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一位二寶媽媽的堅持,成就了自家的天使寶寶!

一位二寶媽媽的堅持,成就了自家的天使寶寶!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寶寶的過程中,常會走些彎路,但幸運的是,只要迴歸到科學的育兒路線中來,自家寶寶終究會成爲天使寶寶。今天分享的這位二寶媽的經歷和她給其他媽媽的建議告訴我們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就是認真的學習和思考,以及對自家寶寶細心的觀察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天使寶寶,無需羨慕,因爲每個家庭都可以擁有!

養育大寶錯失良機

2015年哥哥出生不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璐璐,認識了念楚,認識了PDF,哥哥是規律餵養,但是由於我媽太心疼沒能訓練自主入睡成功,也因此帶哥哥比別人累了好多,那個時候抱睡,背睡,無所不用,只要能睡着就行,甚至一直抱着睡!

二寶睡眠不容樂觀

吸取了哥哥的教訓,妹妹出生後,全家就一致同意,少抱,餵飽了自己玩,不到點不喂,哭不一定是餓的觀點,妹妹睡眠也一直不錯,可是由於感冒,黃疸,經常月子裏抱着跑醫院,導致妹妹養成了抱睡的習慣!白天還好,夜裏頻繁醒,還得抱着哄,那個時候經常抱着妹妹哭,睡眠不足,隊友幫不上忙,都快得抑鬱症了!

想改哄睡出師不利

後來在滿月打完預防針後開始了給妹妹改自主入睡,當時隊友和我媽都是支持的,可是實施起來後,我媽又開始嘮叨了,不忍心!不忍心,怎麼能這麼哭,妹妹一哭,她就叫我去抱,去安慰,實施了5天,效果不大!我媽開始發飆了,要離家出走,回老家!那天我沒再讓妹妹哭,抱着她我也哭!覺得特對不起她,讓她哭了那麼多天還沒成功。

一位二寶媽媽的堅持,成就了自家的天使寶寶!

暫時放棄每況愈下

停止的兩天妹妹的睡眠更差了,抱睡放小牀半小時必醒!我重新跟我媽溝通!她再次同意了,並且我自己也重新再聽了一遍課程,發現自己有好多地方還是不怎麼理解,比如總睡眠時間多少,白天小睡多少,第一頓時間沒固定好,等等!

用心預備細心觀察

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停了2天后我又開始了給妹妹訓練自主入睡,我像備戰高考一樣拿着筆記錄着妹妹的睡眠時間和時長,哪個時間點睡的,有沒有接覺,每個小睡時間分別是多少,不停地做比較,計劃方案。這一次,我媽沒有干預,而是每到妹妹小睡的時間,她就主動帶着哥哥去外面逛,這樣她聽不到哭聲,心裏也好受許多。

理解原則調整方案

這回我採用了持續觀察法(具體方法請參考PDF手冊課程),覺得這個更加適合,之前採用費伯法不合適,越安撫越哭,知道她是因爲困而哭就沒那麼擔心了,壞習慣養成了,改確實挺不容易的,最長的時候哭了一個半小時,離奶點還有半小時就抱起來,安撫情緒,吃完奶讓她玩一下再睡,有時候剛睡着沒多久又要到奶點了,又要拉起來喝奶(後來知道可以稍微推遲一點叫醒)。

堅持不易碩果初現

那段時間,我媽經常說我是瘋子,在折騰妹妹,好不容易睡着又拉起來,然後又讓她哭,說實話沒有哪個媽不心疼,但也是爲了寶寶好,想着這一點又堅持下來了。好在妹妹很給力,經過4天時間,就基本會自主入睡了(準確講是恢復自主入睡了,璐璐注),雖然偶爾還會哭,但是都在15分鐘內,可以接受。

用心思考再進一步

過了一段時間發現,雖然會自主入睡了,但是小睡時間並不固定,就又開始琢磨,怎麼樣才能讓寶寶像定了鬧鐘一樣,到點放小牀就自己睡呢?於是又開始翻看妹妹的睡眠記錄,每次小睡睡多長,睡覺時間點距離上次醒來時間多長,慢慢地我發現了規律,給妹妹制定了一個方案。

天使寶寶快樂無限

開始實施第一天提前15分鐘放小牀,效果不錯,過了兩天提前10分鐘放小牀,也很好,後來我發現到點妹妹就犯困,每次裹好襁褓抱進房間她就開始打哈欠,放牀上一點都不哭,沒幾分鐘就睡着啦!現在自己一個人帶妹妹就像度假一樣(媽媽帶着哥哥回老家玩去了),每次妹妹喝完奶陪她玩的時光特別快樂,她總是衝我笑(睡足了,哭也少了)。而且做家務、買菜、燒飯、洗衣服、搞衛生、看電視、玩手機,一樣我都沒落下,心情自然而然就好了許多,發現時間過得特別快,一下子一天就過去了。

經驗總結無所保留

經過這段時間,我總結了要注意的幾點:

規律餵養,定好間隔不到時間不喂(也要理解彈性原則和識別改變餵奶間隔的信號,知道何時可以調整餵奶時間,璐璐注)。

每天早上第一頓奶的時間要固定,夜間入睡時間也要固定。

觀察並記錄寶寶24小時的總睡眠時間,夜間多少,白天多少。

觀察寶寶的入睡信號,比如打哈欠,不愛動,不搭理人,眼神呆。

把白天的小睡時間安排在每頓奶之後的1.5到2小時,入睡前儘量保持一致的睡前儀式。

很重要的一點,吃,玩,睡的順序,並且保證媽媽每一天要有至少1個小時的高質量陪伴時間。

最後一步就是恢復自主入睡,寶寶肯定會哭,因爲懷習慣養成了。要找到合適自己寶寶的方法——持續觀察法、費伯法,或是抱起放下法,適合自己寶寶的就行。

如果3個月以內的寶寶驚跳反射嚴重,建議裹襁褓。

不要讓寶寶牽着我們的鼻子走,我們要根據寶寶的能力引導寶寶跟着我們的步伐走。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