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請不要隨便評價別人的育兒方式,因爲這是“私事”!

請不要隨便評價別人的育兒方式,因爲這是“私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請不要隨便評價別人的育兒方式,這是最基本的素養,孩子的成長方式不是工廠的流水線,按部就班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請尊重對方!

1、女兒出生至今半歲,頭髮一直沒有剃,我就是想給她留長髮,不想剪。

每次外出,那些看到我女兒的人第一句都說:“寶寶的頭髮好長啊!”,然後忍不住“好心”提醒我:“你怎麼不給她剃頭啊?滿月就要剃頭啦!滿月不剃百日也要剃”

“寶寶都是要剃頭的,剃光了才能長得好…”“這些都是胎毛,留着沒用…”

這些“過來人”中,有些說得很委婉,有些卻帶着一種強迫,一種“新手媽媽就是啥也不懂,聽我的準沒錯”的強迫感,讓人很不舒服。

類似這樣的話,我聽了不下一百次了,每次遇到這樣的“好心人”,我剛開始還會解釋一番,後來我都不想說什麼了,一笑而過就好了。

之前看過一句話:“不要隨便干涉他人的育兒觀,這是最基本的修養。”

確實是啊!我不愛給女兒剪頭髮,一點都不關你事,我有我的育兒觀念,不需要別人干預,你可以給意見,但千萬彆強迫別人聽你的。

“所謂尊重,就是承認差異,不把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不隨意評價別人,更不去幹涉別人的生活。”用在育兒,再恰當不過。況且別人爲什麼這樣做,背後有怎樣的故事,經歷了怎樣的波折,你單看表面並不能知道真相,所看見的很多也只是表象。如果冒冒然的去評價甚至批判,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2、就像最近很火的一個泰國公益廣告,主角是一名菜市場的收租婆,她一出場就是一副“財大氣粗、蠻橫霸道、凶神惡煞”的模樣。她去菜市場收租,決不手軟,絕對不可以拖欠,跟攤主說兩句,甚至直接把攤主的秤直接摔地上。

就是這一幕,被買菜的人拍到了,然後上傳到網絡上,結果,這個視頻三天閱讀量上百萬,徹底火了,大家都辱罵那個收租婆沒人性、該死、社會人渣。大家都說要聯合起來,不去那個市場,讓他沒生意,沒租收。

大家都覺得自己做了件好事,伸張了正義,維護了社會和平,但是事實上呢?這個看起來凶神惡煞的收租婆,摔秤是因爲那個秤總是缺斤短兩,叫了很多次換秤都不聽,只能直接摔了,因爲她覺得不能在她的市場裏這樣做生意。她讓路邊攤生意不好的人進自己市場,幫暈倒的攤主煽風…

眼看未必爲真,網絡暴力就是這樣會害死人。單憑一句話,一個視頻,一張圖片,就斷定事件的真相,亂給整個事件下結論,以爲自己很聰明,可惜世界上很多事情,你看到的並不一定就是真相。

請不要隨便評價別人的育兒方式,因爲這是“私事”!

3、育兒這件事,也是一樣

你覺得母乳餵養極好,看到有些媽媽放棄母乳餵養,就不分青紅皁白罵這些媽媽“自私”“母乳都不喂,那你幹嘛還生小孩!”實際上,很多媽媽都是因爲各種先天性因素實在沒辦法實現母乳餵養,不是她不想,而是實在無能爲力,她們因爲不能母乳餵養,都自責不已了,你卻還要火上加油。

你說順產對寶寶好,看到有媽媽要剖腹產,就覺得這些媽媽“一點都不考慮孩子”,實際上,很多媽媽因爲臀位、臍帶繞頸多圈、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等原因,不能實現順產,剖腹產對她和寶寶來說,才更安全。

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父母都有適合自家孩子的育兒方式和觀念,你覺得好的,未必適用於其他家庭,其他孩子;你覺得不好的,別人不一定有用樣的感受。

有人說,育兒是件很“私人”的事,“即使知道無數大道理,深諳各種育兒知識,運用到具體的每個人身上也不是人人奏效,因爲孩子本身就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況且,每個家庭都有不爲人知的情況。”

不要隨便干涉別人的育兒方式和觀念,不要隨便對別人的事指指點點,這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別人。

4、朋友一直糾結於孩子的睡眠問題,每天哪裏都不敢去,因爲她說兒子在家才能睡,出門了就不睡覺,她覺得孩子的睡眠特別重要,爲了兒子能睡個好覺,她陪女兒出去玩的時間少了,她取消了所有的朋友約會。

我是瞭解她的,我就算不認同她這種糾結和執着,也不會想着“糾正”她的育兒觀。我一直覺得,每一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養育方式,都有所不一樣,就像我們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

別人不瞭解她的,可能會覺得她這種方式“很可笑”,會反問“至於嗎?!”。

其實,很多時候,不要說新手媽媽,就算是二胎媽媽,對於別人的那些話,聽太多了,也會變得敏感焦慮,也會開始質疑自己:“自己這樣做是不是真的錯了?”

育兒這件事真的挺難,但更難的是在育兒這件事上自己學會獨立判斷。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不一樣,別人的育兒方法,用在別人身上,可能100分,但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可能只能50分。

別人的各種說法只能是建議,不可能“照搬。”我們自己不斷學習獲取的所有育兒知識,也並不是全都適用,也需要我們不停篩選,精選出適合自家孩子的部分。

眼見不一定爲實,在你不瞭解別人真實情況前,不要打着“我是爲你好”的旗號對別人妄下結論,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特別是在育兒路上,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和客觀,不過度執着於自己的方法,也不過度偏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