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刻意練習是訓練孩子的最好方法嗎

刻意練習是訓練孩子的最好方法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刻意練習是訓練孩子的最好方法嗎?孩子的任何能力和技能的形成都是需要家長花時間去培養和訓練的,它不會憑空產生。很多家長就會好奇發問,我們都在陪孩子學習和訓練啊,怎麼效果總是不理想呢?

《刻意練習》,作者埃裏克森研究發現:傑出並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成爲傑出人物的關鍵,就在於刻意練習。

莫扎特被世人認爲是音樂神童:七歲環歐洲旅行演出,能彈奏多種樂器,能作曲,還具有完美音高,能識別出升 A調或降E調,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天才。然而,很多人並不瞭解,其實莫扎特的父親也是一名音樂家,先是將女兒培養成了鋼琴演奏家,又將經驗用在小莫扎特身上,甚至更加用心地訓練他,使他在極小的時候就得到大量目的明確的練習。然後,父親再以傳奇的形式,講述他的天才表現,驚豔世人的眼球。可見,所謂的“天才”和傑出人物也一定是經過刻意練習的結果。

越來越多的研究都已經證明,天才的唯一祕訣在於刻意練習。一般人學習或練習一種技能,採用的都是天真的練習法,即反覆地做某件事情,但這是一種極其低效的練習。

請看一項關於鍛鍊記憶力的實驗: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史蒂夫嘗試記憶數字,最初,他像普通人一樣,只能記住8個左右,經過練習,慢慢地突破9個、10個……,最終,他的成績達到了不可思議的82個數字。在這個試驗中,史蒂夫採用的練習方式是不同於天真練習法,它具有四個鮮明的特徵。這四個特徵分別是——

第一、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史蒂夫的短期目標是每次都比上次多記住一個數字。而我們在育兒過程中,總是會對孩子說“快去做作業”“快去練琴”,但這對孩子而言都是很大一個任務,會讓他產生恐慌,這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把任務細化,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出作業清單,完成一項劃去一項;練琴的時候也可以將整首曲子拆分成小節來練,每天只練熟一首曲子中的一小節就可以,當孩子發現自己可以完成一小節的練習,他就有了信心,也更加願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訓練孩子的最好方法嗎

第二、具有專注的練習狀態。史蒂夫練習的每時每刻都盡力保持專注,集中精力聽着作者報出的數字,記憶、複述,每秒鐘一個數字,沒有任何走神的空間。成功跟練習時間不完全成正比,所謂一萬小時定律也是有前提條件的。尤其是孩子,他們保持專注的時間本來就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安排練習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時間長度,而是要保證孩子在練習時候的專注,提高效率。

第三、練習一定要包含立即反饋。在記憶實驗中,史蒂夫每次嘗試都會得到立即反饋,是對還是錯。他自己也會覺察到,哪些數字讓他犯錯,又是什麼原因。孩子能力有限,他們還沒有自我反饋的能力,家長就要幫助他們建立反饋機制。當孩子進行練習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他反饋,但要記住兩點,一是反饋不是挑毛病,不是指責,二是反饋要具體,越具體越好。如果你只會罵“你怎麼這麼笨”,孩子永遠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如果你只會誇“孩子你彈得真好”,孩子也不知道哪些優點應該保持。反饋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如果不對錯在哪裏,以及如何改正。

第四、刻意訓練需要走出舒適區。刻意訓練需要你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否則你就會無法進步。舒適區就是那些孩子已經掌握的技能,重複練習已經掌握的東西,孩子沒有進步,也就懶得努力。但如果給孩子的任務太難,那孩子也會害怕,會退縮,不願意學。所以要把孩子練習的目標定在學習區,也就是經過努力、踮踮腳尖跳一跳就能夠的着的目標,這種練習會讓孩子覺得有一些挑戰,但這種挑戰又是在努力之後可以完成的。完成挑戰後,孩子會有成就感,這樣他更有動力去續學。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