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戰國策中的成語故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戰國策中的成語故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講述了6個成語故事,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現在我們一起學習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吧!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鷸蚌相爭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它常常仗着它的優勢去侵略別的弱國。弱國之間,也常常互有磨擦。

有一次,趙國聲稱要攻打燕國。當時,著名的遊說之士蘇秦,有個弟弟叫蘇代,也很善於遊說。蘇代受燕王的委託,到趙國去勸阻趙王出兵。

到了邯鄲,蘇代見到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知道蘇代是爲燕國當說客來了,但明知故問:“喂,蘇代,你從燕國到我們趙國做什麼來了?”

“尊敬的大王,我給你講故事來了。”

講故事?他要講什麼故事呢?趙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來,蘇代講開了他要講的故事。

他說這次到趙國來,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

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正在它倆爭吵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人走了過來。那打漁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

蘇代講完了上邊的故事,然後嚴肅地對趙惠文王說:“尊敬的大王,聽說貴國要發兵攻打燕國。如果真的發兵,那麼,兩國相爭的結果,恐怕要讓秦國做漁人了。”

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出處】《戰國策·燕策二》

【解釋】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 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近義詞】漁人得利、兩敗俱傷、從中漁利

【反義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押韻詞】弊帷不棄、稱心快意、薰蕕異器、觸禁犯忌、同心共濟、街譚巷議、無立錐地、三徵七辟、梭天摸地、時談物議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鷸蚌相爭點評

故事裏的鷸和蚌都想置對方於死地,卻始終沒有考慮到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這不是很可笑嗎?在現代社會中,如果兩個人的力量是不相上下的,還硬要爭出一個高低,只會兩敗俱傷,反而讓一直看好戲的第三者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在生活中,不論是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學着看開一點,不能因小失大。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戰國策中的成語故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南轅北轍

從前有一個人,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上很多的盤纏,僱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伕,就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皁白讓駕車人趕着馬車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他大聲回答說:“去楚國!”

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你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

那人滿不在乎地說: “沒關係,我的馬快着呢!”

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

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不要緊,我帶的路費多着呢!”

路人極力勸阻他說:“雖說你路費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個方向,你路費多也只能白花呀!”

那個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麼難的,我的車伕趕車的本領高着呢!”

路人無奈,只好鬆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眼睜睜看着那個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個魏國人,不聽別人的指點勸告,仗着自己的馬快、錢多、車伕好等優越條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

那麼,他條件越好,他就只會離要去的地方越遠,因爲他的大方向錯了。

南轅北轍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nán yuán běi zhé

【出處】《戰國策·魏策四》

【解釋】心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用法】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背道而馳,緣木求魚,適得其反,升山採珠。

【反義詞】如出一轍,亦步亦趨。

【例句】如果沒有好的學習方法,那麼再刻苦認真,也只能是南轅北轍,會背道而馳。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南轅北轍點評

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首先看準方向,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如果方向錯了,那麼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戰國策中的成語故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第2張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圖窮匕見

荊軻是衛國人,喜歡讀書和劍術。他在衛國未能得到重用,便獨自一個人來到了燕國。

這時,秦國的國君正是秦王政,他一心統一中原,不斷地向各國進攻。燕國的太子丹原來被押在秦國做人質,他見秦王政決心兼併列國,又奪去了燕國的城池和大片土地,就尋找機會逃回了燕國,冥思苦想要爲燕國報仇。然而,燕國弱小,根本不可能敵過秦國,在與手下反覆商量之後,太子丹把燕國的命運寄託在刺客的身上。

荊軻來到燕國之後,結識了燕國的隱士田光。聽說太子丹願以全部家產爲代價,蒐羅一個能刺殺秦王的人,田光便把荊軻推薦給了太子丹。太子丹和荊軻一見如故,便把他留在門下待爲上賓,把自己的飯食酒菜給他吃,把自己華麗的衣服給他穿,就連自己的馬車也給他坐,希望他可以幫助自己。荊軻十分感動。

不久,秦國的軍隊攻破了趙國的都城,俘虜了趙國的國君,然後再揮師北上,直逼燕國。

太子丹十分焦急,他找到荊軻說:“是出發的時候了。現在唯一的計策就是讓您扮成燕國的使者,去咸陽拜見秦王,設法接近他,然後刺死他。”

荊軻說:“我早就等着這一天了!只是我去秦國,手裏沒有讓秦王感興趣的東西,怎麼能接近他呢?我已經打聽好了,秦王早想得到燕國最肥沃的土地督亢,我要是把督亢地圖獻給他,他一定會親自接見我。”

太子丹說:“好!我這就叫人把地圖送來。”

荊軻沉吟了一下,又說:“爲了保險起見,我還需要一樣東西。”

太子丹問:“什麼東西?”

荊軻說:“樊於期的人頭。”

太子丹有些爲難,他說:“樊將軍在最困難的時候來投靠我,我怎麼能爲了報仇而殺他呢?”

樊於期是秦國的大將,因得罪了秦王而逃到燕國,被太子丹留下來。秦王政殺了他的全家並以千斤金、萬戶侯的重賞,徵他的頭顱。

荊軻知道太子丹不忍心殺樊於期,就自己去找樊於期,對他說:“我有一個主意,既可以幫助將軍報仇,又可以使燕國免去滅國之禍。”

樊於期問:“什麼主意?”

荊軻說:“我決定去刺殺秦王,可是缺少一份見面禮。我知道秦王正在懸賞捉拿你,如果我可以帶着你的人頭去見他,他一定會接見我。”

樊於期說:“我日夜痛苦難以解脫的心事,今天終於可以託付給先生了!”說完,竟拔劍自殺了!

太子丹花重金爲荊軻準備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並且叫工匠在匕首上塗上劇毒,誰要是被這把匕首劃破一個小小的傷口,馬上就會氣絕身亡。太子丹還爲荊軻找了一個叫秦舞陽的勇士,充當他的助手,希望他們二人合作成功,一舉刺死秦王。

在易水河邊,太子丹爲荊軻送行。當時,天很冷,風很大,太子丹特意穿上了一套白色的衣服。面對這樣的情景,荊軻悲壯地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意思是說:風聲蕭瑟啊,易水寒冷,壯士這一走啊,就不會再回來了!之後,彼此灑淚相別。

荊軻和秦舞陽來到了秦國,他們用重金賄賂了秦王的寵臣蒙嘉,蒙嘉便把他們求和的意圖告訴給了秦王。秦王一聽,非常高興,當即答應在咸陽宮裏接見荊軻。

那天,荊軻手捧裝有樊於期頭顱的盒子走在前邊,後邊跟着手捧地圖的秦舞陽。荊軻視死如歸,從容不迫;可是,秦舞陽一走上宮殿的臺階,腿就不自覺地抖動起來,看見秦王正注視着他,連臉色都變了。

荊軻察覺到了秦舞陽的膽怯,就主動向秦王解釋說:“我們從偏遠的燕國來,從未見過大王的威儀,今天見了,難免有些緊張,請大王原諒。”

秦王說:“那好吧,你一個人上來就行了。”

荊軻從秦舞陽的手裏接過地圖,和木盒一起送到秦王面前,秦王打開木盒,裏邊果然是樊於期的人頭。於是,他又讓荊軻展開地圖,把督亢的地方指給他看。荊軻一邊慢慢將圖打開,一邊向秦王介紹情況。當地圖全部展開的時候,荊軻一把抓起事先卷在裏面的匕首,猛地向秦王刺去。

秦王大驚,身體向後一轉,荊軻的匕首刺空了。他抓住秦王的袖子再刺,不想用力過大,袖子給扯了下來。秦王向外跑,可荊軻已追了上來,無奈,秦王只好繞着宮殿的銅柱跑,荊軻緊緊相逼,二人走馬燈似的圍着銅柱旋轉。

秦王的衛士沒得到秦王的命令,不敢上殿,只能眼睜睜地在臺階下看着,而秦王只顧逃命,哪裏還能想到下令呢?幸虧秦王的一個御醫急中生智,把自己手裏的藥袋子向荊軻擲去,荊軻用手去擋的工夫,秦王抽出了寶劍,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

荊軻倒在地上,用力把匕首向秦王擲去,秦王一閃,匕首緊貼他的耳朵飛過,擊中了旁邊的銅柱。

秦王一連砍了荊軻八劍,荊軻知道大事告敗,大笑一聲,罵道:“你這個暴君,大事沒有成功,是因爲我想活捉你,逼你退還燕國的土地!”

這時,秦王的侍衛衝上殿來,亂刀殺死了荊軻,而臺下的秦舞陽早就被武士們殺掉了。

圖窮匕見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tú qióng bǐ xiàn

【出處】《戰國策·燕策三》

【解釋】圖:地圖;窮:盡;見:通假字,同“現”。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用法】作謂語、定語

【近義詞】真相大白、東窗事發、原形畢露

【反義詞】顯而易見、撲朔迷離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圖窮匕見點評

凡是值得我們做的事情,就一定做好!當荊軻刺殺失敗時,他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努力。所以我們做事要有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永不言棄。不要輕言放棄,否則對不起自己!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戰國策中的成語故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第3張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的故事 戰國時期,齊國相國田文,號孟嘗君,門下養了三千賓客,其中有一個門客叫馮諼(xuān),是個很有才能的人,但一直沒有受到孟嘗君的重視。一天,孟嘗君召集賓客,問道:“我在薛地放了不少債,誰能爲我去收取本利?”別人還沒開口,馮諼搶着說:“我願意去。”孟嘗君點頭同意。馮諼又問道:“我收完了債,要給您買些什麼回來?”孟嘗君隨口說:“先生看我家中缺什麼,就買什麼吧。”

馮諼帶着債券來到薛地,他召集老百姓,把債券覈對後,放火燒了。他對老百姓說:“孟嘗君體諒大家的苦處,命令我將所有的債券一概免除!”借債的百姓無不感激涕零。

馮諼見到孟嘗君後,訴說了一切,孟嘗君很不高興。一年後,齊王罷免了孟嘗君,三千賓客都跑了。馮諼勸他去薛地居住,孟嘗君的車子走到離薛地還有一百里的地方,薛地的老百姓就前來迎接。孟嘗君嘆了口氣說:“先生爲我買了‘義’,我今天才算真正見到了。”

馮諼說:“狡兔三窟,方能免除一死,如今只有一窟,還不能高枕而臥,讓我再爲您鑿兩個窟吧。”

馮諼來到魏國遊說,魏王派出使者帶着馬車一百輛和黃金千金,去薛地聘請孟嘗君。馮諼又勸孟嘗君拒絕他們的聘請。這樣,魏國的使者往返了三次,孟嘗君就是不肯到魏國去做相國。

齊王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恐怕孟嘗君爲別國賣力,連忙派大臣帶上千斤黃金和一柄有白玉佩帶的寶劍,到薛地去向孟嘗君謝罪,並恢復了他相國的職務。這就是馮諼爲孟嘗君鑿成的第二窟。

隨後,馮諼又要孟嘗君向齊王請賜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廟,供奉起來。宗廟建成後,派人去報告孟嘗君說:“三窟已成,您可以高枕無憂了。”

狡兔三窟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jiǎo tù sān kū

【出處】《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爲君復鑿二窟。”

【解釋】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準備好幾個藏身的窩。比喻隱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反義詞】甕中之鱉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狡兔三窟點評

馮諼是一個足智多謀的人,他使用了聰明的方法試探了孟嘗君,試探過後他相信孟嘗君是真的愛惜人才,所以才決定爲他做事。馮諼爲了幫孟嘗君建造“狡兔三窟”,可沒少費心思,先是免了薛邑百姓的債務,讓他們對孟嘗君感激涕零,幫孟嘗君取得民心,接着在孟嘗君被革職後,說服梁惠王讓孟嘗君做丞相;最後迫使齊湣[mǐn]王又把孟嘗君請回來。孟嘗君能在齊國做幾十年的太平丞相,和馮諼“狡兔三窟”的計謀是分不開的。我們應該學習孟嘗君的寬容大度、齊湣王的知錯就改、馮諼的足智多謀。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戰國策中的成語故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第4張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抱薪救火

戰國末年,秦國採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不斷併吞鄰近的國家,擴大自己的領土。

其中,秦國曾經三次進攻魏國,佔領魏國許多的土地,魏國軍民也傷亡慘重。

有一回,秦國又派兵攻打魏國,魏國於是請韓、趙兩國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後還是被打敗。

大將段乾子提議把南陽割讓給秦國求和,戰略家蘇代卻持反對的意見。

他說:“秦國想併吞魏國,只割讓土地是無法滿足秦國的野心,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沒燒完,火是不會滅的。”

可是魏王不聽蘇代的勸阻,還是把南陽割讓給秦國求和。

最後真的就像蘇代說的一樣,秦國根本不滿足,仍然繼續攻打魏國,掠奪了魏國更多城池,最後弱小的魏國就被秦國消滅了。

抱薪救火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bào xīn jiù huǒ

【出處】《戰國策·魏策》:“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而火不止。”

【解釋】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想消滅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 薪,柴草。

【用法】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賓語。

【近義詞】火上澆油、飲鴆止渴、引足救經、適得其反、南轅北轍、負薪救火

【反義詞】雪中送炭、根除禍患、釜底抽薪

【例句】當我們遇到了需要幫助的人,應該用正確的方法幫助他,而不是抱薪救火。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抱薪救火點評

這殘酷的教訓告訴我們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不但不能消除災禍,反而只會使災禍繼續擴大。它告誡我們解決問題或消除災禍,只有看清事物本質,認真分析研究,找出正確的方法去處理,纔會有助於問題的解決和災禍的消除。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戰國策中的成語故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第5張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另一頭系在頭髮上。

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古代中國很重視讀書,於是就有了孫敬的頭懸樑、蘇秦的錐刺骨。

懸樑刺股的成語故事延伸

【注音】xuán liáng cì gǔ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解釋】用繩索等吊具綁其頭部(頭髮),使其固定在一個空間位置(懸空),不會因睏倦自由活動,其中“樑” 指房樑,“股”在古代爲大腿的意思,故爲“股”。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形容刻苦學習。

【近義詞】映雪讀書、鑿壁偷光

【反義詞】無心向學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懸樑刺股點評

懸樑刺股的成語故事給我們帶來的啓示:雖然告訴我們發憤忘食地刻苦學習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爲了學習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的身體,讀書也是需要適可而止、勞逸結合的。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故事】戰國策中的成語故事 出自戰國策的成語 第6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