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寶寶安全依戀模式是什麼意思

寶寶安全依戀模式是什麼意思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安全依戀模式是什麼意思?寶寶依戀安全模式有幾種類型?要知道這4種安全依戀模式,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我女兒一歲多點兒,自從生了她我看過很多育兒書。但是,現在我有些困惑,我不知道我的孩子,安全感是否有些問題。

每天上班前,我都會跟她告別,她就待在奶奶身邊,看着我離開家,也不怎麼哭鬧,頂多哼唧兩下。我回家後叫她,她有時立刻就很高興,很多時候要反應一下,然後纔會高興,伸手要我抱。

休息日我在家陪她的話,偶爾因爲取東西、或上廁所離開一下,會告訴她等一下,不要動,她一般都會在原處不動。有時候她會啊啊地叫,我就會用聲音迴應她,直到我再次出現在她面前。反正就是很少在我離開的時候着急大哭。

我想問的是,我和孩子的親密依戀建立得可還好?不會是迴避型吧?

迴避型依戀。爲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先做一個科普。

依戀(attachment),是孩子與特定個體之間(最穩定的撫養人,一般指父母)形成的正性情緒聯結。

孩子對大人的依戀,是一個孩子能夠健康長大最重要的內容,沒有之一。

實證研究發現,18個月大的依戀模式,可以預測孩子18歲以後的依戀形態。

或者可以說,我們早期的重要人際環境,可以影響到孩子大腦的發育。3歲以前的影響最爲顯著。

心理學家們一般把依戀模式分爲四種:

一種是安全型依戀。

媽媽要短暫離開,孩子哭鬧着去試圖抓住媽媽。然而,在母嬰觀察的實驗中,媽媽接受研究人員指示,必須離開。看到媽媽離開,孩子大哭。哭了一會兒自己安撫了自己,安靜了下來開始遊戲。

過了一會兒,媽媽回來了,孩子當然很興奮。他張開雙臂,得到了期待中的媽媽的擁抱,跟媽媽粘一會兒,就又能自己玩自己的了。

安全型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多半情緒穩定,且持續給以了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樣,孩子就會內化很多安全感在心中。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情商會很高,人們跟他相處會很舒服。你若需要他,他有足夠能量給予;你若離開他,他也不會有被拋棄感、崩塌感以及不必要的怨艾。

因爲他在跟父母的早期相處過程中,已經確認了:我是可愛的,有價值的;這個世界是值得信賴的,有希望的。

一種是迴避型依戀。

即媽媽走,這個孩子看起來沒什麼反應。媽媽來,他們看起來也沒什麼反應。但這只是表面上。如果有儀器測量他們的心跳,會發現,不管媽媽離開還是回來,這個孩子心跳都會加速。他們並非不在乎,而是過早地學會了壓抑與剋制。

寶寶安全依戀模式是什麼意思

迴避型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多半情感疏離,很少給孩子溫暖的共情。好比孩子的寵物狗死掉了,大人可能會說,“只是一條狗而已,大不了再買一條。”而不是去接納和安撫孩子的情緒,“你現在一定很難過。”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可能更喜歡和機器在一起,而不是跟人在一起。

他們情感隔離,親密關係中極度需要距離感,通常獨自承受過多的負性情緒,容易有軀體上的病理性反應。

一種是矛盾型依戀。

即媽媽走的時候,這個孩子會不停地大哭大喊。在媽媽離開的過程中,他無法遊戲,因爲他根本無法安撫自己,讓自己平靜下來。

等到媽媽回來,他會鬧,甚至會打媽媽,表現出很難安撫、與媽媽糾纏的狀態。

矛盾型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多半不穩定,時好時壞不靠譜。心情好的時候跟孩子各種膩歪都可以,心情不好/孩子犯錯了,立刻冷若冰霜,甚至情緒、行爲失控。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充滿焦慮和依賴性,怕被拋棄,充滿了控制感。

我們認識的那種慣於妥協退讓與討好的人,或者關係裏控制慾很強的人都屬於這種。說白了他們很怕被拋棄。

我們在新聞裏看到的那種伴侶一分手就撕逼,甚至動輒報復對方的,則屬於這種矛盾型依戀的極端表現。

最後一種是紊亂型依戀。

即媽媽離開的時候,這個孩子又想去挽留媽媽,又不知道該怎麼做。很痛苦地待在原地,表現得進退兩難。

當媽媽回來時,孩子會張開雙手,卻是往後倒退的。

爲什麼?他很愛媽媽,但是因爲愛起來真得很痛。

他所愛的人,可能也是給他最大的痛苦的那個人。

這種孩子長大後,多半不會進入一段親密關係。

當然,這種模式在人羣中佔比非常少,多半源自過早遭受的來自不合格養育者的傷害。

總體上說,安全型是最理想的依戀模式。後三種都是存在問題的依戀模式。據統計,大約60%的人都屬於安全型依戀,其餘40%則屬於非安全型。

在依戀的研究中,心理學家們承認,童年時期依戀有損傷,成年後的確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遭遇各種挑戰。如果一個人從小就相信:我是有價值的,有能量的,被愛着和被支持着的,那麼內在的焦慮和抑鬱就會少很多。

但是如果一個人認定:我是孤獨無助的,沒人喜歡沒人願意愛我的,那麼我內在的焦慮感和抑鬱都會直線上升。

提問的這位媽媽,一定是瞭解到這些後果,纔會有擔心。

不過,對照上述四種模式,提問的媽媽,她與女兒的互動和依戀看不出什麼問題。媽媽離開,孩子會有依戀;媽媽回來,孩子會有索愛的需求,並且很容易被安撫。

最關鍵是,這個小姑娘應該同時跟奶奶的關係也不錯,所以媽媽不在的時候,她的焦慮感就不會那麼突出。

其實,但凡是一個如此善於覺察和反思的父母,他們孩子的依戀狀態就不會出太大問題。

何況,心理學家們早就發現,依戀並非一成不變。所以,一個善於覺察的父母,就一直有機會可以去改善自己和孩子的關係。

比如,一個經常跟媽媽在一起的2歲小孩,媽媽離開他會哭,媽媽回來他立刻能夠得到安撫,我們可以說,這個孩子是安全型依戀。

但是如果這個媽媽要出差,突然離開孩子一個星期,那麼這個媽媽回來的時候,孩子可能會顯得很焦慮、很粘人,媽媽走哪裏他就要跟到哪裏,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他的狀態屬於矛盾型依戀。

但是,只要媽媽能夠在後面的日子,給以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那麼孩子那個依戀的損傷就會得到修復。

另外,心理學家們也發現,一歲半的時候,孩子是矛盾型依戀;但是18歲再去做研究,會發現近20%的孩子,轉變成爲安全型依戀。

爲什麼?因爲我們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還會經歷青春期——這是一個很寶貴的整合期。如果童年經歷安全依戀的受損,到了青春期,孩子能得到很好的包容、精神層面的照料,他們的依戀類型也會有一個很大的轉變。

那如果青春期依舊錯過了呢?臨牀心理學發現,如果有五年以上持續穩定、充滿愛的伴侶關係,或者是持續兩年以上密集、規律的心理治療,親密依戀模式仍然能夠得到有效修復。

當然,年紀越大,要修復安全依戀,就越艱難。所以,如果可以,現在起,就儘量給孩子一個好的依戀關係。

沒有那麼難,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幾點:

孩子3歲以前,主要撫養人(媽媽)儘量不要離開孩子超過三個月。這個數字來自心理學家的臨牀觀察。3個月以上的分離就會導致創傷。所以,請不要在3歲以前跟孩子長期分離。哪怕不得已短期離開,也需要確保有孩子熟悉的、信賴的第二撫養人在場,比如疼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父母的缺席。

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儘量保證自己的情緒穩定。這不是說,你做了媽媽就不能發脾氣不能失控了。只要你確保大部分的時候裏自己的狀態都是穩定的、可控的,給孩子的迴應是敏感的、有愛的,就足夠了。

多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態,學會共情。要做到這一點很挑戰,需要父母保持覺察和成長才行。

如果孩子3歲以前,你有遺憾,那麼停止內疚,做好自我的修煉,把握現在陪伴孩子的每一天,並準備好迎接孩子人生第二次的心理上的重生: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