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別再動不動就“要挾”寶寶了!

別再動不動就“要挾”寶寶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秉持着不能隨便打罵和對寶寶發脾氣的思想,很多父母講道理無效後,只能使出殺手鐗——“要挾”。

日常用語如下:

你再不聽話,媽媽生氣了啊!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聽話,就不能……

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隨便要挾寶寶,雖然短期來看達到了你想要的“服從”效果,長期看來確實很不利的。這就好比濫用抗生素,病雖然好的快了,但副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別再動不動就“要挾”寶寶了!

抗挫能力低

我們能拿來要挾到寶寶的事,肯定是孩子喜歡的,比如小孩子都喜歡出去玩兒,你若是早上答應他吃完飯會帶他出去玩,當他不聽話的時候,你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帶你出去玩兒了!”

他肯定會被迫服從的。但長期這樣靠要挾來管教孩子,會使他的抗挫能力降低,因爲長大後只要出現一點小問題,他就會想到很多種不好的情況,就如同小時候,只要他稍微有些不聽話,媽媽就會用製造很多不愉快的經歷,有可能是剝奪了他出去玩耍的權利,有可能是本來答應給他買玩具,卻因爲一點小事兒而反悔!

我們說過,童年時期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影響着他以後的人際交往,以及處事方式,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別再動不動就“要挾”寶寶了! 第2張

逆反心理重

之前我們上心理學課程的時候,老師就曾說過,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積累下來的負面情緒,一般會在青春期爆發。因爲那個時候寶寶“翅膀就硬了”,很多事情他都能自己做了,不用再委曲求全地“服從”父母。

我有個同學至今單身,因爲她在大學期間談的男朋友家裏不同意,她媽甚至以死相逼,最後朋友無奈跟當時的男友分手了。

如今她媽媽急的到處給她安排相親,還自己去老年人給年輕人找對象的公園裏,互相交換子女的信息。但我同學就是不打算結婚,被逼無奈去相親了,也是應付了事。

她曾說:“我媽不是不喜歡我自己找的男朋友嗎,那我就單身一輩子好了!”

其實,我們雖然不贊同,但都理解她爲什麼會這樣,因爲她是被“嚇大”的,她媽最喜歡上綱上線,把一個小問題擴大化,大問題嚴重化。我同學心裏估計積壓了太多的負面情緒,而當時的男友或許是她最堅持的東西,卻沒能如願,所以纔會有如今的自暴自棄吧!簡直是用她媽媽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試想一下,咱平時跟別人相處時,如果他說:“你再說一句,我們就絕交!”,你肯定會再說一句的,因爲咱都討厭別人威脅。

孩子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因爲自身的弱小,他們把不服氣都暫時積壓在心理了,但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

別再動不動就“要挾”寶寶了! 第3張

缺失興趣感

前些日子帶涵涵去試聽英語課,在電梯裏碰見一個媽媽在數落兒子,“你看你英語學了這麼久了,還是啥都不會說,沒有特長怎麼行呢,要不媽媽再給你報個繪畫班,或者圍棋班吧!”

小男孩面無表情地說:“都行,你看吧!”

雖然僅是短短的相遇,但我卻很心疼小男孩一臉麻木的表情,彷彿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隨便媽媽怎麼安排。

不知道小男孩的成長經歷,我也不好過多地去評價,去猜測。只是發現如今很多孩子的興趣,都是被大人給扼殺掉了。

比如上次我接涵涵放學,在路上聽見一個媽媽對孩子說:“你再這樣的話,今晚就別想聽故事了!”

聽故事、親子閱讀,本來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孩子願意靜靜地坐下來讀書,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好習慣啊?可卻被媽媽拿來要挾孩子,那是不是他以後只要拿起書本,就會想到這些不愉快的經歷?因爲大人總愛拿孩子喜歡的東西和事物來達到自己要挾的目的,殊不知飯食穿腸過,情緒卻會積壓下來。

當你總把不好的事情,跟孩子喜歡的事情聯繫起來時,慢慢地他會對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喪失興趣,因爲會引起不好的聯想。就如同我們不喜歡某一個城市,只不過是那個城市裏有傷心的回憶和無法抹殺的往事。

別再動不動就“要挾”寶寶了! 第4張

可若是不要挾,孩子就是不聽話咋辦呢?

那就“就事論事”吧,比如當涵涵看完兩集動畫片,還要再看時,我拿出每次只能看兩集的規則,不聽也可以,那明天就少看一集,或者不看吧!

還有咱之前說過的有趣的話,或者講故事的方式,都是很好的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孩子的心地是很善良的,很柔軟的,當你給周圍的一景一物,都賦予生命的時候,正和孩子心意。

比如你對一個摘花的孩子,大談保護環境的道理,他不一定聽,但你說:“花兒會疼的哦!”,他立馬就會止住。

你給孩子講一天的飲食營養,不如說小肚肚裏面的小精靈不吃青菜會生病哦,這樣一句來得有效。

其實,跟孩子溝通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瞭解了孩子的內心世界!要挾不是愛,每個孩子都應被溫柔以待,因爲他們是那麼的純真,那麼的簡單,那麼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