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果父母愛孩子,就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爲插班生

如果父母愛孩子,就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爲插班生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兒子幼兒園的班級又新進了一名學生。鑑於之前兩個學期,各批次插班生及家長陸續與幼兒園、老師甚至其他家長產生矛盾,作爲家長,真心的不歡迎學期初和學期中插班的事情。

孩子插班,不僅是對自己和父母的考驗,更會影響幼兒園班級的整體節奏,會對其他已經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和家長產生影響。

兒子的班級,從親子班一起進入幼兒園的小朋友和家長,因爲長時間的接觸,彼此有了瞭解,對孩子們也都有認識,大家能夠爲了孩子們的成長願意配合幼兒園的老師,願意花錢和精力爲孩子們創造和諧的環境。

班級中的家長會在孩子生日時,準備小禮物,讓孩子分發給小朋友;或者是在聖誕節、六一兒童節這樣的節日,讓孩子給其他小朋友分享禮物。

其實禮物並不貴,都是些小貼紙、手工皁、文具盒等小物件,家長的目的是讓孩子體會分享的快樂。但是新插班的家長並不認同,曾說過這些家長是所謂的“老師黨”,並且認爲分享禮物的行爲一種不良社會風氣。

還有的家長,因爲不認同老師的管理,認爲老師沒有做到像家長那樣無微不至,孩子受了委屈,沒吃飽飯,與其他小朋友發生摩擦等,極端的選擇了退園。

這樣的父母是自私的,他們不僅控制着自己的孩子,還想要控制幼兒園、老師和其他的孩子及家長。在家庭中,父母繞着孩子轉,孩子就是太陽,而其他人都只能是繞着太陽轉的行星。他們對幼兒園的期待也是如此,內心始終擱着一把尺子,用家庭的標準衡量和評判孩子新進入的環境。

作爲父母,他們以爲自己是在保護孩子,其實正是他們讓孩子插班的決定,導致了孩子的適應問題。

如果父母愛孩子,就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爲插班生

我小時候也曾經是一名插班生,那段經歷對我入學後近三年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阻礙了我與其他孩子的正常交流。

當時我六歲,父母認爲我能夠學懂姐姐的書,就決定上我插班進入學前班第二學期。進入班級之後,我被安排和不認識的同學同桌,而且是兩個淘氣的男生。

班級裏的其他同學都相互熟悉,無論是上課還是下課,都彼此在一起。而我,誰也不認識,下課的時候,就一個人坐在座位上,而同桌的兩個男生都是欺負我,揪我的頭髮,或是拿我的作業本,甚至上課他們發出聲音的時候,也都指向我。

很長一段時間,除了上課,我都低着頭。插班生的陌生感讓我覺得自己與當時的環境格格不入,沒有人喜歡我,甚至是老師。

我就像是一個破壞者,打破了他們最初的平衡,即使後來,我和一些同學成爲了朋友,也沒能消除內心因爲插班產生的壓力和負面情緒,甚至是自卑。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小學三年級。

父母當初的選擇是基於他們對我的瞭解做出的安排,認爲我的學習能力完全不需要再等半年。但是他們沒有考慮我的心理。不僅是他們,我自己其實也不明白。當時的我,選擇了承受和學習適應,而沒能意識到這是插班帶來的負面影響。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插班決定,多是因爲孩子年齡大一些,自理能力、溝通能力都有所增長,認爲孩子能夠更好的適應幼兒園。這只是基於生理層面的考慮,而心理上,插班可能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很少考慮。

首先,插班導致孩子缺少了必要的適應過程,易產生心理負擔。

如果孩子都是同一時間入園,他們面臨的環境是一致的,孩子之間、孩子與老師之間,都是一種陌生的關係,每個孩子都要學着從陌生環境中尋找突破口,無論是哭,還是鬧,大家對陌生環境的反應都是相似的。

而插班就不同,新插班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已經融洽的環境,孩子雖小,但是已經三倆熟悉的扎堆了。新插班的孩子,即使面對陌生的環境,內心產生恐懼或者是擔憂,哭鬧的只有他自己,而這種哭鬧的孤獨,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負擔。

別人都不哭,就自己哭,孩子內心會降低對自己的認同。也容易導致與熟悉的小朋友及環境中產生疏離感。

相比同時入園的孩子,插班生經歷的不是自然的適應,而是在外界環境刺激下的被迫適應。他的適應過程不得不縮短,而這種緊迫感,可能導致孩子負面情緒積聚,不能有正常的情緒釋放,還可能導致孩子的適應過程困難而冗長。

其次,插班生難以跟上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節奏,易產生適應困難。

儘管幼兒園以孩子玩耍和遊戲爲主,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老師也會交給孩子一些韻律歌、身體協調操、事物認知等簡單的內容。對於小朋友來說,這些東西常常需要經歷多次的學習、練習、反覆才能夠基本掌握。

插班的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當孩子們戶外活動或者是室內教學,老師按照整體的教學進度和節奏進行上述活動時,完全是一種蒙圈的狀態。無論是聽到的、看到的,對於插班生來說都是陌生的。而其他的小朋友卻能夠樂在其中,隨着唱,跟着跳。

插班生的懵懂狀態和其他孩子的活潑快樂比起來,簡直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傷害。孩子不會像大人能明白的說出這種不適應感,但是心裏不舒服,而這種不舒服就是無法適應已經成型的環境所導致的。

第三,插班生難以融入其他已經熟悉的小朋友,其產生人際交往困難。

儘管幼兒園的孩子們年齡還小,但是已經有了“朋友”意識。去接兒子放學的時候,經常看到女孩子三三兩兩的牽着手出來;有些孩子爲了等自己的朋友一起,寧願晚點走;男孩子淘氣一些,互相追趕着跑出來;放學的時候,孩子們之間會自覺湊在一起玩耍。

插班的孩子就難一些。例如,兒子幾乎每天放學都要和他的兩個朋友一起在幼兒園附近騎滑板車,而新來的插班生,母親希望孩子能夠快點適應,主動讓孩子和三個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孩子也只是站在旁邊看,並不一起玩,看一會兒,覺得沒意思就回家了。

一年過去了,兒子依舊喜歡和他的兩個朋友玩耍,而且他也說過,只有這兩個孩子是他的朋友,而其他的人不是。適應彼此陌生的新環境容易,而融入一個已經成型的環境,卻是需要時間和付出的。

蒙田說:“既然不能駕馭外界,我就駕馭自己;如果外界不適應我,那麼我就去適應他們。”

作爲父母,不能改變外在的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在可以選擇的時候,爲孩子挑選困難和挫折少一些的路,讓孩子的初入新環境的適應過程可以平緩一些、容易一些。其他的,就留給孩子自己發揮吧。

那些選擇了退園的父母,其實是內心充斥着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他們既不相信幼兒園和老師的素養,也不相信孩子的適應能力。他們自負的以爲,憑着自己的能力,定可以找到一個達到自己標準的環境,那便是給孩子的最好選擇。

蕭伯納說過:“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不明事理的人想使世界適應自己。”

這些父母就是試圖改變外在世界和環境的人。他們確實不明事理,他們代替孩子做選擇,身處環境的外圍卻在試圖評判環境,絲毫不顧及孩子爲適應環境做出的努力和犧牲,自私的爲了滿足自己的心安而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中周旋。

他們把自己的不安轉嫁給了孩子,企圖通過換幼兒園彌補對孩子陪伴的缺失產生的罪惡感。可是,孩子卻成爲了犧牲品。一個在不穩定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如何能獲得安全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