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很黏媽媽,這是有問題的信號嗎?

孩子很黏媽媽,這是有問題的信號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孩子對媽媽表現出驚人的依賴性,因爲父母能夠給他們想要的安全感,媽媽們總是擔心他們會不會受傷,吃的飽穿的暖不,那麼孩子很黏媽媽,這是有問題的信號嗎?

“慢點跑,別摔倒!”

“不要往街上跑,車太多了!”

“別碰那個玻璃杯,摔碎了可能傷到你!”

多數父母經常不厭其煩地在孩子耳邊嘮叨,總是擔心孩子受傷,盡其所能地去保護孩子。

但如果孩子經常這樣“關心”父母,比如,“你煤氣關了嗎?”“你帶鑰匙了嗎?”“咱家窗戶關上了嗎?”,那麼,父母就需要注意了。

或許一些父母認爲,這是孩子成熟的表現,但也可能是焦慮的表現。

這樣的孩子做事情總是很謹慎、細緻,他們十分敏感,常常能覺察到別的孩子注意不到的事,但因爲他們不知爲什麼會這樣,就只能默認這樣的方式。

孩子很黏媽媽,這是有問題的信號嗎?

“焦慮”的孩子什麼樣?

其實,導致兒童焦慮的根源主要源於恐懼,比如,有些孩子不願參加社交活動,玩遊戲輸了以後會哭泣,被小朋友碰了一下也會哭泣……這些都恐懼的表現。

因爲這些孩子多數被保護過度,他們害怕陌生事物、陌生環境和陌生人,只有在父母的身邊纔會覺得安全。

這樣的恐懼在不同年齡段會有不同表現:

比如,嬰兒期會表現爲陌生人恐懼,在幼兒期則會表現爲分離焦慮;小學期是現實危險恐懼,如對火、雷電、疾病等的恐懼,等等。

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恐懼是兒童成長的必然階段,但如果因家庭教育問題導致兒童沒能學會應對這些“恐懼”,就可能導致未來的焦慮。

孩子可能會對一些本不必擔心的事“小題大做”,他們會低估自己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他會變得脆弱,長期感覺疲勞無力、身體不適,學習成績也不太好,較少有朋友,等等。

是什麼導致兒童“焦慮”?

研究顯示,焦慮家庭中的兒童患焦慮的比例是非焦慮家庭的7倍。

雖然似乎遺傳在起着作用。但事實卻是,很多有焦慮症的父母,孩子並不焦慮,這一方面說明焦慮成因的複雜性,另一方面也顯示,家庭環境對兒童焦慮有較大影響。

比如,一些受到過虐待的兒童,或者經受過失去重要親人或父母離異的兒童,就可能變得焦慮,而這與遺傳無關。

另一個導致焦慮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家庭教養方式。

有研究表明,家庭互動將影響焦慮兒童對某些情況的反應傾向,進而影響兒童的行爲。

比如,有些父母對孩子保護過度,無論孩子磕了,還是碰了,父母都表現出高度的關心,甚至焦慮的行爲。

一方面,父母的表現,讓孩子“學會”了焦慮;另一方面,孩子本來對周圍環境存有恐懼,而父母的過度反應又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想法。

有些人將這樣的父母稱爲“直升機父母”,他們會經常圍在孩子身邊,不停地問孩子,“你冷嗎?”“你熱嗎?”“你餓不餓?”“你疼不疼?”……

雖然父母出於好心,但這樣的過度關心和保護,將使孩子放棄主動應對困難和挑戰的信心,進而缺乏掌控感,總對未知困難充滿憂慮,甚至可能出現焦慮問題。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