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假性內向的孩子較多,這樣做讓他變得活潑能說

假性內向的孩子較多,這樣做讓他變得活潑能說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孩子都不是那種外向的性格,性格內向對孩子沒啥好處嗎?性格內向就需要改變嗎?很多孩子其實是“假性內向”,這樣做讓他變得活潑、能說。

挺多媽媽對孩子現在的性格特徵不是很滿意,其中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內向、不愛打招呼、認生等等。

孩子初生絕對不是一張白紙,想怎麼塗畫就怎麼塗畫。每個孩子生來都帶着不同的氣質傾向,有的外向、有的內向、有的適應力強,外界變化絲毫不能干擾他、有的卻敏感到能察覺環境的任何變化。

但其實這些特徵絕對不是不能改變的,全看大人給他怎樣的環境。毛豆成長的這幾年來,我驚訝的發現了他身上的變化。這深刻的印證了“行萬里路”,要比“讀萬卷書”更能對孩子有積極的影響。

原來毛豆是多麼膽小內向的孩子呢?這麼形容吧,有狗狗跑過來,他就嚇得直哭或者讓我抱起來,他那直男爸爸時常有點失望的叫他“膽小鬼”。

有陌生人來家裏串親戚,摸摸他的手,他準會嚇哭,用哭聲保護自己,這樣人家就可以離開他了,他爺爺甚至批評過他:“你是男孩子呀,男孩子怎麼可以這麼膽小?”

在毛豆剛滿3歲上幼兒園的時候(他是7月底生的,也是當年入學年齡最小的孩子),他適應起來都比別人慢。老師也找過我家長座談會,說毛豆不愛理人,裝聽不懂,很難融入集體。我想,除了那時候毛豆的天生氣質本來就內向以外,更重要的是3歲以前的他都甚少離開現有的小圈子,去更廣闊的世界去看看吧。

從那時起,我和毛豆爸達成共識,在我們所有可能的外出機會中,都儘量帶上他,接觸的多了也就不怕生。

假性內向的孩子較多,這樣做讓他變得活潑能說

第一次帶他旅遊,其實就有點崩潰。那是一次去杭州的旅行,他一坐上飛機,飛機即將離開地面,巨大的轟鳴聲和失控感就把他嚇哭了,他一看窗外越升越高,本能的恐懼讓他緊緊抓住我,一直到飛機平穩後才放開我。開始的沮喪並沒有持續多久,我很快發現,他學習瞭如何克服自己恐懼,以及忍受未知的情緒調節。據我觀察,每次飛機起飛和落地,他還是很不舒服不喜歡,但是他學會了咬牙堅持,等那股難受勁兒過去。過了這一關,他的適應性也越來越強,到哪裏都如履平地。

再後來,更多性格上的變化如期而至地發生了。無論去哪裏我都帶着他,我不把他當小孩子看,而是平等地展示給他看大人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給他解釋媽媽的工作是做什麼的,他理解的非常快。

因爲工作的緣故,我經常要出差去各地看產品,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無論是坐飛機、高鐵,甚至是交通略有不便的縣城只有大巴,我都會帶上他。我帶他租過車自駕在新疆的空曠的高速公路上、也帶他坐過穿梭浙西南廣袤林間的鄉村公交車。我不嬌他,也不慣他,也不會因爲他吃住不好而感到愧疚,就完全和我一樣就行了。

事實上我們也絕對不是富養或者是窮養(其實我最討厭給非常私人化的養育風格,扣上帽子或者概念化了),我只是我們住什麼,他就跟着住什麼。我們靠積分住過五星級酒店,也住過快捷酒店,也坐過動車上的臥鋪,甚至擠過雪鄉的大通鋪。無論什麼樣的環境,他都能很快適應。我時常感嘆,小孩子對這些所謂的等級、條件和金錢毫無概念,無論在哪裏都可以玩的很開心。

最重要的是和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接觸,無論什麼年齡,什麼職業,什麼來頭。孩子見的人越多,怕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就越願意見識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現在的他呢?無論見到什麼人,熱情洋溢的打招呼,還跟人家像模像樣的攀談兩句。對方忍俊不禁,也把他小大人一樣平等對話。上次他爸爸帶他去出差,參加一個會議,他大聲給中巴車上的所有人講了一個他編的故事,整車人都笑了起來,說這個小孩子真敢說話。

這樣的改變,放在我沒有帶着他出行的幾年前看,是不可想象的。再沒有人會說他內向了。

我記得在一篇文章裏看見過,宋耀如(宋氏三姐妹之父)對前四個孩子的教育投入了極大的心血,帶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去印刷廠、麪粉廠、香菸廠等地方,瞭解這些工廠的內部運作。這些實打實親眼見的經濟學教育,讓孩子不會當“書呆子”,而是會在真實世界中學得實際解決問題的實幹家本領。

如果你的孩子也內向、認生、怕生,不妨也在你力所能及的時候帶着孩子一起出去。不一定是一擲千金爲了孩子必須住五星級酒店的“富遊”,適當的艱苦反而能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

要知道,一旦孩子適應了非好酒店、非舒適的旅程而不去時,你反而要警惕孩子的矯情病了。

還有一點我的特別重要的體會時,如果論開闊人生的見識,其實旅遊反倒沒有你出差時帶上孩子效果更好,讓孩子感知你的工作、世界的運作規律、人情世故,對孩子是一本促使他飛速成長的教科書。

因爲旅遊時都是你在花錢,花錢讓這個世界去取悅他。你買的酒店越貴,服務員就會越殷勤,你吃的餐廳越精緻,孩子就不知道真實的百姓家庭其實是粗茶淡飯。越早讓孩子瞭解真實世界,越好。

我也確實是挺感恩的,很幸運有這樣一份工作,可以帶着孩子體驗不同的世界。我真實的看到了自從凡是出門都帶上他,孩子的性格由內向到開朗的轉變。

如果你也曾經有和我一樣的疑問,不要盲目給孩子貼上標籤“膽小”、“內向”,問問自己,是不是給孩子創造了廣闊的環境,有沒有帶着孩子去接觸各行各業的陌生人?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