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來源:寶貝周    閱讀: 4.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好好教養孩子,社會會給孩子教訓的。我特別贊同的一句話,不知爲何,被誤讀爲:孩子犯錯,你不打罵責罰,社會就會替你打罵責罰!教養,何時等同於打罵責罰?

前幾天,我羅列了一些孩子從小到大的一些讓我抓狂的場景,其中95%的畫面是三到五歲的時候,或面臨危險,或打擾了他人,或有破壞公共設施的可能。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這篇文章我表達的意思是,要教養好天性好動,充滿好奇的寶寶,一定要付出更多,承受更多壓力,會更累!

文章最後引來了大辯論,就是面對孩子這些行爲,我竟然不打他,那麼我究竟是不是個熊大人,孩子是不是沒教養的熊孩子?

這真的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今天我想再次和大家分享。

1、什麼是熊孩子,什麼是熊大人?

2015年,一則“熊孩子用可樂‘洗’了一架價值60餘萬的鋼琴”一文爆紅網絡,說的是一熊孩子,常常破壞人家東西,母親卻不以爲然,覺得還是孩子嘛!最後洗了人家一架鋼琴,被要求賠償折舊費19.8萬元,引發了全民熱議熊孩子話題,雖然最後證明消息是假的,但緊接着各種討伐熊孩子的話題層出不窮,去年末,咪蒙也發文狠批熊孩子種種惡劣的行爲。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第2張

約兩年前,也有個新聞,杭州一個小男孩把小區十幾輛車劃了,他的媽媽帶着他挨家挨戶誠懇道歉,並承諾給鄰居們修車,結果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諒解,很多人還主動要求按最低維修標準。

兩個事情充分證明,我們討伐熊孩子,並不是不允許孩子犯錯,誰的童年沒犯過錯闖過禍?而是討伐那些不以爲然的家長,認爲孩子打擾到別人是理所當然,因爲孩子還小,所以你要讓着我孩子的態度!

2、“你是熊大人”,這是一種怎樣的壓力!

我們這一代,大多數家長接受過高等教育,所以,都不願意當熊家長,也很害怕社會的輿論,把自己列爲熊家長。所以,在面對孩子行爲的時候,特別的謹小慎微,焦慮,是很多父母的現狀。

例如,對於兩歲孩子的秩序敏感(固執)、自我意識敏感期的不懂分享(自私)、空間探索期的爬高或者扔東西(搗蛋)、對於想象力豐富的四歲(撒謊吹牛)……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焦慮。巴不得一發現就要立馬制止,孩子不聽就打罵到聽爲止!(可是在敏感期正常探索的孩子往往一臉蒙圈,完全不懂他爲何被打罵,最後只能歸結於自己是個“壞人”,要麼接受要麼暴躁反抗。)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第3張

美國《正面管教》一書作者簡 ·尼爾森在書中說道:“當朋友、鄰居、親戚在一旁觀看你如何對待行爲不良的孩子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作爲一個家長的有效性,就取決於你對此事處理的好壞。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覺得這些旁觀者期待着立竿見影的完美——這就是壓力。你可能會受此誘惑而適用懲罰來滿足旁觀者,因爲懲罰看起來能最快奏效。在有社會壓力時,要保持頭腦清醒,並且去做最後成效的事情,是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的。”

明知道打罵並沒有什麼鬼用,因爲怕別人說自己教養失敗,而把孩子一頓打罵,絕對是當下很多父母的真實想法。

而作爲父母,我們永遠需要記住,做正確而且有效果的事情!

3、看看別人的媽媽是怎麼面對壓力的!

巴學園的故事《窗邊的小豆豆》,作者日本著名的作家黑柳徹子描述自己的童年寫道:一年級那年,小豆豆因爲老師認爲她的行爲“打擾了正常教學”被勸退(看過書的應該知道,孩子因爲好奇新桌子,她的探索行爲的確妨礙了他人和正常教學),母親沒有批評她,甚至沒告訴她被退學,因爲,她認爲即便說了,孩子也無法明白自己哪裏錯了,並且會因此而留下自卑情結,媽媽決定等孩子長大了再說這件事。小豆豆媽媽,帶着她各地求學,最後到了能接納她的巴學園,在那裏種下了一生幸福的種子。

如果你的孩子,恰好乖巧懂事恭喜你,如果,你的孩子恰好是小豆豆呢,也恭喜你,你有個好奇寶寶,可是你註定更累!

當面對質疑:你的孩子沒教養!當你領回被退學的孩子,你若依然對孩子不打不罵,一定會有更多旁人指點你教養失敗。一定會!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第4張

4、打罵就等同教養,不打罵就是沒教養?

你不打孩子,所以你孩子沒教養,這是我絕對反對的。相反,父母不得不承認, 打罵孩子主要因爲自己修養不夠,不知道咋整所以簡單粗暴,這和企業管理一樣,簡單粗暴的企業主要通過罰錢,立竿見影,因爲沒法子了……

我認識一父親,平時都是把孩子吊起來打(一點都不誇張),尤其是對孩子偷盜的行爲,從小就沒姑息過,可是依然沒能改變局面(關於少年慣偷,其實重點解決的是心理問題,而不是行爲問題)。

打罵,並不等同於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雅爾貝斯說:“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追逐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是我十分認同的一段話。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第5張

孩子雖然在追隨你,可他並不是時刻盯着你,

但堅持做好你自己,潛移默化的影響定是深遠的!

在中國,我們有潤物細無聲,要懂得上善若水;教育要做到潤物細無聲,有潛龍勿動,教育分階段,懂得因材施教,絕對不是你當下一頓打罵責罰就完事了;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後,我們要激發的是孩子個人的積極和向上,絕對不能用我們的責罰代替孩子的責任,孩子需要的是承擔責任而不是被你一頓打就此抵消結束了。

5、那不要規矩嗎?當然要!規矩是啥,如何立?

規矩是什麼?我認爲,規矩不是父母說這個可以,那個可以,孩子就懂了(強迫可能是接受而不是懂)。也不是說道德認爲爲人要樂於分享,就逼迫你兩歲的孩子,樂於分享。(他真的無法懂!)

規矩就好像跨海大橋上的兩條欄杆,沒有欄杆,你會很害怕,它們並不是束縛,相反,讓你充滿安全感!但如果你一定要去撞欄杆,就必定遭到懲罰!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第6張

所以,規矩,是安全感,是孩子在這個社會生存的安全感!懂規矩,行走社會纔會安全,不然社會遲早逼迫你明白,啥是規矩!所以規矩,是一條線,越過去了,就會遭到懲罰。

但如果規矩多了,動不動就越界,孩子可能在不斷的否定自己中度過成長,不斷暗示自己沒用,是壞人,能力有限;要麼就奮起抵抗,我就是要對着你幹!!

打罵責罰立規矩,教養簡直so easy?! 第7張

沒有規矩,孩子是充滿危險的,因爲他很可能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就一腳踏入了深淵!

那麼孩子是如何發現規矩的呢?是你打罵告訴他的?

雖然包括你的言語,但大部分,是靠孩子自己不斷探索和嘗試而發現的!所以從會爬和走路開始,寶寶需要東摸摸、西摸摸,去確定他是否可以掌控這個物體,從而獲得安全感!曾在一本心理學書上看到說,有一塊“油漆未乾”的牌子在人們面前,很多人會忍不住去摸一下到底幹了沒。至於探索的頻率,這和每個孩子的氣質和性格不同。

6、作爲父母,需要做什麼?

1、給孩子在茫茫大海中,樹立起兩條欄杆:不傷天害理、不害人害己。並創造孩子發現欄杆的機會,耐心的教孩子識別,看清楚欄杆在哪裏。

2、要明白,在孩子完成自我成長之前的探索敏感期,和成年人不僅僅只有身高體重的差別,他們還有心智的差別,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好好的保護孩子,允許孩子探索(犯錯),通過敏感期完成必要的成長。

3、與此同時,不能當熊家長,時刻注意不要讓孩子的探索傷害到了他人,如果真的傷害了他人,不要打罵孩子,而是帶着孩子主動承擔後果,這是寶貴的教育機會!其實,你就是大海中的兩條欄杆!孩子看清楚了你的行爲,就相當於認識到了欄杆在哪裏!

4、孩子探索慾望越強烈,你要付出的精力、耐力也勢必要更多,但越是受到質疑,越要看清楚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如果一頓打罵、一兩次責罰就能解決教育問題,未免太簡單了。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