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暱稱不要一直叫

孩子的暱稱不要一直叫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各種兒童娛樂場所、幼兒園門口,我們可以不時聽見“寶寶”之類的稱呼聲此起彼伏。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從心底把自己的孩子視作“心肝寶貝兒”、“心頭肉”,因此,在有的家庭,這樣的暱稱自然而然就成了孩子的另一個名字。

孩子的暱稱不要一直叫


  但是,“寶寶”之類的暱稱產生於嬰兒期,它對孩子的心靈撫慰和情感交流類似於無形的“奶嘴”,是伴隨着“奶嘴”而產生的,也應該隨着孩子的“斷奶”而終止。它和奶嘴一樣,僅僅適用於只能以哭聲或“咿呀”表達感情和需求的嬰兒。當孩子能夠奔跑、生活自理,尤其是上了幼兒園和小學以後,家長就應該理智地改口,稱呼孩子的名字。

父母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在孩子的轉折期適時改口

如果嫌改口比較生硬,可以在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上學,或假期旅遊中開始。因爲這些時機都是孩子人生的轉折點,孩子將面臨在全新的環境與陌生的同伴建立友誼和合作關係,父母在這個時候改稱孩子的大名,有助於孩子成長意識的覺醒,增添他步入社會的勇氣和自信心。


  在新學年開始時進行教育

比如對一個小學生來說,新學年意味着孩子升入新的年級。孩子會感覺自己不是小朋友了,學校也會在不同的年級增設一些家務技能課程和感恩父母的活動。如果父母仍舊“寶寶”地叫着,就會抵消學校教育帶來的作用。因此,父母應該跟上孩子成長和學校教育的節奏,在稱呼上明示或暗示孩子:他的身份不同了,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利用孩子們的理想志願代替暱稱

孩子在與家長交流的時候,或者在作文、日記中,總會流露自己長大以後的夢想、理想。幽默的父母不妨就以孩子的理想代替暱稱,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如對於長大想當警察的孩子,家長可以戲稱“王警察”,對於想當醫生的孩子稱爲“李醫生”,想當科學家的孩子可以稱爲“張教授”……每一種職業都有一種或多種職業精神,如警察的膽大心細、勇敢奉獻;科學家的認真專一、思考創新;醫生的細心耐心、慈悲爲懷等等。這些都可能隨着稱呼強化孩子長大的意識,爲孩子的行爲樹立良好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