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雖然我很小,但是你們不要這樣“逗”我

雖然我很小,但是你們不要這樣“逗”我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寶寶無疑是可愛的,尤其是會跑會跳會說話的,誰見了都要親親抱抱舉高高,沒事兒還要“逗一逗”,簡直不要太可愛~

但是,這也是很多人從小的“噩夢”,每次遇到“怪蜀黍”、“怪阿姨”各種被騙的時候,爸爸媽媽還不幫着自己說話,還說什麼“叔叔阿姨是喜歡你呀”之類……真的是分分鐘想屎哦!

當然,寶寶們的不安更多的是來源於父母,父母沒有及時組織他人的這種“逗”,或者父母沒有及時跟寶寶溝通、教會寶寶怎麼應對,甚至有的父母本身就習慣於“欺騙”,用種種“善意的謊言”來讓孩子“聽話”。

雖然我很小,但是你們不要這樣“逗”我

比如說,之前在上海做展會的時候,同事合作的工作人員裏有一個兒子3歲了的媽媽,小孩子從早上就不停地在給她打電話,跟媽媽說“不要加班哦,不要出差哦”,媽媽一直含混着回答“不加班,一會兒就回去了。”

午休的時候,還聽到她在打電話,說什麼“媽媽已經到人民廣場了,一會兒就回去哦。”可是明明展會是一天,加上結束要收尾,怎麼可能那麼早就回去呢?

我們就問她,爲什麼不跟孩子說實話,她說,“我家兒子特別粘我,每天都要我陪着才能睡的,最近經常出差,他沒有我就不睡覺的,我就跟他說一會兒就回去了,不然怎麼辦,又不能帶着。”

嗯……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雖然我很小,但是你們不要這樣“逗”我 第2張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但凡能夠理解簡單的邏輯,比如說,“媽媽累了,寶寶幫媽媽揉揉肩膀好不好”,或者“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睡覺了,但是爸爸媽媽就在旁邊,害怕可以叫我們哦”,雖然說一遍寶寶可能會不懂、不理解,但是經常這樣跟寶寶保持良好的溝通,他們會知道體諒的。

因爲寶寶太小了,他們會害怕孤單、害怕黑暗,害怕沒有媽媽的世界,但是如果一味地用欺騙來換得一時的“消停”,那就是在透支寶寶的安全感,會讓他們感到更加害怕。

因爲不管你再怎樣解釋,寶寶會覺得,媽媽是個騙子,她是個壞蛋,她說的我都不信!

所以寶寶會相信“眼見爲實”,只有看到媽媽、抓到媽媽的時候纔會稍稍安心。

當然,還有其他人的騙(或者說逗小孩),比如,“你媽媽不要你啦”、“跟叔叔回家吧”、“你表現好你媽媽就帶你去動物園”等等。

在之前的《放開我北鼻》中,林更新就爲大家示範了“標準”的騙小孩:

節目一開始,林更新和易烊千璽穿上布偶裝去接小朋友們,在車站,小蔥花的媽媽把孩子交給了大哥哥們,到這裏還是一個溫馨愉快的打開。

然而,當小蔥花的媽媽一走,沒聊幾句,林更新便告訴小蔥花,“你媽媽不要你啦”。

雖然我很小,但是你們不要這樣“逗”我 第3張

這對於孩子們來說簡直就是直接秒殺的暴擊!

試想一下,媽媽剛離開,一個小姑娘面對一大羣陌生人,在陌生的環境,就聽到媽媽不要自己了,是什麼感受?

而且之前媽媽也應該囑咐過類似於“要聽哥哥的話”之類,而這個可以信任的哥哥竟然說“你媽不要你啦”!

而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林更新依然選擇用謊言來安撫小蔥花,比如“媽媽一會兒就來啦”、“媽媽吃午飯的時候就來啦”等等,直到一次次希望落空的小姑娘爆發了,纔給媽媽打了電話,媽媽告訴寶寶:“媽媽這幾天都不在,你要聽哥哥的話,媽媽愛你。”這才安撫好。

很多大人們總覺得不以爲然,也有人會覺得自己當年別人也是這麼逗自己的,那爲什麼現在的孩子就這麼嬌貴,開玩笑都開不起?

其實這不是開玩笑的問題,因爲你是思維成熟的成年人,而在孩子的世界裏,父母就是天,家就是整個世界。

不論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孩子,在這麼小的時候,都不會有“開玩笑”的概念,就像電影裏說的“小孩子才分對錯”,在小孩子的世界裏,非黑即白,你又憑什麼用成年人灰色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們呢?

雖然我很小,但是你們不要這樣“逗”我 第4張

關於對孩子的“騙”是不是“善意的謊言”,這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哄騙誘騙,這種方法,會導給孩子造成的影響。

所以不管是從心理學角度,還是從幼兒教育的角度,都不會特別支持哄騙誘騙以及寵的方式。因爲這樣做會有持續性的一個後果的:一個謊言必須要另外一個兩個三個甚至數十個謊言去圓,就會導致謊言無限的擴大,孩子會在一個謊言的世界裏長大。

對於有有很嚴重的與媽媽分離哭鬧症的孩子,如果媽媽在離開的時候每一次都要偷偷摸摸,讓別人分散他們注意力,然後自己神不知鬼不覺消失。越是這樣“鬥智鬥勇”,孩子越會變得“敏感多疑”。

相反,如果嘗試和孩子實話實說,溫柔細心地溝通。提前告訴他們媽媽一會兒要出門,並詳細地告訴他們,媽媽出去是做什麼、跟誰一起去、大概什麼時候回來,媽媽也想陪他們但媽媽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媽媽出門的時候也會想寶寶的,就像寶寶想媽媽一樣。

也許第一次孩子還不太懂,但久了之後孩子們會平靜地和你說拜拜,在家期盼着你的歸來。

雖然我很小,但是你們不要這樣“逗”我 第5張

所以給習慣於“哄騙”的爸媽一點建議就是:

· 明白你脫口而出的“哄騙”在孩子眼中是“承諾”;

· 你的承諾一定要兌現,如果不能,好好跟孩子商量,用Ta能接受的方式彌補,而不是你異想天開的方式;

·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兩點,那麼你就會明白,無論是不是“三歲小孩”,都不是輕易能辜負的,作爲成年人,需要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雖然我很小,但是你們不要這樣“逗”我 第6張

對於親戚、朋友想要與孩子接近,但無從下手,只會隨口扯謊說一些“今天晚上跟阿姨走呀”、“爸爸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還請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及時制止,告訴孩子們你們哪裏也不會去,爸爸媽媽永遠不會不要你們。

同時也要跟朋友講清楚,要怎麼跟小朋友接近,自己的孩子喜歡什麼,你可以跟他們聊這些,或者玩這種玩具,不要用謊言來“逗”他們,他們會害怕。

畢竟是自家孩子,總不能一切爲了面子而胳膊肘向外拐,從而使得孩子的安全感受到破壞。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