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親子共讀:成語二則

親子共讀:成語二則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膏肓是古以膏爲心尖脂肪,肓爲心臟與隔膜之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病入膏肓

親子共讀:成語二則

出處:《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至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

釋義:膏肓是古以膏爲心尖脂肪,肓爲心臟與隔膜之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故事: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術很高明的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麼地方去呢?”

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麼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後,那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術真高明啊!”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

不自量力

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親親,不徵辭,不察有罪,犯王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宣乎!

釋義:不自量力也叫“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來表示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力量,或過高地估計自己。

故事:春秋時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內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是息國。公元前712年,息國向鄭國發動了戰爭。

這兩個諸侯國雖然都很小,但息國的人力與物力比鄭國要少得多,軍力也要弱得多。戰爭自然以息國的失敗而告終。

事後,一些有見識的人分析出,息國快要滅亡了。他們分析的根據是,息國一不考慮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勝,三不同親近的國家籠絡好關係,四不把自己向鄭國進攻的道理講清楚,五不明辨失敗的罪過和責任是誰。犯了這五條錯誤,還要出師征伐別國,結果遭到失敗,這不是非常自然的嗎?

果然,不久息國被楚國攻滅。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