如果能忍住那一定是非常勇敢的寶寶,如果忍不住想哭也沒關係,媽媽陪着你,別怕。”

你還在這樣哄孩子嗎?10句對孩子有長久傷害的話,不要再說!

3、誰撞倒我家寶貝的?別哭,媽媽幫你打它!

孩子撞到桌子摔倒了,哇哇大哭起來。媽媽立馬衝過去抱起孩子,連聲哄着:”寶貝別哭,誰撞倒我家寶貝的?媽媽幫你打它!“然後還真就爲了哄孩子開心,伸出手拍了桌角幾下,然後對孩子說:“你看,媽媽幫你教訓它了,看它以後還敢欺負我家寶貝麼!”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經常看見?尤其是老一輩帶孩子時,這早已是習以爲常的事情。可你曾想過,孩子心裏從小就被埋下了一顆復仇的種子,它教給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責怪別人,教會他不寬容和報復。從小就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的孩子,你還指望他能成爲一個謙謙有禮、待人大度的人嗎?

建議做法:如果只是輕微碰撞並不是什麼嚴重傷,家長大可不必驚慌失措。而是溫柔地過去哄哄孩子幫他揉揉,告訴他:“沒事,媽媽揉揉就好了。”等孩子情緒穩定了,還可以告訴孩子:“小桌子被你撞了,它也會疼的,咱們也幫它揉揉好不好?”

4、錯了錯了,這個玩具不是這樣玩的。

買來新玩具,孩子既開心又好奇,迫不及待在那裏專心研究。這時候家長似乎更着急,巴不得孩子一分鐘就完全學會了,尤其是看到孩子操作錯誤或者玩法不對的時候,你也許會說:“錯了錯了,這個玩具不是這樣玩的,媽媽教你吧!”

你一句錯了,孩子瞬間就有了挫敗感。玩具不就是用來玩的嗎?那爲什麼一定要講究那麼多的規則呢?孩子的思維遠比大人富有想象力,而且不受任何慣性思維的約束,讓他安靜地一個人認真研究,興許還真能玩出不少新花樣呢?而且,自己研究出來總比被人手把手教會更有成就感,不是嗎?

建議做法:讓孩子儘量嘗試自己玩,他需要你幫助的時候再耐心指導就行了。孩子即使方法錯了,也不必直接說“你錯了”,而是委婉說“其實也可以這樣玩呢?”,引起孩子興趣後再演示給孩子看。

你還在這樣哄孩子嗎?10句對孩子有長久傷害的話,不要再說! 第2張

5、我家寶貝是世界上最漂亮(帥)的!

在父母眼裏,孩子永遠是自家的好,尤其是當孩子長相確實還算不錯的時候,有些親戚朋友難免會時不時當着孩子的面說:“寶貝,你太漂亮(帥)了!”,又或者有些爸爸媽媽會忍不住對孩子說:”我家寶貝是世界上最漂亮(帥)的,誰都比不上!“

當你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外貌的重要性。容貌都是會隨着時間改變的,當有一天他在外面聽不到這樣的誇獎的時候,他一定是不自信的。而且經常這樣誇孩子,其實也無形中教會了孩子以貌取人。

建議做法:如果有人誇你的孩子漂亮,你可以微笑點頭,然後讓孩子說“謝謝”。在平常,比如一起讀繪本或者聊天的時候,適時地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思想:人的外貌不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有他最美的地方,只有內在美才最恆久。

6、你媽媽不在,千萬別告訴媽媽是我給你的哦。

爲了討孩子開心,有些親戚朋友或者爺爺奶奶經常會趁着孩子媽媽不在的時候,偷偷塞給孩子一些平常媽媽不讓吃的東西,又或者允許孩子做一些平時媽媽不讓做的事情。甚至還會充當起孩子的保護傘,不但提前告訴孩子千萬別告訴媽媽,還會在萬一被發現的情況下,主動站出來護着孩子。

對待孩子的教育,最好全家人都保持一致,而且必須有一個人是有着絕對的主導權的。如果媽媽已經給孩子制定了某些要求或者規定,那麼其他人最好不要輕易破壞,這樣不但教會孩子撒謊,而且也會對孩子自制力的培養造成影響。

建議做法:如果孩子趁着媽媽不在想要破壞規則,你可以對孩子說:“你問過媽媽了嗎?媽媽同意嗎?”然後溫柔制止。如果孩子不依不撓,只要不是絕對不能違反的大原則的事情,其實也可以嘗試讓孩子和媽媽取得聯繫,幫着孩子一起徵得媽媽的同意,或者告訴孩子,如果你做了,等媽媽回來咱們要一起如實向媽媽彙報,不能隱瞞。

你還在這樣哄孩子嗎?10句對孩子有長久傷害的話,不要再說! 第3張

7、你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吧,給你糖吃!

每當家裏來了客人,又或者家庭大聚會的時候,孩子永遠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大家圍在孩子周圍,不斷地用各種誘惑吸引孩子,”XX,給我們唱首歌吧,叔叔這裏有糖哦!“

讓孩子展示才藝本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必須是發自內心的願意才行。如果都拿各種好處來促使孩子就範,難免會讓孩子養成爲了點蠅頭小利就屈服別人的習慣。

建議做法:我們可以對孩子說:”XX,都說你唱歌很好聽哦,你願意給我們表演一下嗎?“孩子有些怯場,可以適當鼓勵他,如果孩子不樂意,大人也應該尊重他的想法,不要一再要求。

8、寶貝,快看,媽媽手裏拿的是什麼呀?

本來孩子一個人在那裏玩的好好的,家長興致來了,總喜歡各種問題連環炮似的追問孩子,想方設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寶寶,你看這是什麼?”“寶寶,快看媽媽手裏拿的什麼呀?”“寶寶,你看那裏是什麼?”……

經常會有媽媽向我訴苦,說孩子平常做事的時候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比如做作業的時候,沒坐幾分鐘就想起來幹別的。注意力是需要從小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慢慢培養的,儘量讓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一點點拉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如果大人經常時不時強迫性地中斷孩子的注意力,對孩子來說不僅會打擊積極性,更容易讓孩子養成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壞毛病。

建議做法:當孩子專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大人最好不要輕易打擾,而是等孩子注意力分散之後,再來和孩子做上述的交流。

你還在這樣哄孩子嗎?10句對孩子有長久傷害的話,不要再說! 第4張

9、不行!不能!

孩子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沒嘗試過的東西都很有慾望親自去嘗試。比如,很多孩子喜歡抓米飯玩,可大人覺得這樣太不衛生了,所以第一反應就是會阻止:“不行,不能用手抓的,太髒啦!”又或者孩子想開水龍頭玩水,家長又是立刻阻止……

如果從小你總是在孩子耳邊不斷地說着各種“不行”“不能這樣……”之類的話,孩子的世界是灰暗的,太多的事情被大人強行阻止,對孩子而言是殘忍的。太“乖”的孩子長大後也很難有勇氣和信心去嘗試更多新的挑戰,大人的這種“保護”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任何好處。

建議做法:生活中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可以嘗試的儘量都讓孩子去嘗試一次。比如孩子想要抓米飯,那就洗乾淨手讓他抓,好奇心過了,沒有哪個孩子會持續對這個一直感興趣的,大人稍加引導就好了。

孩子如果想要嘗試的是大人覺得很危險不適合孩子做的事情,大人不妨陪着孩子一起嘗試,通過實際經驗教訓告訴孩子爲什麼這件事情要被阻止。比如孩子非要去碰盛着熱水的杯子,可以告訴孩子:“杯子裏是熱水,會很燙的。”然後讓孩子觸碰嘗試下燙的感覺,孩子試過了之後,以後就再也不敢隨意碰裝着熱水的杯子了。

10、還是我來吧!

孩子想幫忙洗碗,你說:“別動,還是我來吧,你怎麼洗得乾淨?”

逛超市,孩子主動要求提東西,你說:“還是我來吧,這麼重你提不了的。”

孩子要自己洗澡,你說:“還是我來吧,省得弄的到處是水……”

其實,我們應該選擇相信孩子,你的一句“還是我來吧”不僅表示了你對孩子能力的不信任,同時也在無形中打擊着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也逐漸養成了大小事情都依賴父母的習慣。

建議做法:孩子如果願意主動做某件事,大人一定要多鼓勵,多支持,多信任!即便孩子沒有完成好,甚至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爲此因噎廢食大可不必。可以在肯定孩子之後,再委婉指出不足,然後鼓勵孩子下次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