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有多少父母,不遺餘力的做着孩子的差評師

有多少父母,不遺餘力的做着孩子的差評師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週末去聽了個教育講座,其中講師有這樣一個提問。“你家孩子有哪些優點?”家長几乎異口同聲的說“很多”,但能一口說出來的不多。“你家孩子有哪些缺點?”家長回答起來如數家珍。

這個提問挺有意思,父母都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很多優點,但這些優點很少認認真真的思索過,記在心裏。孩子的缺點,父母卻記得一清二楚。

原因何在?

會場還有一個提問:“爺爺奶奶們,你們覺得是帶孫子孫女好帶,還是自己的孩子好帶?”

在場的爺爺奶奶的回答很統一:當然自己的孩子好帶。

因爲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祖輩們對孩子更多的是寬容和寵愛,生怕帶不好會被自己的兒女嫌棄。

因爲是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更多的考慮的是要給孩子立規矩、定標準,讓孩子無限接近自己心目中那個完美的形象。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修正孩子的缺點,有意無意的做着孩子的“差評師”,這樣做好不好,值得商榷。

有多少父母,不遺餘力的做着孩子的差評師

今天早上,送孩子去上學,路上聽到一段母女的對話。

媽媽說:你的本子帶着了嗎?

孩子說:奧,我忘記了。

媽媽說:“你怎麼回事,每次都這樣,如果不是別人幫你收拾好了,你自己從來都想不着,你這點什麼時候能改過來?”

孩子默默的低着頭往前走,不再搭話。

媽媽繼續說:“我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做完作業一定要檢查一下書包,看看有沒有落下東西,你就是不聽。”

這一幕是不是特別熟悉?

大多數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遇到過家長的苦口婆心和恨鐵不成鋼。

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多少次興沖沖的想告訴父母一個好消息,最後好消息變成了壞消息。

陳小妞說,怎麼不記得,每次說完都想再打自己幾個嘴巴子。

上初一的時候,第一次其中考試,陳小妞在班裏考了第三名,拿到成績單的時候,她很高興,比別的同學晚上兩個周,這個成績不錯了。

一整天,她都無心上課,想着晚上回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父母,他們一定會爲她高興的。

“什麼,才考了第三名,爲什麼沒考第一,與第一名和第二名差多少?”

“我去的晚”,陳小妞想辯解一下。

“去的晚不是理由,你上小學的時候可都是考第一的”,媽媽嚴肅的說。

“我下次一定好好考”,陳小妞保證道。

“下次?這次爲什麼沒考好?好好找找原因,爲什麼扣分,錯在哪裏?”

“我知道了。”

陳小妞說,本來挺高興的一件事,換在別的同學身上,回到家也許會皆大歡喜,可父母對她從小要求嚴格,尤其是學習來不得半點馬虎,以後每次考試前她都有些莫名的緊張。

我們都曾是陳小妞、王小妞、李小妞,在父母的殷切希望中成長。

有多少父母,不遺餘力的做着孩子的差評師 第2張

看過一篇文章,作者寫自己過年回家的經歷。

她說,要想過年期間平平安安,她的經驗是,自動把自己調成半白癡狀態。

什麼意思呢?

不管她在外面多活潑、多幹練、多能幹、多獨立,回到家之後,在媽媽的眼裏,她就是那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什麼都幹不好的傻姑娘,她媽讓她往東她不往西,絕對聽老媽的話。

如果她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幹,那就是與她媽開戰的導火索,在她媽眼裏,她處處需要人照顧。

父母的糾錯式教育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不然也不會被衆多的父母當成教育孩子的神器。

到底有多大用處,起到什麼樣的效果,則很難說了。

如果換一種方式,會不會更好。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發現,當孩子做了某種自己認爲不好的事情的時候,在沒告訴父母之前,她已經非常忐忑了,她會小心翼翼的把它告訴我們。

告訴我們之後,會有兩種後果,一種是被批一頓,一種是得到安慰。

如果被批一頓,孩子會更加沮喪。如果你不批評她,反而安慰她,她身體就會放鬆下來,緊繃的笑臉會露出笑容。

得到安慰,下次犯這種錯誤的情形不會因此變多,反而會減少。

現在不少幼兒園和培訓機構採用“賞識”教育的方式,就是對孩子多鼓勵、多表揚,我覺得在高年級孩子身上同樣適用。

有多少父母,不遺餘力的做着孩子的差評師 第3張

前面舉的那兩個例子,如果父母換一種方式呢?

第一個:

“寶貝,帶本子了嗎?”

“我忘記了。”

“忘了,沒關係,媽媽也沒想着,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想着。”

第二個:

“媽媽,我考了第三名。”

“第三名,這麼棒,你比別人少上了兩個星期,照這樣下去,下次你不是能考第一名。”

兩種回答,在孩子心目中起到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作爲成年人,我們如果在工作中處處得不到肯定,領導每天盯着你的小錯誤,整天給你提意見,你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大問題,而是覺得領導吹毛求疵,故意跟自己過不去。然後就是自我否定。

這種情況下,你會不會把工作做的更好呢。當然不會。

推己及人,孩子的反應也是如此,長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不但會降低自信,同時對父母的信任程度也會降低,改正問題的效果會更不理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初對父母是無條件的信任和崇拜,很多行爲是爲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如果父母能把握住大原則、大方向,對小問題、小缺點採用寬容、鼓勵的方式,對孩子的教育效果也許更好。

父母的“賞識”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千萬別動不動就做孩子的“差評師”。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