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錯過孩子的XX敏感期,是不是會從此毀一生?

錯過孩子的XX敏感期,是不是會從此毀一生?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5歲中國鋼琴神童陳安可紅透了美國,也驚豔了很多中國父母。

錯過孩子的XX敏感期,是不是會從此毀一生?

錯過孩子的XX敏感期,是不是會從此毀一生? 第2張

她在NBC《小小達人秀》舞臺上表演彈鋼琴。小姑娘彈得高興,會笑着看向臺下的觀衆,真的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內心的那種喜悅。

錯過孩子的XX敏感期,是不是會從此毀一生? 第3張

十指翻飛的指尖,更讓人忍不住驚歎:好厲害。

據說,陳安可從三歲半開始學琴,每天練琴四小時!僅僅只練了一年半邊就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而且她的父母都不是音樂專業的。

不少爸媽們被小安可圈粉的同時,也躍躍欲試想讓自己家孩子練鋼琴、進行音樂啓蒙了。身邊就有位朋友表示,自己家孩子音樂敏感期時候,當時沒抓住,叫悔不迭說,“孩子這輩子在音樂上是彌補不回來了!”

錯過孩子的XX敏感期

是不是從此毀一生呢?

週末有個親朋好友說要去參加這個講座,好好學習。我一看這個單子,頓時默默。看樣子敏感期在國內的市場真的很大。

被敏感期所禁錮

有一次,一位媽媽在微博上問我:

我家孩子2歲了,最近吃飯的習慣非常不好,經常亂丟食物,不好好吃飯,以前1歲多的時候還挺好的,能自己學着用勺子自己吃。是不是我錯過了孩子的吃飯敏感期,應該怎麼彌補?

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我的孩子是不是進入了書寫敏感期、認字敏感期,畫畫敏感期等等。

大家可以看上面的圖,究竟有多少敏感期?媽媽們的私信裏傳遞出深深的焦慮:生怕錯過敏感期,或者是不是已經錯過了,還能怎麼彌補?

敏感期的概念在國內的傳播和使用過於寬泛了,已經偏離了敏感期最初的定義,並且引起了很多父母毫無必要的焦慮。

比如,1歲多的孩子用手探索世界,手的精細動作正在發展,吃飯的時候,他們喜歡抓握勺子或者食物。媽媽們覺得這是吃飯敏感期。到了2歲多,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其實更多了,這很正常,某段時間可能不喜歡自己吃了。這個時候很多媽媽都很焦慮或者懊惱,覺得自己是不是錯過了吃飯敏感期,沒把孩子培養好。這都是沒有必要的焦慮。

另一種是,對敏感期的誤解可能會帶來消極態度。有些媽媽看到自己的孩子不愛吃飯,就想着肯定是吃飯敏感期沒到,到了自然就好了,於是就消極等待。孩子不愛吃飯並不是沒到吃飯敏感期,原因可能有多種多樣。爸爸媽媽應該積極地去尋找原因, 對症下藥,這纔是積極地幫助孩子。

所以不管走向哪個極端,都對孩子的發展沒有好處。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究竟什麼是敏感期。

敏感期從何而來?

要說清敏感期的概念,讓我們從源頭——關鍵期(critical period)這一概念講起。

最初,關鍵期概念是在動物行爲學研究領域提出的,20世紀50年代歐洲生態學家羅倫斯和同事發現,一些鳥類的寶寶或者鵝寶寶在出生的時候會跟隨母親,確保它們能得到照顧和保護,增加自己的存活率。這種行爲叫imprinting(印刻)。

從實驗室保溫箱裏孵出來的鵝寶寶沒有看到媽媽,它們第一眼看到的移動物體是羅倫斯,於是就把羅倫斯當成媽媽,到處跟隨羅倫斯。羅倫斯說,孵出來的13~16個小時是這些鵝寶寶形成這種依戀的關鍵期。

所以,關鍵期的意思是,在動物發展過程的某個時間段內,它們首先已經在生理上已經具備條件用以在某一方面發育或者發展;同時,此時這個個體對來自環境的刺激也最敏感。如果得到了這種刺激,就會正常發育/發展;而如果錯過了就很難彌補,這段時期就是關鍵期。

對於更爲複雜的認知行爲或者社交行爲,是不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關鍵期?兒童是不是必須在某個關鍵期內才能在認知和社會化方面正常發展呢?

在長期的研究中,發展心理學領域認爲用關鍵期來解釋兒童的心理髮展有很大的侷限性。因爲關鍵期說的是“要麼發展”或者“要麼不發展,無法彌補”,這不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

發展心理學的敏感期

所以,發展心理學提出一個更爲靈活的概念——“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敏感期的定義是,這一段時期是生理上來說是最優發展期,因爲生理上已經準備好,以便一些能力的產生和發展,這個時候個體對外部的影響最爲敏感。如果這個時期環境給個體提供了恰當的影響,某些方面的發育和發展能夠以最優方式發生。

敏感期和關鍵期不同的是,敏感期並沒有嚴格的邊界定義。如果在敏感期環境沒有給予恰當的影響,發育和發展仍然有可能發生,只不過,很可能發育或者發展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這就是在發展心理學中的敏感期的定義。

首先,敏感期不像關鍵期這麼極端。它沒有嚴格的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的邊界定義。雖然錯過了可能不能達到最佳發展,但並不意味着“要麼發展,要麼無法彌補”。

其次,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敏感期的“窗口”遠比我們想象的大,不是大家理解的“只有幾個月或一年的時間”,孩子的發展沒有那麼容易就錯過了,更不是稍縱即逝。

關於孩子學習窗口究竟有多寬,看看下面這張圖,你可能會有更好的認識。

錯過孩子的XX敏感期,是不是會從此毀一生? 第4張

學習窗——神經連接的重要階段

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速度不一樣,所以學習窗是指特定類型的學習最佳的發展時間。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學習窗從來不會完全關閉,或者在早期會丟失任何認知能力。成人可以參與任何類型的學習。

第三,發展心理學中的敏感期,並不是像字面理解的那樣,「孩子喜歡什麼,就是對什麼敏感,就是xx敏感期」。孩子的成長,每個階段都有其特有的規律和特點,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並不是每一階段都可以籠統稱爲「xx 敏感期」。

自從敏感期這個概念開始流行,很多人泛化、誇大了這個概念,又自創了很多相關概念,比如,婚姻敏感期,寫字敏感期,畫畫敏感期,甚至吃飯敏感期都有。

大家理解了敏感期的本來含義,再來看這條舊聞:

2013年,某地一幼兒園爲孩子們舉行集體婚禮,質疑聲不斷,園長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舉行集體婚禮,是因爲5~6歲的孩子進入了婚姻敏感期,舉行集體婚禮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愛和婚姻。

那麼,真的有婚姻敏感期嗎?

在理解了發展心理學中敏感期的概念後,希望爸爸媽媽可以自己去判斷所謂的婚姻敏感期是不是說得通。

如果按照敏感期的定義,孩子在婚姻敏感期內將獲得對婚姻的最佳理解,而此時外界對他們的影響,比如輸入戀愛、婚姻的概念,舉行集體婚禮等等,能讓兒童對婚姻的理解達到最佳發展。過了這段時間,他們將不能獲得對婚姻的最佳理解。這說得通嗎?戀愛婚姻發展觀怎麼可能只在5~6歲的時候發展,而過了這個階段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婚戀了呢?

所以,把敏感期當成一個萬能筐,什麼問題都往裏面裝,對促進孩子的發展沒有什麼好處。

不要簡單套用“敏感期”

很多媽媽的共同問題是,我的孩子在某個階段對某一件事特別感興趣,這是不是進入發展的某某敏感期了?我是不是應該加以引導呢?

比如有個媽媽寫信來問:

我家孩子現在3歲2個月了,她真的對畫畫特別感興趣,沒事就拿筆到處塗塗畫畫,這應該就是到了畫畫敏感期吧?我是不是該有意識地引導呢?

首先,父母能夠觀察到孩子在某一時期的興趣並加以引導,這是一件好事。不過到底要不要在“敏感期”這個概念裏面討論孩子的興趣,我們就要仔細分析了。

兒童的發展在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規律和特點,爲人父母,需要了解和尊重這些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同時很重要是,父母也需要了解,孩子的發展特點可能會通過不同的行爲表現出來。如果處處套用敏感期去解釋這些表現,只能讓父母鑽牛角尖,只關心表現出來的行爲,並冠以“xx敏感期”,那麼可能會讓他們忽視背後的發展規律,同時也讓他們產生沒有必要的焦慮。

比如,孩子愛畫畫並不等於說孩子進入了畫畫敏感期。我們用手的精細動作的發展爲例來解釋。

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有一定的時間表。

4~5 個月,孩子能夠抓握物體,把這個物體在兩個手中倒來倒去來研究。他們依靠手指的觸覺來學習物體的特性。

6~12 月,嬰兒的手指動作更加靈活,在第一年結束之前,孩子能夠用拇指和食指拿起一個物體。

1~2歲,可以用三個大積木搭一個“高塔”;可以拿住蠟筆亂塗;畫油彩畫的時候用整個手臂的移動,會互換兩個手。

2 歲左右,可以畫橫線和豎線。

2~3歲,會穿起來4個大珠子;握蠟筆的時候用拇指和其他手指(不是食指);畫油畫的時候會有一些手腕的動作,會滾動,擠壓,拉扯以及捶打橡皮泥;會轉動門把手。

3~4歲,可以用9個小積木搭“高塔”;可以畫圈和十字架;玩橡皮泥會搓一條蛇,一個球,做個餅乾等;會用剪刀剪紙。

4~5歲,按要求畫很粗糙的形狀;用積木擺放橫的或者豎的結構;會自己穿脫衣服;會模仿寫一些字母;會用剪刀沿着線剪。

5~6歲,會寫字母表,會寫一些數字,會使用一些工具,用繩子穿住細小的珠子,會使用3個手指的握筆姿勢;開始會畫一些不同的物品。

(以上時間表參考了Infants and Children, by Laura Berk以及。)

這是大致的發展時間表,大部分嬰幼兒都是這麼發展的,這就是共性。

兒童的發展既有共同性,也有個體差異性。在發展過程中,每個孩子的興趣不一定是一樣的。有的孩子三到五歲的時候對畫畫開始感興趣,喜歡塗鴉,因爲他們在生理上具備了精細動作的能力,也喜歡運用這些能力,發展這些能力。這個時候,如果父母提供一些條件,比如大量的紙筆,各種蠟筆,水筆,讓他們接觸不同色彩,不同材質,也許打下了他們畫畫的基礎。

但也有些兒童3-5歲的時候對畫畫不感興趣。其實這些都很正常。這些孩子在精細動作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個人興趣不一樣。對畫畫不感興趣的孩子,他們的精細動作也一樣發展,他們也許通過其他方式和其他興趣,比如喜歡玩汽車,搭積木,做各種手工等等,這同樣是基於精細動作的發展基礎上,來運用和鍛鍊手的能力。

所以,這些父母完全不需要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寶寶錯過了畫畫敏感期?也不需要千方百計想辦法想讓他們喜歡上畫畫。他們對畫畫愛不起來,可是他們喜歡玩汽車,搭積木,捏橡皮泥,或者串珠子,一樣發展精細動作。

所以說,他們的發展規律是有共性的,在這段時期內,手部的精細動作得到發展和運用。但是個人興趣卻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孩子愛畫畫,有的孩子愛搭積木,有的孩子愛拼圖。父母要做的是鼓勵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對某些所謂的敏感期的焦慮,越焦慮越強迫孩子去做,反而讓孩子產生反感,那麼,父母的焦慮在這裏起到的不是促進作用,而是阻礙作用。

現在流行着各種各樣的敏感期,如果父母都用發展心理學的定義去想一想所謂的敏感期是否說得通,就能避免許多焦慮的產生。

希望父母不要套用“敏感期”,而是要真正認識兒童的發展規律,用共性和個體差異性來看待自己孩子的發展,才能真正有效地幫助他們的發展。

打破敏感期的枷鎖

打破敏感期的枷鎖,既不被敏感期束縛,消極等待孩子發展;也不被敏感期追趕,逼迫孩子學這學那。無論何時,都記住,給予孩子適當的支持和幫助。

一部分敏感期的說法簡單概括了某個時期寶寶的發展特點,讓父母對寶寶的一些行爲多一些寬容,不去粗暴干涉。不過,敏感期沒有指出寶寶某個時期的發展共性和個體差異,很容易讓父母去套用,關注表面現象,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有時候難免會出現誤導。

比如,很多媽媽深信1歲多是孩子的吃飯敏感期,可能會讓她們對孩子自己動手吃飯更加支持,容忍吃得亂七八糟。

但是,如果媽媽知道這個階段孩子發展的共性和個體差異,應該可以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

有很多一歲多的孩子願意自己吃飯,一是因爲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他們能夠比以前有效地抓起食物或者使用勺子。二是因爲1-3歲,根據埃裏克森(Erikson)的理論,孩子在這一階段,通過不斷使用自己各種新能力,建立一定的自主感。

父母要允許他們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自己可以做的選擇,比如自己吃飯,自己拿水杯,在黃色裙子和紅色裙子兩樣選擇中選黃色裙子等等。如果媽媽怕孩子做不好而干預他們,不給他們自己做事的機會,不給他們選擇的機會,或者經常唸叨:你看你看,我就知道你做不好!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以及羞愧感,影響建立自主感。所以鼓勵孩子自己吃飯是建立自主感的行爲之一但不是全部。

有一些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並沒有太強烈的自己吃飯的意願,這個可能是個體差異。當我們瞭解到這一點,有吃飯願望的孩子就鼓勵他們,並在其他方面也注意培養自主性的發展;而暫時沒有強烈吃飯願望的孩子,也不用焦慮,在其他方面一樣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性。

有些寶寶一歲多願意自己吃飯或者吃得挺好,到二歲多爲什麼反而不好好吃了呢?這就需要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有些寶寶也許有了別的興趣,對吃飯不在意了;也有的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經常被父母阻止,傷害了自主性,從而對自主吃飯也喪失了興趣。

所以,當我們被“敏感期”的概念所禁錮時,我們看不清孩子發展的真相,只看到眼前的一小點而忽視了全局。只有跳出敏感期的框框,瞭解孩子每一時期的共性和個體差異,才能因勢利導,最有力地幫助自己的孩子健康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讓兒童有順其自然的多樣化體驗,才最有利於他們的發展,而不是把兒童的發展割裂,分成一個一個小的無數個“敏感期”。

人類的發展沒有那麼脆弱,以至於錯過幾個月或者一年的訓練就會難以彌補,影響終身。事實上,人類的學習能力非常強,而且學習窗口的關閉也不像很的時間內就刷地關閉了。所以說,只要孩子生活在正常的環境裏面,就不存在被剝奪的危險。

父母能夠觀察孩子的興趣並提供條件,順着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得到最好的發展,這是我們所鼓勵的。

不過,父母不必對一些不存在的敏感期感到焦慮。因爲我們的焦慮會影響孩子,給他們造成莫名的壓力,這恰恰會影響他們的最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