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沒主見怎麼辦

孩子沒主見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性格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後天影響的,那麼孩子沒主見是怎麼回事呢?沒主見的孩子,都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沒主見,和父母哪些行爲有關係,如何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重新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呢?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沒主見怎麼辦

晚上帶孩子出去玩,遇見了幾位媽媽在聊天。

其中,一位媽媽抱怨道:

我家孩子太乖了,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毫無主見。

她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每天晚上,孩子都要問她第二天穿什麼衣服,問她喜歡哪一件,就只搖頭,不得已,自己只能幫孩子搭配好。又或者有時候對孩子說,咱們出去游泳吧,孩子“哦”醫生就乖乖換鞋拿包準備出門,但你要是問她“你是想去游泳啊,還是想去公園啊?”孩子就會陷入重度迷茫和混亂,真要把人急死,卻又毫無辦法。

“孩子從小就這樣嗎?”一位媽媽問。

“也不是,小時候可皮了,爬上爬下的,一會想這樣一會想那樣的,可那麼危險,哪能放任她啊!”

果然,像大多數父母一樣,一邊抱怨孩子沒有主見,什麼事都要問父母,一邊卻要求孩子聽從自己。這種要求和做法是自相矛盾的,好比把孩子關在籠子裏,卻要求他能飛上藍天。

孩子沒主見,可能和父母這些行爲有關係:

1、家長過於焦慮

有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做的不好、做的不對,害怕他們犯錯誤。當孩子的行爲和自己的期望不同時,他們就開始焦慮,而這些父母通常會在無意識件就對孩子提出過多的約束。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本來就是權威的存在,久而久之,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對父母的安排唯命是從,不敢說、不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2、父母一味包辦,不給孩子做主的權力和空間

父母這樣做的原因,通常是出於“好心”,總是唯恐委屈了孩子,於是就一味包辦、代替或過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這樣,孩子自然就會變得沒有主見。並且,小孩子又沒有獨立做事的經驗,一旦遇事讓他拿主意時,難免不知所措,無從下手。

3、過分苛求事與願違

如今的爸爸媽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心切,對孩子往往期望過高,總是不滿意孩子的表現,讚許少,批評多。有的爸爸媽媽還讓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又不幫助他。結果,孩子就會產生越來越深的挫敗感,失去自信,他們害怕做錯事情後被家長批評,卻又不知怎樣才能做好,因而變得優柔寡斷,無法做主。

“沒主見”的孩子們從小接受家長的教育:“要乖、要聽話”,家長們什麼都幫他們考慮好、決定好、準備好,於是他們也就習慣了放棄自己決斷的權利。缺少主見對孩子今後個性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

如何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重新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呢?

1、給孩子“做主”的機會

孩子自出生後,就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會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外界事物產生自己的想法、看法、意見。雖然這個想法可能是天馬行空的,但家長不要因爲孩子稚嫩的想法而剝奪他們思考的權利。學會讓孩子自己做主,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會對孩子以後人格、性格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2、好好聽孩子說話

孩子在小的時候,總是喜歡嘮嘮叨叨地將一些自己見到的人或事,又或是自己的想象的一些好玩的事情,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嫌孩子囉嗦和麻煩。因爲孩子的這種“嘮叨”恰好是孩子自主意識的最好體現,他試圖想你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的“嘮叨”,也要適時的附和孩子幼稚的想法。

3、給孩子“猶豫”的時間

很多時候,孩子做不了決定,並不是他們沒有想法,而恰恰是想得太多,才導致猶豫不決。當孩子在做選擇的時候,家長如果不耐煩地一直催催催,或者乾脆替孩子做決定,很容易打擊孩子自主的積極性。給孩子充分的考慮時間,相信孩子能做出決定,家長的信心將會轉化爲孩子的自信。

4、勿搶孩子的“話頭”

不少家長在聽孩子講話時,有時會覺得孩子的語句、用詞不夠成熟,喜歡搶過孩子的“話頭”來說,這樣做無疑是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機會,同時也會讓孩子對以後的表達失去信心。

因此,在孩子想說話的時候,即使他辭不達意,家長也應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意思表達出來,而不能搶做孩子的“代言人”。5、不要批評孩子的意見

由於年齡的原因,孩子在表達意見時,難免會產生一些錯誤。但是無論這意見多麼幼稚和錯誤,父母也不要給予批評、指責等負面評價。如果孩子總遭受這種挫敗,久而久之,他就會不願再提出自己的意見,並終止此種嘗試。

孩子總要長大,要面對很多需要決策的問題,家長畢竟不能給孩子做一輩子的主,所以,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決定,可以塑造孩子的獨立性、責任心和自信心,這是一個非長重要的成長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