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育兒觀點那麼多應該聽誰的?

育兒觀點那麼多應該聽誰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有很多育兒專家,寶媽們也會接收到各種育兒信息,那麼很多很多種觀點,作爲寶媽的你應該聽誰的比較好呢?

育兒路上,如何科學育兒怎樣才能不隨波逐流?

有個問答很熱門:在育兒路上,你被別人的思想綁架過嗎?或是長輩的、或是醫生的,或是網上某個言論的?

阿秋在下面寫了自己的想法:我養娃養的隨心得很。穿不穿襪子?孩子1歲了,冷了會抓襪子往我手裏塞,讓我幫他穿,熱了會自己扯掉。

下過雨,帶孩子在廣場上玩,他看見水坑就噼裏啪啦的踩,玩嗨了還蹲下身拍水,濺自己一臉水還“呵呵”傻樂;玩累了就把手放衣服上蹭乾淨。

旁邊跳廣場舞的幾個大爺大媽過來跟我說,孩子怎麼可以在外面玩水?髒兮兮的,身上弄溼了會感冒。我對大爺大媽們表示感謝,在旁邊把孩子手腳用溼巾擦乾淨,把孩子往推車裏一放,走人。養自己的孩子卻總是聽別人的意見會煩死的。這樣做媽媽可能是很多人的想法。

育兒觀點那麼多應該聽誰的?

一、爲什麼阿秋能這麼隨性的養孩子?

其實她在孕晚期時就拖着寶爸一起看了許多育兒書籍,比如《希爾斯親密育兒》《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通過看系列書籍,聽醫生的課程,入一些高質量的媽媽羣,經常探討育兒,在育兒中不斷實踐總結,日經月累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

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每天接收到大量信息,可能會給你解決一些育兒問題,但更多的是給你帶來壓力

小天經歷過這種事情。有次在社交圈發了孩子光腳站在窗邊的照片,朋友們,長輩們紛紛評論“孩子會冷的”,“光腳踩地上小心!”雖然都是好心,但卻給小天帶來了一些困擾。意見多了就雜,不知道該聽誰的就容易亂。

二、我們育兒要把握四個關鍵

1、 在孩子嬰幼兒時期的陪伴是爸媽給孩子的,一份一生都無法補償的禮物。

由於時間、經歷、心態和環境狀況不同,監護人對每個孩子的態度和行爲也不盡相同。

但孩子照單全收,一點點的“吸收”撫養者的性格和行爲特點,到了後來,誰養的就像誰。有些視頻中爺爺帶大的孩子行爲神似爺爺也是這個原因。

2、 育兒路上一定要寶爸的參與。看看微博上硬漢和萌娃的組合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爸爸帶的孩子會相對更聰明。而且有些事情是媽媽無法完全替代的,爸爸們不要爲了工作,或自己的大男子主義,把養孩子的一切都交給媽媽。使自家的教育模式變成“喪偶式育兒”。

3、 給孩子買再多玩具不過是錦上添花。每天少刷手機,多陪孩子,多看書纔是孩子好榜樣。

阿平學歷不高,但養孩子卻很用心。孩子每天放學回家後都會陪孩子一起看會兒書。有時孩子玩累了,轉過頭就看見媽媽在一邊拿着書看,慢慢的孩子對書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是的,現在人被手機“看”得太緊了,因手機誤事的新聞不在少數。而只有投資孩子,在孩子身上多花時間,以後纔不會後悔。

4、 讓孩子多和小朋友撒開了玩兒,不要總拘着孩子,怕孩子弄髒、受傷什麼的。

文章開頭提到的阿秋就是一個敢讓孩子撒開了玩兒的媽媽。她給了自家娃絕對的自由,像這樣適當的“放手”,不過分壓抑孩子,是最理想的育兒方式。

學習放手,不要總以我們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和行爲去愛孩子,實際上孩子更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懂孩子才能更好的養孩子。

隨性育兒的前提是科學育兒,養孩子就像種樹,樹無根不立。跟對一個人,好好系統學育兒,七大姑八大姨育兒謠言輕鬆破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