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生氣時,應該如何處理?

孩子生氣時,應該如何處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5.4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上,我正在睡覺,迷糊中聽見4歲半的小萌在客廳裏尖叫:「不!我就要吃!」

我趕緊翻身起牀,奔了過去。

原來,他看上了親戚送的卡通兔子棒棒軟糖,挺大一隻,擺在客廳茶几上挺顯眼的位置,吵着要吃。

吵到生氣的時候,他甚至拿起昨天剛拆下的玩具紙盒,要朝地板上砸去!

這是要撒潑打滾的節奏啊!我可從來沒有見他這麼生氣過。

於是,我一把摟起小萌,把他拎到了牆壁旁邊。

這麼做,是在孩子生氣時,將他迅速抱離現場,以免他一直看見刺激物棒棒糖,但是又吃不到,就會越來越生氣。

我自己也坐下來,和他的眼神基本能平視交流。

只見小萌蹲坐在牆壁旁,離開了棒棒糖案發現場,冷靜了一些,但是坐着不說話。

這是生氣的第一階段:拒絕交流!

頓了一兩秒,發現我沒有理他,於是小萌將雙手抱在肚子前面,還翻起了白眼。

孩子生氣時,應該如何處理?

這是生氣的第二階段:媽媽居然不理我,繼續生氣!

「你在幹嘛呀?」我問道。這也是孩子生氣時,家長最習慣的詢問方式:你在幹嘛?你生什麼氣?你有什麼好生氣的?你鬧什麼脾氣?你怎麼這樣?明明你做得不對,你還有臉生氣?

果然,此問一出,小萌眉頭一皺,舉起面前的玩具盒子擋住自己,不理我了。

這是生氣的第三階段:媽媽根本不理解我!更生氣了!

過了一會兒,我小心翼翼地幫他表達他的情緒:「你生氣啦?」

孩子就這樣,雖然他們明明就是生氣了,可還是期待你來幫他們說出內心的真實感受。果不其然,他一旦發現我知道他生氣了,立刻說:「對,你非不,你非不讓我吃糖,然後我就真的生氣了!」

這個階段,他連正常的語言表達都有困難了,而且注意力也開始轉移了,原本舉起的玩具紙盒也從手裏掉了下來。

「你想吃什麼糖啊?」既然提問對此刻的他來說有效,那我就繼續提問,幫他表達出心裏的想法。

「吃!棒!棒!糖!」他雙手反叉在腰後,一字一句地大聲說道。

「什麼味道的棒棒糖啊?」我繼續提問。

「哈啊……」小萌陷入了思考。

一旦孩子開始思考其他問題了,就從原本憤怒的情緒中脫離出來了,也就能轉移他的注意力了。

「草莓味兒的想吃嗎?」

「我就是想吃草莓味的!」小萌回答的語調依然是氣呼呼的。

「那想吃獼猴桃味兒的嗎?」我隨口說道,這是他平素就愛吃的水果。

「也想吃!」他皺着眉頭說道。

「想吃黑芝麻味兒的嗎?」我提出了新奇的選擇。

「也想吃!」小萌雖然還皺着眉頭,但嘴角已經開始上揚。

「但是這些,今天我們都——」我一邊說一邊觀察他的反應,發現他一聽到轉折語,立刻又緊張地皺起了眉頭,就等着我拒絕他,然後繼續生氣,於是我立刻改口到:「可以在一種食物中吃到。」

「什麼?」發現我的回答和他預期的被拒絕不同,小萌驚訝地暫時不生氣了。

「湯圓!」

「???」

「知道什麼是湯圓嗎?」對於在北方出生的小萌來說,只知道元宵,不知道湯圓。

「不知道……」他小聲地說道。

「知道什麼是元宵嗎?」

「不知道……」他笑着搖頭,其實他分明聽說過也吃過。

「今天是什麼節日知道嗎?」

「元宵節!」他笑着說出了正確答案,畢竟我們這幾天都在跟他講即將到來的元宵節,他是有印象的。

「對呀!」我立刻積極肯定了他的回答,「元宵節我們就要吃——」

「湯圓?!」他充滿期待地問道。

「吃元宵!」

和自己預期的答案不一樣,他有點小失望,但還不甘心:「元宵是不是就是一種湯圓啊?」

「啊,比較像……」

他已經不生氣了,轉移注意力了,但根本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於是,我引入了新的話題:「那我們最近都沒有吃棒棒糖,那我們可以吃甜的湯圓,好嘛?」

一聽到關鍵詞「甜」,小萌立刻兩眼放光:「甜的湯圓?那好!」

此時要將他所喜歡的棒棒糖屬性,轉移到其他父母可以接受的選擇上去:「就是草莓味兒的、黑芝麻味兒的……」

「那就,那就」小萌激動地說都不會話了,「去買草莓味兒的好啦!」

「也行啊,那我們就去吃草莓味兒的元宵,好不好?」

「那好!」小萌笑意盈盈地看着我。

這下,我們終於討論出了滿意的解決方案:不吃棒棒糖,但是元宵節可以吃草莓味兒的元宵!

坐下來和小萌溝通的全程,我錄了一段視頻,後期有所剪輯,主要是剪掉了他長時間的生氣靜坐,還有最後我們關於吃什麼味道的元宵的討論。

孩子生氣時,應該如何處理?

沒有孩子生下來就喜歡無理取鬧,他們只是有了想要的,又得不到,所以產生了挫敗感和沮喪感。

當成人受挫時,也一樣會有生氣、失望、傷心等消極情緒,只是成人知道如何去自我排解,但孩子不會——他們大多數時候只會用哭鬧蹦跳,甚至打砸東西等行爲,來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時候,如果沒有試着去了解孩子的需求,也沒有盡力幫他解決問題,孩子就會感到更無助——連最親密的爸爸媽媽都幫不了我,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讓我胡鬧一番,消耗掉這些讓我不舒服的情緒和精力吧!

於是就有了成人眼中孩子的「無理取鬧」,而如果放任這種行爲發展下去,孩子會變本加厲地以更惡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爲自己爭取想要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家長要幫孩子去解決問題。

人與人的交往都有信任成本,這些信任成本會在一次次的生氣、發火、壓制後被逐漸消磨殆盡。比起用父母的權威去命令孩子,孩子不滿時矛盾逐漸升級,更好的處理方式是幫孩子解決問題:

完全接納他的情緒,可以生氣、可以憤怒、可以傷心、可以失望

如可能,建立一些溫柔的肢體接觸,例如握住他的手、輕輕抱住他,讓他了解你是關心他的

幫他表達出自己的情緒,在和他的溝通中,通過猜測、提問等方式瞭解他的真實需求

在和他的協商中,建立規則,找到父母和孩子雙方都能滿意的解決方案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