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其實寶寶黏人並不是壞習慣哦!

其實寶寶黏人並不是壞習慣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媽媽出門的時候都很愁,因爲寶寶只要看到媽媽要出門就會哇哇大哭,一時一刻也不想離開媽媽。對於孩子的這種黏人行爲,媽媽們既是欣慰又是發愁,欣慰的是,寶寶對自己的依賴,自己是寶寶最重要的人,發愁的是,自己哪裏也不能去,也不能總這樣陪在孩子身邊啊!

其實寶寶黏人並不是壞習慣哦!

寶寶願意獨自玩耍,喜歡黏人,那是他對熟悉的親人逐漸產生依戀情緒的表現,是寶寶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寶寶黏人至少說明他的情緒能力發展正常。寶寶在6個月之後,進入依戀建立期,形成了對父母特殊的、明顯的依戀以及對生人的恐懼。尤其一到晚上,寶寶就會更黏人,因此,很多寶寶如果沒有媽媽在身邊就會不斷地哭鬧,即便是困的不信也難以入睡。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依戀行爲同睡覺、吃飯一樣,是兒童生存的基本需要。寶寶黏人不僅不是壞習慣,適當黏人的寶寶還直接有利於將來的溝通和交流。

0~1歲半的寶寶多半會對天天和自己在一起的父母產生依戀感。如果到了這一年齡的寶寶,還沒有建立對家人的依戀感的話,就會對寶寶未來的生活產生陰影。所以這段時間寶寶最好自己帶。

其實寶寶黏人並不是壞習慣哦! 第2張

很多媽媽在休完了產假之後就上班了,沒時間照顧寶寶,寶寶只能交給保姆或者祖父母帶。孩子和媽媽的關係慢慢疏遠了。有些媽媽還引以爲豪,認爲自己生了個不會“黏人”的、大大方方的寶寶。

但這些媽媽卻不知道,家庭纔是最能夠給每個孩子溫暖和勇氣的地方,而提供這些力量的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溫暖、親密、連續不斷的關係——適度的依戀(也就是“黏人現象”)。這不僅可以使孩子找到滿足感,而且還可以幫助孩子享受愉悅感。適度的依戀有助於建立信賴度和自我信任感,將來能夠成功地與人和睦相處。

親子依戀可分爲三種不同的類型:

1.安全型

這類孩子跟媽媽在一起時,能在陌生的環境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玩耍,對陌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當媽媽離開時,表現出明顯的苦惱和不安;當媽媽回來時,立即尋求與媽媽的親密接觸,繼而能平靜地離開,只要媽媽在視野內,就能安心地遊戲。

2.迴避型

這類孩子對媽媽在場或不在場影響不大,媽媽離開時,並無憂慮表現;媽媽回來了,往往不予理睬,雖然有時也會歡迎,但是短暫。這種孩子實際上並未形成對媽媽的依戀。

3.反抗型

這類孩子當媽媽要離開時表現出驚恐不安,大哭大叫;一見到媽媽回來就尋求與媽媽的接觸,但當媽媽去迎接他,如抱起時,卻又掙扎反抗着要離開,還有點發怒的樣子,孩子對媽媽的態度是矛盾的。他們即使在媽媽身旁,也不感到安全,不能放心大膽地去玩耍。

其實寶寶黏人並不是壞習慣哦! 第3張

媽媽與嬰兒交往的態度和行爲以及嬰兒本身的氣質特點,是影響嬰兒形成不同依戀類型的兩個主要因素。那種負責任的、充滿愛心的媽媽,其孩子常爲安全型依戀;反之,則可能是反抗型或迴避型依戀。

有了安全型的依戀,嬰兒就能在陌生的環境中克服焦慮或恐懼,從而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並嘗試與陌生人接近,這樣就可以使嬰兒擴大視野,其認知能力、智力都可得到快速發展。否則,長大後將不能很好地與他人交往。

媽媽這個角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是孩子心理上“安全島”和快樂的源泉。請儘可能多的給予寶寶愛撫和鼓勵,無論是充滿感情的言語表達還是摟抱、親吻等身體的接觸,都不要吝嗇,更不要長期離開自己的孩子,如果有可能,儘量避免隔代撫養方式,因爲老人大多文化較低、老傳統較深、缺乏科學育兒知識。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媽媽一般都會在孩子3歲進幼兒園之前選擇陪在孩子身邊,之後再開始學業或者工作。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