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善良與感恩——成長必修課

善良與感恩——成長必修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善良與感恩——成長必修課

在我對品德的排序中,“善良”絕對是首位。

很多母親也許一聽到善良,就會心疼地問:孩子如果太善良了,會不會很容易被同學欺負?是不是太可憐了?我們難道不需要教導孩子如何自衛嗎?

哦!不,我所謂的善良,並不是懦弱或膽怯。一個善良的人必須是積極和有能力的。他必須有能力去愛別人,有能力去看見他人的處境,有能力去規範自己的行爲,並且有能力去剋制自己不傷害別人。這種能力必須要來自很強大的內在,一個人只有在相信自己、喜歡自己之後,纔會表現出最美麗的善良特質來。

所以,我們常常以爲那些在學校裏或社會上總是欺負別人的人是強大的,其實錯了,他們的暴力,只是在掩蓋自己內心的害怕和不安全感。這個現象在孩子身上尤其明顯。你會看見那些在家裏長期被忽略,父母常常吵架,或生活在暴力陰影下的孩子,在學校裏往往會表現出“先攻擊別人以求自保”的懦弱行爲;而那些生 活在愛裏,知道自己是在安全羽翼保護下的孩子,纔會有與人爲善、樂意親近同學、幫助同學的勇敢行爲。

因此,我在給一些銷售人員上消費心理學課程的時候,就常常告訴他們,如果你遇見了一個言語刻薄、蠻橫無理的顧客,千萬不要生氣,也不要覺得難過,因爲他的行爲並不是衝着你來的,所以你不用覺得被傷害。一個行爲蠻橫、言語尖刻的人,其實是因爲內心有一種恐慌,他很害怕別人瞧不起他,很害怕自己會受到差別對待,所以就故意先聲奪人,先用尖酸刻薄的語言來傷害別人,並藉此來保護自己。

所以在面對這樣刁鑽的顧客時,我們只要安靜地等他傾瀉完內心的恐懼,同時默默地對自己說:“他並不是針對我,他只是害怕,我要幫助他……”當你因此 鎮定下來,並且表現出一種“沛然莫之能御”的內在力量時,你就會發現自己能駕馭本來有可能會失控的場面,把一位刁蠻的顧客轉變爲有禮的好客人了。這個原則和方法當然也一樣適用於孩子,至於如何去引導和應用這個技巧,請參看第6章小貼士“孩子在學校裏被欺負怎麼辦”。

至於擁有善良的人格特質能爲孩子的現今和日後帶來什麼樣的好處,我相信所有父母都知道答案。所以我只在這裏提供一些能啓發孩子這個本來就存在的美好特質的方法。

首先,當然是給他一個充滿愛和信任的環境,並且“允許”他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這個特質

很多人在評價我的時候,都會用“善良”來形容我,並因此而願意接近我,而我自己也坦然接受這個自認爲很中肯的評價。我生長在一個充滿了愛的小康家庭,母親沒有讀過太多的書,但是她卻做到了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我們4個孩子從來就沒有見過爸爸媽媽紅過臉吵過架。我相信他們一定有不愉快的時候,但是我們沒有見到過。我們在非常幸福安全的氛圍中長大,因此對周遭世界也滿懷愛和信任。

此外,據說我從小就是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媽媽說,帶我出門時,只要看見路邊有小朋友哭,我就會跟着一起紅了眼眶。有一次和媽媽去市場買菜,我甚至還蹲在一個號啕大哭的孩子身邊,陪着他掉了好一會兒的淚。難得的是,媽媽允許我這麼做,她會給我一點時間,陪着我蹲在那裏,然後再領着我回家。回家的路上她是否曾經對我說過什麼,我完全不記得了,但我知道的是,她允許我表達對別人的同情,而且不會譏諷我。

看到這裏,你們也許又開始擔心:孩子這麼多愁善感,將來會不會容易受傷害或變得很脆弱?呵呵,請不用擔心,每個人的內在都有“自我防衛”和“自我療 傷”的本能機制,這些機制會隨着年齡和知識的增加而逐漸成熟、日益強大,就像一個5歲的孩子會選擇用一同大哭來表達支持,而一個15歲的孩子則會選擇用摟 抱來表達支持。

所以,作爲父母,我們不用急着去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武裝自己,我們只要給他溫暖而安全的環境,幫助他孕育出良善強大的內在能量,他自然而然就能很好地保護自己了。

其次,做父母長輩的,一定要以身作則

我們不能一方面告訴孩子善良美德有多麼重要,另一方面卻在家裏當着孩子的面刻薄地批評別人,或做出其他與善良大相徑庭的行爲來。

有一天在車上,我聽見司機和助理在憤怒地討論一部電視劇,劇中的老人被兩個極其不孝的兒子拋棄,一個人孤苦伶仃地住在公園裏,貧病交迫,非常可憐。我坐在後座聽完他們義憤填膺的討伐之後,用聽起來很沒有同情心的口氣說:你們聽過“忠孝傳家”這句話吧?如果這位做父親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他們灌輸孝道 的觀念,並且在生活中、在對長輩的態度上,也身體力行地表現出這個價值觀來,你們認爲他的兩個兒子還會用這麼令人髮指的行爲來對待他嗎?

我當然不是說任何有不肖子女的父母都是罪有應得,但這真的是我們在感嘆如今那麼多孩子都是啃老族或不肖子時,要深思和自我檢討的地方!

事實上,我常常一個人在私下裏有些天馬行空的“幻想”,我想象那些在家裏接受賄賂、算計別人、辱罵別人的家長們,他們有沒有揹着孩子?如果沒有,他們的孩子看見了會怎麼想?會怎麼重建他們的價值觀?會怎麼看待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而且是不是也會從父母那兒學會這些終究會失敗的伎倆?

我常常想着想着就覺得胸悶氣短,最後只好長嘆一聲,無奈作罷!

除了善良之外,還要教會孩子感恩

古羅馬學者西塞羅(MarcusTullius Cicero,西元前106年—前44年)曾說,感恩不僅僅是所有品德中最偉大的一種,更是所有品德之母。發展心理學家也說,感恩和謙卑有保護和穩定的功能,是維持一個人的精神健康平衡最重要的力量。

是的,我們想想看,如果一個人擁有感恩和謙卑的特質,他就會懂得欣賞生命中美好的那一面,懂得從事情的積極面去接受它,而不會只去注意消極的、醜陋的、不快的、帶來壓力的那些讓自己氣都喘不過來的陰暗層面。他因此會更願意去嘗試生活,享受生活帶來的種種機會和饋贈。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學會感恩,他就擁有了一本儲存幸福的存摺,可以把每天生活中點滴的幸福快樂儲存進去,並且從越來越多的存款中,認定自己是個幸福和幸運的人。等到哪一天,當人生中不可迴避的大小困頓出現時,他就可以從容地從存摺中提取預存的幸福,幫助自己帶着光明的希望和相信雨後必有藍天的樂觀,去克服暫時的低潮。

感恩的態度其實可以表現在許多方面:對父母給的愛,對同學給的幫助,對老師給的鼓勵,對獲得的成就,對得到的禮物,對大自然的美景,對擁有的幸福……衣食無憂的現代孩子,最讓父母和師長擔心的,就是因爲擁有太多而不知道珍惜和感恩。他們已經不會因爲得到一件屬於自己的新衣服而驚喜,也不會因爲吃到一塊香甜的奶油蛋糕而高興。對他們來說,能讓他們因滿足而高興越來越難了。所以很多家長會苦着臉說:我已經盡力去滿足他的要求了,可他還是不開心!

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總不能收回對孩子的愛或生活上的照顧吧!難道真的要刻意讓他過些苦日子嗎?

那倒不必,感恩的訓練不一定需要過清貧的日子,我們還是可以讓孩子在寬鬆的生活狀況下,學會去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第一,培養他正面思考的習慣。

就是看見一件事情的正面和積極面。有一個老掉牙的寓言——半杯水的故事。正面思考的人會看見還有半杯水可喝,而負面思考的人則看見只剩下半杯水可喝了。

孩子的思考習慣雖然和他天生的氣質有關,但其實受到後天的影響更大,而其中,養育他的人的思考態度尤爲重要。如果大人總在逆境時從好的一面去看問題,孩子浸潤在其中久了之後,自然也會養成這樣的思考習慣。

我們家有個和父親的老家在同一個村子的遠房親戚,這位老太太我們大家都很怕她,只要她到我們家來做客,包含我媽媽在內的任何一個人,都很想借故跑掉。我們怕她的原因是她實在是太悲情了!除了有一張悲情得不得了的臉之外,從她嘴裏說出來的話,也悲情得讓人快樂不起來。

還記得有年過年,她帶着孫子到我們家來串門。在我的記憶中,那哥哥長得濃眉大眼,很是英俊,我媽媽就誇了他幾句。沒想到媽媽誇完之後,這老太太就接着悲情地說:“咳!就是長得好才麻煩呢!要是將來不學好,他爸爸還不知道得怎麼給他遮羞善後呢!”媽媽瞠目結舌,我記得當時已經念高中的我,清楚地看見那位哥哥恨得很想一頭撞死的表情。現在想來,他一定非常自卑,因爲就連那令人豔羨、長得英俊的優點,都能被他悲情的奶奶解讀得如此晦澀和不堪!

第二,多留意身邊的美好。

感恩需要注意力。我們可以帶着孩子一起做這樣的練習:下雨天,我們比賽看誰能寫出更多下雨天的好處;大太陽,我們再比賽看誰能說出更多大太陽的優點;比賽誰能描寫出學校裏某某人更多的優點;比賽誰能看見社區裏更多美好的景緻……通過這些,我們能訓練孩子帶着美好的“眼鏡”看世界,訓練他擁有覺察美 好的敏銳視覺,最重要的是,培養他用美好的角度去理解周遭的人。

如果他終於能逐漸養成這個美好的能力,請相信我,不僅他的人際關係會因此而改變,他的人生境遇也將完全不同。

第三,學會分享和贈與。

許多慈善團體會有父母帶着孩子一同前來捐贈,這是讓慈善團體感到最開心的時刻,因爲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捐贈人的金錢,更重要的是來自捐贈人的愛心和關懷,以及願意把愛心傳播下去的心願。

“帶孩子一起行善”是我最鼓勵的親子活動之一。它不一定需要牽涉到金錢,有時帶着孩子做一件對社區鄰里或他人有益的事,也是對於感恩的身體力行。多年來,我先生一直有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小習慣——清晨到公園裏去掃地,尤其是清掃那些夜裏在公園裏喝酒的人留下的破碎酒瓶。他一直很擔心這些玻璃碎碴會劃傷在公園裏遊玩的孩子,因此總是在孩子還沒到公園之前,儘可能地把它們打掃乾淨。他有時自己一個人去,在假日清晨也會帶着兒子一起去。

我相信他在做這件事時,並沒有對兒子說太多的大道理,只是很自然地去做。我也知道兒子長大以後很尊敬他爸爸,而小時候這清晨掃公園的經歷,絕對是很重要的原因。

我們常說“施比受更有福”,而這“有福感”的原因之一,是我有能力去施,所以我才比別人更有福。孩子不能理解這拗口的哲學理論,所以需要我們帶着他以實際的經歷去感受,讓他在分享、贈與的過程中去感受助人的快樂,並因此感謝自己擁有這樣的能力去幫助別人。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